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么多种类的地黄丸,看完就知道自己适合吃哪一种?

往往提到“地黄丸”,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六味地黄丸”。其实“地黄丸”方子的家族很庞大,“六味地黄丸”是这个家族中的基础方,还有更多的“地黄丸”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方上加减形成的。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诸多“地黄丸”兄弟。这些药物各适用于哪类人?适合哪些症状?

了解家族基础方“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钱乙创造的方子,原本叫“地黄丸”,由于其家族过于庞大,而这个方子一共有六味药,于是称之为“六味地黄丸”,其他家族成员都是在其基础上加减。此方开方的思路非常讲究、精细,讲究君臣佐使,历经近千年的临床考验,成为最著名的中成药方。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

君臣佐使,主补肾阴,兼补肝脾

此方中君药为熟地,熟地入肾经,进入肾经后,可以对肾进行营养补充,滋补肾阴。

山萸肉和山药,是君药剂量的一半,即为臣药。

中医说:酸味入肝。山萸肉味酸入肝经,同时还兼入心经、肾经,肝经的运行正常,同时心经也得到补给。

中医说:甘甜入脾。山药一定是进入了脾经的区域,对脾经进行滋补。同时,山药还兼入肺经,所以肺经这个区域也获得滋养。

如上文所述,人体的肝、脾、肾三个区域都得到了补养。与此同时肝、脾、肾这三个区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山萸肉在补养肝经时,发现尚有肝火未除去,这时辅佐山萸肉佐药丹皮就派上用场了,丹皮直入肝经血分,清除肝火,手段猛,行动快。

2.山药补养脾经发现有水邪潜伏,脾经是人体的干燥地带,如果有水邪潜伏,脾则运化不畅通。怎么办?需要派一位排水能手——茯苓,味甘淡,是寄生在大松树根须上的一种菌类,是泄水健脾的能手。

3.熟地黄入肾经发现也有水湿,中医说:肾主水。它本来就是管理水的,但如果水湿太多,超出了它的负荷,会变成严重的负担。怎么办?《本草纲目》说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利水泄下。

从上文中你是否发现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泻”。其中熟地、山萸肉、山药三位主将滋补肝、脾、肾三经,同时派了三位助手——茯苓、丹皮、泽泻进入此三经泻去该经的邪气,这种治疗思路是严密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熟地八钱,比臣药多出一半,所以“六味地黄丸”是重点补肾阴,兼补肝脾;再者滋补药物多于泻之药物,所以“六味地黄丸”是偏于向补性的。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

你适合哪种“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虚,效果极佳!肾阴虚有何表现?

1 看舌头舌质发红,舌苔薄,就有可能是肾阴虚。(如果舌质白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2看脉搏肾阴虚脉细数,可以和以前的脉搏进行比较,如果最近跳的比较快,则可能肾阴虚。如果在舌红、苔薄、脉细数的同时,出现了一下症状,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了。

3腰膝酸软腰为肾之府,如果肾阴虚,腰部自然会感觉不正常。

4头晕眼花很多原因现代人生活不规律,熬夜家常便饭,中医说夜属阴,熬夜损阴气——身体的物质基础,往往熬完夜后会出现眼睛干涩,很涩,迎风流泪。这都是气虚不足,虚火上攻之故。

5耳鸣耳聋与感冒发烧的“轰轰”声不同,耳鸣是一种长时间的,声音很小。

6 盗汗自汗稍微一动就出汗,如果晚上睡觉时出汗,那就说明阴虚得非常厉害了。(不包括夏天的桑拿天)。湿热、阳虚体质;脾胃功能弱人慎服。

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 六味地黄丸 阴虚火旺证

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证候。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清虚热的知母和泄虚火的黄柏,滋阴降火的功效大大加强。针对肾阴虚所致的盗汗、遗精,更适于出现此证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证、实热证者忌服。

体形消瘦,脾气急躁,稍一活动便大汗淋漓,甚至睡梦中也会出汗。这时,服用知柏地黄丸便有显著的效果。还有些应酬较多、工作劳累的中年男性,即使有规律的性生活,也会因虚火较旺而频繁出现遗精。这类人群只要脾胃功能尚佳就可适量服用知柏地黄丸。

春秋季手脚掌脱皮,反复性口腔溃疡等都是由阴虚火旺导致的,适用知柏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麦冬、五味子 六味地黄丸 肺肾阴虚证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阴润肺的麦冬和益气生津的五味子,增强了益气润肺的功效。本药是咳嗽、气喘等肺虚患者的良药。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肺脏不仅是呼吸器官,还负责将清气、营养和津液运往全身。肺阴虚者出现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等证状。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

冬季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一些“老烟枪”以及“老慢支”患者每年到了此时便频繁出现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除西医对症治疗外,服用一些有养阴补气作用的中成药是很有必要的。添加了麦冬和五味子的麦味地黄丸,有很好的养阴生津、敛肺纳肾的功效。

当芍地黄丸

当归、白芍 六味地黄丸 阴虚血虚证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补血养血的当归和白芍,增强了补阴血的功效。本药对血虚头晕的女性服用较为适宜。中医认为血是维持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阴虚火旺者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出血色红、月经不调等血热证。归芍地黄丸适于阴虚血热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患者,同样阳虚血寒证忌用。

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虚、头晕以及畏寒等症状。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对女性血虚、崩漏等症疗效显著,对经期、产后以及老年妇女十分适宜。

杞菊地黄丸

枸杞、菊花 六味地黄丸 肝肾阴虚证

本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补肾养肝的枸杞和清热平肝的菊花,增强了平肝、滋水、明目的功效。中医认为肝不仅是代谢器官,还贮藏调节血液、维持筋脉、调节情志,并开窍于目。杞菊地黄丸除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外,还用于有肝肾阴虚症状的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干眼证患者;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慎用。

枸杞不仅有补肾作用,还能滋养肝脏,再配以养肝明目的菊花,对老年人常见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表面看起来杞菊地黄丸直接针对眼部的病变,其实还是靠调理视觉的生理基础——肝脏而起作用。在六味地黄丸滋养人体的先天之本———肾脏的基础上,枸杞和菊花补养肝脏,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

桂附地黄丸

肉桂、附子 六味地黄丸 肾阳不足证

阴阳双补,十分适合冬季服用。单纯的六味地黄丸性味偏于寒凉,显然不适合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中老年人。针对这一矛盾,桂附地黄丸中增添了两味具有温阳作用的药材:肉桂和附子。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了一把“火”以温辛补肾阳,奏阴阳双补的功效。该药十分适合在冬季服用。

本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温火助阳、散寒止痛的肉桂和附子,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滋补肾阳的功效。中医认为阳气亏损时必有的虚寒证候,出现腰膝冷痛、咳喘浮肿、尿频腹泻等寒证。桂附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例如肾阴虚合并肾阳虚证的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等,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烂、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但阴虚生内热者忌用。

明目地黄丸

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 杞菊地黄丸 阴亏目疾证

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养血、活血的当归、白芍,还有平肝明目通络的羡黎、石决明等。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不能滋养于目、或劳伤过度,伤精耗液而致眼疾,此药对眼疾更有针对性,适用于事物昏花、眼睛胀痛、迎风流泪。

济生肾气丸

车前子、牛膝、附子、肉桂 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

于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湿之功效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七味都气丸五味子 六味地黄丸 肾阴不足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都气丸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症。本方能纳气平喘,涩精止遗。治疗肾不纳气的气喘、遗精盗汗、小便频数。临床上常用于年深日久的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肾虚不纳气即呼多吸少的喘促胸满、出汗多、久治不愈、咳嗽,但痰不多,以及肺结核病情缠绵的夜间睡觉时出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症。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禁用。

耳聋左慈丸

煅磁石、竹叶、柴胡 六味地黄丸

中医认为其性咸寒,归心、肝、肾经,能平肝潜阳,聪耳明目。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的耳聋耳鸣,头晕目眩等症。现在临床上常用于中老年人的神经性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如蝉叫声,时断时续或持续不断,一般这种感觉在晚上最为显著,也可用于血压偏高,伴有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者。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中还有一个叫耳聋丸的,与本品根本不同,耳聋丸是清肝泻热药,不可误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辨证歌诀 - 中医诊断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中医熟记50种证型
这种舌苔的耳鸣,千万不能吃耳聋左慈丸!越...
【袋鼠笔记】中医诊断学12——脏腑辩证(下):中诊必考,精华汇总!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阳痿(八)
3分钟学会,辨证5脏34类病症,速速收藏,以备自查 中医将人体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