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鲁颂·閟宫》


能够继承祖业的问题

 

1宫有侐2,实实3枚枚4。赫赫5姜嫄6,其德不回7。上帝是依8,无灾无害。弥月9不迟,是生后稷10。降之百福,黍稷重穋11。稙121314麦,奄15有下国。俾16民稼1718,有稷有黍,有稻有秬19。奄有下土,缵2021之绪22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23。居岐24之阳,实始翦2526。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27,于牧28之野。无贰无虞29,上帝临3031。敦32商之旅33,克咸34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35尔宇36,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37之山川,土田附3839。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40耳耳41。春秋匪解42,享祀不忒43。皇皇后44帝,皇祖后稷。享以骍4546,是飨47是宜48。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49,夏而楅50衡。白牡骍刚51,牺尊52将将53。毛炰545556,笾57豆大房58。万舞59洋洋,孝孙有庆60。俾尔炽61而昌,俾尔寿而臧62。保彼东方,鲁邦是常63。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64绿縢65。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66朱綅67,烝68徒增增69。戎狄是膺70,荆舒是惩,则莫71我敢承72。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73背,寿胥74与试75。俾尔昌而大,俾尔耆76而艾77。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巖巖78,鲁邦所詹79。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80,遂荒81徐宅82。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83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84

天赐公纯8586,眉寿保鲁。居常与许87,复周公之宇。鲁侯燕88喜,令89妻寿母。宜90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91,黄发儿齿。

徂徕92之松,新甫93之柏。是断是度94,是寻95是尺96。松桷97有舄98,路99100101102。新庙奕奕103,奚斯所作。孔曼104且硕,万民是若。

【译文】宫门关闭多寂静,确确实实用树干。光明伟大姜嫄氏,人生规律不违背。昊天上帝来依靠,没有伤害无灾异。怀孕十月不延迟,生下儿子是后稷。天降百种大福气,黍稷成熟有早晚,豆麦种植时不一。拥有小国本在邰,教会人民稼穑事。既有高粱和黍子,还有香稻黑小米。终于拥有天下地,大禹事业得承继。

后稷有个好孙子,古公亶父号太王。住在岐山向阳地,开始准备灭殷商。到了文王和武王,太王事业得发扬。奉行天意究极限,就在牧野摆战场。莫怀二心莫猜疑,上帝监察在头上。殷商队伍全治理,能成大功世无双。

成王开口叫叔父,封立你的大儿子,使他为侯在鲁邦。大大开拓你土疆。辅卫周室作屏障。成王下令给鲁公,建立侯国地在东。赐他高山和大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周公远孙鲁僖公,庄公儿子是英雄。打着龙旗承祭祀,六条缰绳把马控。春秋祭祀不懈怠,祭祀完备无漏洞。上帝光明又伟大,还有后稷老祖宗。献上牺牲红色牛,神灵享受很适宜,降你幸福有多种。伟大先祖周公旦,也将赐你福无穷。

秋天尝祭未开场,夏天设栏把牛养。公牛有白也有黄,牛形酒樽锵锵响。生烤乳猪肉片汤,盛满笾豆是大俎。文舞武舞排场大,孝顺儿孙有福享。使你兴旺又昌盛,使你长寿获吉祥。安定东方那片土,保卫鲁国国运长。不亏损来不崩溃,不沸腾也不震荡。三寿和你做朋友,稳如丘陵和山岗。

鲁公兵车有千辆,红缨矛弓绿绳缠,长矛成对弓成双。鲁公步卒有三万,红线缀贝饰盔上,大军人多势力强。北狄西戎来顺从,荆舒两国受严惩,无人敢与鲁国抗。使你昌盛又兴旺,使你长寿又富强。长寿老人来背诵,寿高还是有大用。使你昌盛又强大,使你年高又漂亮。千年万岁活下去,高寿长享无灾殃。

泰山高峻多险峰,鲁国人民都瞻望。龟山蒙山都属鲁,一直拓展到远东。还有海滨各国家,淮夷也都来朝贡。无不急速来顺从,功劳应归鲁僖公。

保有凫山和绎山,开拓徐地使归附。直到海滨各国家,淮夷蛮貊也相同。还有那些南夷国,没有谁不急速从。无人胆敢不听话,顺从鲁侯态度恭。

天赐鲁公美大福,安享高寿保鲁地。据有常许两边邑,周公疆土复统一。鲁侯安逸多欢喜,美善妻子贺母寿。立下大夫贤士规,国家长保不分离。既受天赐多福祉,返老还童长新齿。

徂徕山上长松树,新甫山上柏树长。是砍是劈要度量,用寻用尺细丈量。松木椽子直又大,建成正殿多宽敞,新修宗庙真漂亮。奚斯作成诗一首,长篇巨制好文章,万民满意齐赞扬。

【说明】閟宫》诉说的是鲁僖公能够继承祖业的问题。这亦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全歌共九章,一百二十句,是《诗经》中最长的一篇。首章追叙周的始祖姜嫄和后稷,次章叙周的兴起是由于太王、文王、武王的劳作。三章叙述伯禽受封为鲁公及僖公祭祀祖先的权力。四章叙僖公的祭祀并祝其昌大。五、六两章夸他的战绩并祝其长寿。七章夸他的土地广大。八章颂他能恢复旧土,家齐国治。末章叙僖公作新庙、奚斯作颂。全歌对鲁僖公功业的赞颂,虽不乏溢美之辞,但也说明鲁僖公时期的对齐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

通读四篇《鲁颂》,应是在同一祭祀仪式上的颂歌,《駉》表现出,为加强鲁国军力,鲁僖公大力提倡养马,并表现出对马的钟爱,所以后人在祭祀仪式中纪念鲁僖公时,即大力颂马,以马的繁盛来告慰鲁僖公在天之灵。《有駜》亦是颂唱鲁僖公对马的钟爱与培养。《泮水》则是歌颂了鲁僖公发展壮大鲁国的功绩。本篇《閟宫》从周始祖姜嫄与后稷开追述,叙述了鲁国的祖先太王、文王、武王及周公,以及周公之子伯禽。最后称赞鲁僖公能继承祖先之业,发展壮大了鲁国。

—————————————————

【注释】1.閟:(bi)《诗·鄘风·载驰》:“视而不臧,我思不閟。”《左传·庄公十二年》:“閟而以夫人言。”《说文》:“閟,闭门也。从门,必声。与闭略同。”这里用为关闭之意。

2.侐:(xù序)《说文·人部》:“侐,静也。”这里用为清静、寂静之意。

3.实:(shí石)《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大雅·韩奕》:“实墉实壑,实亩实籍。”《管子·七法》:“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这里用为真正地、确实、实在之意。

4.枚:(méi)《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大雅·旱麓》:“施于条枚。”《说文》:“枚,枝干也。可为杖。”《释名》:“竹曰个,木曰枚。”《广雅》:“枚,条也。”这里用为树干之意。

5.赫:(hè贺)《诗·卫风·淇澳》:“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小尔雅·广诂》:“赫,明也。”这里用为显耀、显明之意。

6.姜嫄(yuan):人名。姓姜名嫄。是周始祖后稷的母亲。《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7.回:(huí洄)《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孟子·尽心下》:“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后汉书·苏竟传》:“求福不回。”这里用为违背之意。

8.依:(yi)《书·君陈》:“无依势作威,无依法以削。”《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诗·周颂·载芟》:“思媚其妇,有依其士。”《孙子·行军》:“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史记·刺客列传》:“依柱而笑。”《说文》:“依,倚也。”《广雅》:“依,恃也。”这里用为靠着之意。

9.弥月:指满月。如小儿初生满一月;新婚满一月;足月;怀孕满十个月等。

10.后稷: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诗·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

11.穋:(lù陆)《诗·幽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管子·地员》:“其种,大穋杞、细穋杞。”后种先熟的谷类,这里用为早谷之意。

12.稙:(zhī支)早种或早熟的庄稼。《诗·鲁颂·閟宫》毛传:“先种曰植,后种曰稚。”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二月三月种者为植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稚禾。”

13.穉:(zhì志)晚植的谷类。《说文》:“稺,幼禾也。”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二月三月种者为植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稚禾。”

14.菽:(shū蔬)《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大雅·生民》:“以就口食,蓺之荏菽。”《管子·法禁》:“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荀子·富国》:“缀菽饮水。”《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冬十二月,霣霜,不杀菽。”《春秋·考异郵》:“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这里用为豆及豆叶之意。

15.奄:(yǎn)《书·立政》:“式商受命,奄甸万姓。”《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奄有四方。”《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高亨《周颂考释》上:“奄,犹尽也,包括一切之词。”《说文》:“奄,大有余也。”《广韵·琰韵》:“奄,取也。”这里用为拥有、占有之意。

16.俾:(bǐ比)《书·大禹谟》:“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诗·邶风·日月》:“俾也可忘。”《诗·小雅·节南山》:“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诗·大雅·云汉》:“昊天上帝,宁俾我遯?”《诗·周颂·载见》:“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这里用为“使”之意。

17.稼:(jià价)《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仪礼·少牢礼》:“宜稼于田。”《山海经·大荒南经》:“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这里用为种植五谷之意。

18.穑:(sè色)《书·洪范》:“土爰稼穑。”《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小雅·信南山》:“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大雅·生民》:“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说文》:“穑,谷可收曰穑。”这里用为收获之意。

19.秬:(jù巨)植物名。古人视为嘉谷。《书·洛诰》:“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诗·大雅·生民》:“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管子·地员》:“其种,大秬、细秬,黑茎青秀。”《尔雅·释草》:“秬,黑黍。”《吕氏春秋·本味》:“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傺,南海之秬。”《说文》:“秬,或从禾。”这里用为黑黍之意。

20.缵:(zuǎn)《书·君牙》:“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诗·豳风·七月》:“载缵武功。”《诗·大雅·大明》:“于周于京,缵女维莘。”《礼记·中庸》:“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说文》:“缵,继也。”这里用为继承之意。

21.禹:(yǔ雨)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是远古夏部落领袖。他曾经治过洪水。姒姓,名文命,鲧之子。《书·舜典》:“佥曰:‘伯禹作司空。’”《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22.绪:(xù序)《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君牙》:“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礼记·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天下。”这里用为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之意。

23.(dài)王:古通“太”。读太王。即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24.岐:(qí奇)地名。在宝鸡以东,西安之西面,原周国之都。《易·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诗·大雅·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周颂·天作》:“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管子·山国轨》:“周歧山至于峥丘之西塞丘者,山邑之田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

25.翦:(jiǎn)古同“剪”。《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韩非子·五蠹》:“茅茨不翦。”《礼记·文王世子》:“不翦其类也。”《释言》:“翦,齐也。”这里用为剪割之意。

26.商:(shāng)又称殷商。古国名。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从公元前17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带同西南各族攻灭,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六百年左右。

27.届:(jiè戒)《诗·小雅·节南山》:“君子如届,俾民心阕。”《诗·大雅·荡》:“靡届靡究。”晋陆云诗:“至天之届,于河之沂。”这里用为极限、穷极之意。

28.牧野:古地名。在殷都朝歌之南,在今河南淇县南面。《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诗·鲁颂·閟宫》:“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29.虞:(yu)《书·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管子·臣乘马》:“虞国得策乘马之数矣。”《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这里用为猜度,料想之意。

30.临:(lín)《易·临·辞》:“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诗·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管子·八观》:“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邢昺疏:“自上莅下曰临。”《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荀子·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韩非子·十过》:“少欲,则能临其众。”这里用为监视、统治、治理之意。

31.女:(nǚ钕)《诗·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诗·大雅·大明》:“于周于京,缵女维莘。”《诗·大雅·瞻卬》:“人有土田,女反有之。”《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荀子·宥坐》:“吾语女其故。”《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这里用为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你”之意。

32.敦:(dūn)《易·艮·上九》:“敦艮,吉。”《诗·豳风·东山》:“敦彼独宿,亦在车下。”《诗·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老子·十五章》:“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荀子·荣辱》:“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这里用为治理之意。

33.旅:(lǚ吕)《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管子·四时》:“顺旅聚收,量民资以畜聚。”《尔雅·释诂》:“旅,众也。”《左传·昭公三年》:“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邵长蘅《青门剩稿》:“闭门旅距。”这里用为众人、众子弟之意。

34.咸:(xián)《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诗·大雅·崧高》:“徒御啴啴,周邦咸喜。”《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这里用为共、同之意。

35.启:(qǐ企)《书·尧典》:“胤子朱启明。”《诗·大雅·皇矣》:“启之辟之,其柽其椐。”《左传·僖公二十年》:“凡啟塞从时。”《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国语·晋语一》:“疆埸无主,则啟戒心。”《仪礼·士虞礼》:“啟户。”这里用为打开之意。

36.宇:(zì自)《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国语·周语》:“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马王堆汉墓帛书》:“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这里用为地域、疆土之意。

37.锡:(xī西)古通“赐”。《易·师·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锡,与也。”《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大雅·皇矣》:“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尔雅·释诂上》:“锡,赐也。”《玉篇·金部》:“锡,与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锡,假借为赐。”这里用为“赐与”之意。

38.附:(fù副)《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周礼·大司徒》:“其附于刑者,归于土。”《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这里用为依傍、依附之意。

39.庸:(yong)《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管子·正》:“致刑,其民庸心以蔽。”《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孟子·告子上》:“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父子或怨譟,取庸作者进美羹。”《说文》:“庸,用也。”这里用为用、需要之意。

40.辔:(pèi)《诗·郑风·大叔于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诗·小雅·车舝》:“四牡騑騑,六辔如琴。”《礼记·曲礼》:“执策分辔。”《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说文》:“辔,马縻也。”这里用为驾驭牲口用的缰绳之意。

41.耳:(ěr)古通“佴”。《尔雅·释言》:“佴,贰也。”《庄子·天运》:“人自为种而天下耳。”《鹖冠子·天则》:“天居高而耳卑者,此之谓也。”《说文》:“佴,佽也。从人,耳声。”这里用为退后、居次之意。

42.解:(xiè卸)古通“懈”。《诗·大雅·假乐》:“不解于位,民之攸墍。”《诗·周颂·桓》:“天命匪解,桓桓武王。”《管子·幼官》:“五纪不解,庶人之守也。”《韩非子·备内》:“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礼记·杂记一》:“三日不解。”《易·杂卦传》注:“解,缓也。”这里用为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之意。

43.忒:(tè特)《书·洪范》:“民用僭忒。”《诗·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大雅·抑》:“昊天不忒。”《管子·正》:“如四时之不忒,如星辰之不变。”《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韩非子·主道》:“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说文》:“忒,更也。”《广雅·释诂四》:“忒,差也。”这里用为差误、差错之意。

44.后:(hòu)《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诗·大雅·文王有声》:“遹追来孝,王后烝哉。”《周礼·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对大地的尊称。这里用指为后土之意。

45.骍:(xing)《书·洛诰》:“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诗·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诗·大雅·旱麓》:“清酒既载,骍牡既备。”《诗·鲁颂·駉》:“有骍有骐,以车伾伾。”《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这里用指为赤色的牲口之意。

46.牺:(xī西)《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周礼·牧人》:“共其牺牲。”《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说文》:“牺,宗庙之牲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圆》:“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牲。”古代用于祭祀仪式的整只猪、羊、牛等牲畜称为牺牲。

47.飨:(xiang)古通“享”。《诗·小雅·楚茨》:“先祖是皇,神保是飨。”《诗·周颂·我将》:“既右飨之,我其夙夜。”《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王飨礼,命之宥。”《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飨,受食亦曰飨。”这里用为祭祀先王和鬼神的宴席之意。

48.宜:(yí夷)《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诗·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大雅·假乐》:“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尔雅》:“宜,事也。”《韩非子·解老》:“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说文》:“宜,所安也。”这里用为合适、适宜之意。

49.尝:(cháng)《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诗·小雅·楚茨》:“以往烝尝,或剥或享,或肆或将。”《礼记·中庸》:“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里用为在秋季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之意。

50.楅:(bī逼)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顶人的横木。《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设其楅衡。”《说文·木部》:“楅,以木有所逼束也。”《广韵·职韵》:“楅,束也。”

51.刚:(gāng)《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书·皋陶谟》:“刚而塞。”《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老子·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论语·公冶长》:“枨也欲,焉得刚?”《广韵》:“刚,强也。”这里用为坚强不屈、刚正不阿之意。

52.尊:(zūn)古同“撙”。《周礼·大宗伯》:“辩六尊之名物。”《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尊。”《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说文》:“尊,酒器也。”《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这里用为酒杯、酒器之意。

53.将将:(qiāng)象声词,即锵锵,撞击之声。《诗·秦风·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扬扬,忧心且伤。”《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鸾将将。”《诗·周颂·执竞》:“磬筦将将,降福穰穰。”

54.炰:(páo)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诗·大雅·韩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毛炰:即带毛烧烤的肉。

55.胾:(zi)《管子·弟子职》:“羹胾中别,胾在酱前。”《荀子·非相》:“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礼记·曲礼上》:“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说文》:“胾,大脔也。从肉。”这里用为动物肉之意。

56.羹:(gēng)即肉汤。《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左传·隐公元年》:“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

57.笾:(bian)《书·武成》:“骏奔走,执豆、笾。”《诗·豳风·伐柯》:“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小雅·棠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诗·大雅·韩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周礼·笾人》:“掌笾之之宾。”《左传·昭公六年》:“晋侯享之,有加笾。”《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令笾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说文》:“籩,竹豆也。从竹,邊声。”本义竹豆。古代用竹编成的食器,形状如豆,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果实、干肉等食品。笾豆之事:指祭祀或礼仪一类事。

58.房:(fáng)《诗·鲁颂·閟宫》郑玄笺:“大房,玉饰俎也。其制足间有模,下有拊,似乎堂后有房然。”孔颖达疏:“大房与笾豆同文,则是祭祀之器,器之名房者,唯俎耳。《国语·周语中》:“王公立饫,则有房烝。”韦昭注:“房,大俎也。”《广雅·释器》:“房,几也。”这里用为俎,祭器之意。

59.万舞:商周时代的一种舞蹈,分文舞与武舞两部分。《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60.庆:(qìng)《书·秦誓》:“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管子·戒》:“忠信者,交之庆也。”《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这里用为福泽、有幸的事之意。

61.炽:(chì赤)《论衡·艺增》:“齐虽炽盛,不如如此。”这里用为兴盛、昌盛之意。

62.臧:(zang)《书·酒诰》:“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诗·鄘风·定之方中》:“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诗·大雅·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管子·侈靡》:“三尧在,臧于县,返于连。”《论语·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荀子·儒效》:“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这里用为好的、美好的、善良的之意。

63.常:(cháng)《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管子·七臣七主》:“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墨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韩非子·解老》:“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国语·越语》:“日月以为常。”《易象下传》:“未变常也。”《广雅》:“常,质也。”这里用为恒久、长久不变之意。

64.英:(yīng)古通“缨”。《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羔裘》:“三英粲兮。”这里用为矛上的羽饰之意。

65.縢:(teng)《书·金滕》:“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诗·秦风·小戎》:“竹闭绲縢。”《庄子·胠篋》:“则必摂缄縢。”《说文》:“縢,缄也。”这里用为缠束之意。绿滕:用绿色的丝帛缠束。

66.胄:(zhòu)《书·费誓》:“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管子·小匡》:“介胄执枹,立于军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右免胄而下。”《荀子·议兵》:“冠軸()带剑。”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韩非子·难二》:“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说文》:“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这里用为头盔之意。

67.綅:(qin)《说文》:“綅,绛线也。”《玉篇》:“綅,线也,缝线也。”这里用为缝纫的“线”之意。朱綅:朱红色的线。

68.烝:(zheng)《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蒸也无戎。”《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周颂·思文》:“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尔雅·释诂下》:“烝,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69.增:(zēng)《列子·汤问》:“山不加增。”《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说文》:“增,益也。”《广雅·释诂一》:“增,加也。”这里用为增多之意。

70.膺:(ying)《书·武成》:“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书·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这里用为服从接受之意。

71.莫:(mò么)《易·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老子·五十一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论语·里仁》:“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月战》:“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里用指为“没有什么”之意。

72.承:(chéng)《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诗·鲁颂·閟宫》:“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管子·侈靡》:“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论语·子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礼记·礼运》:“是谓承天之佑。”孔颖达疏:“言行上事得所,则承受天之佑福也。”《说文·手部》:“承,受也。”又“承,奉也。”《增韵·蒸韵》:“承,下载上也。”这里用为承受之意。

73.台:(tái)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诗·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左传·昭公七年》:“仆臣台。”服注:“给台下征召也。”《孟子·万章下》:“盖自是台无馈也。”《广雅·释诂一》:“台,侍也。”这里用为称呼之意。

74.胥:(xū须)《书·盘庚》:“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诗·小雅·角弓》:“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大雅·抑》:“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诗·鲁颂·有駜》:“醉言舞,于胥乐兮。”《管子·地员》:“种木胥容,榆、桃、柳、楝。”《荀子·儒效》:“胥靡之人。”这里用为都、皆之意。

75.试:(shì士)《书·盘庚》:“今予将试以汝迁。”《诗·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论语·子罕》:“子云:‘吾不试,故艺。’”《礼记·乐记》:“兵革不试。”《说文》:“试,用也。”这里用为“用”之意。

76.耆:(qi)《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定尔功。”《孟子·梁惠王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礼记·射仪》:“耆耋好礼。”《说文》:“耆,老也。”古称六十岁曰耆。即老年人之意。

77.艾:(ài)《诗·小雅·小旻》:“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国语·晋语》:“国君好艾,大夫殆。”这里用为漂亮的人之意。

78.巖:(yán)古同“岩”。《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楚辞》:“阻穷西征,巖何越焉。”这里用为高峻的山崖之意。

79.詹:(zhān)古通“瞻”。《史记·周本纪》:“粤詹雒伊,毋远天室。”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詹,假借为瞻。”这里用为瞻、仰望之意。

80.凫绎:地名。指凫山、绎山。

81.荒:(huāng)《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书·禹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老子·二十章》:“荒兮,其未央哉!”《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里用为扩大、开拓之意。

82.宅:(zhái)《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传:“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易·剥·象》:“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孟子·公孙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这里用为顺应、归顺之意。

83.率:(shuài)《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管子·心术上》:“故曰去知则奚率求矣?”《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古诗十九首》:“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这里用为急速之意。

84.若:(ruò弱)《易·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书·无逸》:“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书·周官》:“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诗·小雅·大田》:“既庭且硕,曾孙是若。”《尔雅·释言》:“若,顺也。”《荀子·子道》:“盖犹若也。”这里用为顺从之意。

85.纯:(chún)《书·多方》:“惟天不畀纯。”《诗·大雅·卷阿》:“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诗·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礼记·郊特牲》:“贵纯之道也。”《方言·十三》:“纯,文也。纯,好也。”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86.嘏:(gǔ古)《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甚湛。”《诗·大雅·卷阿》:“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诗·周颂·载见》:“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这里用为祝福之意。

87.常与许: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88.燕:(yàn)《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老子·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集韵·铣韵》:“宴,《尔雅》:‘宴,宴居,息也。’或作燕。”《字汇·火部》:“燕,宴也。”这里用为安闲休息之意。

89.令:(lìng)《书·君陈》:“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管子·侈靡》:“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论语·学而》:“巧言令色。”《庄子·外物》:“饰小语以干县()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90.宜:(yí夷)古通“仪”。《诗·鄘风·君子偕老》:“如山如河,象服是宜。”《诗·小雅·由仪序》:“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管子·明法》:“案主当宜,行其正理。”《荀子·不苟》:“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国语·晋语四》:“将施于宜。”这里用为法度、标准之意。

91.祉:(zhǐ止)《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小雅·巧言》:“君子如祉,乱庶遄已。”《诗·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孙子。”《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尔雅·释诂下》:“祉,福也。”邢昺疏:“祉者,繁多之福也。”《说文·示部》:“祉,福也。”这里用为有幸福、有福气之意。

92.徂徕:山名。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处。

93.新甫:古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北。相传汉武帝在此封禅,建离宫于其上,因改名宫山。

94.度:(duó夺)《书·盘庚》:“齐乃位,度乃口。”《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诗·大雅·皇矣》:“爰究爰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礼记·少仪》:“不度民械。”这里用为衡量、计算之意。

95.寻:(xún)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管子·明法》:“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韩非子·扬榷》:“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史记·张仪传》:“蹄间三寻。”《说文》:“尋,绎理也。”《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96.尺:(chǐ齿)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战国策·燕策》:“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后汉书·对楚五问》:“尺泽之蜺也。”

97.桷:(jue)《易·渐·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尔雅·释宫》:“桷谓之榱。”陆德明释文引《字林》云:“周人谓椽曰榱,齐鲁名榱曰桷。”《说文·木部》:“桷,榱也,椽方曰桷。”这里指称为方形的椽子。椽子,谓屋顶上支撑瓦片的木条。

98.舄:(xì戏)《诗·豳风·狼跋》:“赤舄几几。”《诗·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诗·大雅·韩奕》:“玄衮赤舄,钩膺镂鍚。”《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广雅》:“舄,履也。”这里用为重木底鞋之意。

99.路:(lù陆)君王居住的地方。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景公筑路寝之台,三年未息。”

100.寝:(qǐn)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又是帝王陵园中的正殿。《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诗·商颂·殷武》:“寝成孔安。”《诗·鲁颂·閟宫》:“松桷有舄,路寝孔硕。”《礼记·月令》:“执爵于太寝。”

101.孔:(kǒng)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甚”、“很”。《书·禹贡》:“六府孔修,庶土交正。”《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诗·小雅·车攻》:“田车既好,四牡孔阜。”《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徒御无斁。”《尔雅·释言》:“孔,甚也。”《楚辞·九章·怀沙》:“眗兮杳杳,孔静幽默。”

102.硕:(shuò朔)《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诗·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诗·小雅·大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鲁颂·閟宫》:“松桷有舄,路寝孔硕。”这里用为高大之意。

103.奕:(yi)《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小雅·车攻》:“四壮奕奕。”《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诗·商颂·那》:“万舞有奕。”《方言》:“自关而西,凡美容谓之奕。”这里用为很美的之意。

104.曼:(màn)《楚辞·招魂》:“娥眉曼睩,长发曼鬋。”《列子·汤问》:“韩娥因曼声哀哭。”《淮南子·泛论》:“侯同曼声之歌。”《说文》:“曼,引也。”这里用为“长”之意。

 

2009118完成译解

2012106第八次修改

201635日完成全面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十大合集【值得收藏】
生活小常识:中国人的生活禁忌你知道多少?
男人一旦开窍搞钱就像喝水,耐心看完,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社交必知的八条人性法则鬼谷子告诉你:一、穷者嗜利,以利切入 跟穷
美丽木棉
挽风|烟雾中的诗篇:抽男素描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