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4隐公四年

隐公四年

【原文】四年,春,王二月,莒1人伐杞2,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3始取邑也。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4。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5。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6之也。
  宋公、陈7侯、蔡8人、卫人伐郑9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翚谄10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11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塗裘12,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14矣。隐曰:‘吾不反13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15隐公”于钟巫16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称人何?众人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唶立之。石唶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译文】鲁隐公四年,春天,周历二月,莒国人攻打杞国,夺取了牟娄。牟娄是什么地方?是杞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记载这个事呢?这是担忧鲁国以外的国家开始夺取城邑的事件。

戊申这天,卫国州吁杀害了他的国君卫桓公完。为什么用国名作州吁的姓氏呢?因为州吁有篡夺君位的企图。
  夏天,隐公与宋公在卫国清这个地方“遇”。“遇”是什么意思?就是事先没有约定的相会。一个国家的国君出行,另一个国家的国君邀请他见面。
  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秋天,翚率领军队会同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

秋天,翚帅师会见宋国君主、陈国君主、蔡国代表、卫国代表共同征伐郑国。翚是什么人?就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参与了杀害隐公的事。他为什么要参与杀害隐公呢?有一次,公子翚向隐公献媚,他向隐公说:“全国的老百姓都对您很满意,各国诸侯对您也很喜欢,您何不就一直做国君呢?”隐公说:“我不做了。我已经派人去修整塗裘那里的住处。我将在那里养老。”公子翚很担心自己说的话被桓公听到,就去对桓公说:“我为您去了解了隐公的情况。隐公说:‘我是不会将君位归还的。’”桓公说:“如果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公子翚说:“请求准许我发难。杀死隐公!”这样,当鲁隐公祭祀钟巫时。公子翚派人杀害了鲁隐公。

【译文】九月,卫国人在陈国濮地杀了州吁。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讨伐国贼的言辞。
  冬天,十二月,卫国人“立”晋为国君。晋是什么人?就是卫国的公子晋。“立”是什么意思?“立”就是按礼法不应当立的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民众要立公子晋的言辞。既然这样,那么究竟是谁立他呢?是大夫石唶立了公子晋。大夫石唶立了他,这里为什么还要称“人”呢?因为这也是民众想立他为君的。虽然是民众想立他,但他被立为君是不合于礼的。

【说明】本篇《隐公四年》,主要描述的是鲁隐公四年所发生的事。主要就是一件事,州吁弑君之事。这期间,宋殇公为报私仇,听从州吁劝告而征伐郑国,从而助长了州吁的嚣张气焰,倒还是鲁隐公聪明一点,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最后还是石碏“大义灭亲”,拯救了卫国。

————————————————————

【注释】1.莒:(ju举)周代诸侯国名。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韩非子·难二》:“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鄷,三举事而纣恶之。”

2.杞:(qǐ企)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管子·大匡》:“五年,宋伐杞。”《左传·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3.疾:(jí极)《易·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庄子·田子方》:“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成玄英疏:“疾,患也。”《孟子·梁惠王下》:“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荀子·大略》:“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玉篇·疒部》:“疾,患也。”这里用为担忧之意。

4.完:即卫桓公,名完,卫庄公之子,卫国第十三君,在位十六年。

5.清:卫国地名。在今山东阿县南。

6.要:(yan腰)《诗·郑风·萚兮》:“蘀兮蘀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韩非子·二柄》:“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这里用为约请、邀请之意。

7.陈:周代的一个诸侯国,故都在今淮阳县。《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论语·公冶长》:“子在陈。”《论语·先进》:“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孟子·尽心下》:“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韩非子·初见秦第一》:“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

8.蔡(cài菜)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县一带。《论语·先进》:“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9.郑:(zhèng正)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书·秦誓序》:“秦穆公伐郑。”《说文》:“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10.谄:(chan产)《管子·君臣下》:“而巧言以谄上,谓之腾。”《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荀子·脩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这里用为巴结、奉承之意。

11.说:(yue悦)《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管子·小问》:“桓公不说,瞋目而视祝凫巳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韩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12.塗裘:鲁国地名。何休注:“塗裘者,邑名也。”《左传》作“莬裘”,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13.反:(fǎn返)古通“返”。《诗·周颂·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管子·君臣下》:“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老子·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墨子·鲁问》:“三年而反。”《庄子·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孟子·梁惠王上》:“则盍反其本矣。”《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里用为返回、回归之意。

14.口:代语言。何休注:“口,犹口语相发动也。”口隐,即用语言去探听隐公的情况。这里作动词用。

15.弑:(shi式)《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论语·公冶长》:“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先进》:“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礼记·明堂位》:“君臣未尝相弑也。”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16.钟巫:神名。《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公祭钟巫。”杜预注:“立钟巫于鲁:”即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神主。这里郑国大夫尹氏家立的祭主神。按:据《左传》载:隐公还是公子时,与郑人作战被俘,被囚禁在尹氏家,隐公贿赂尹氏并向尹氏的祭主神钟巫祷告,于是就和尹氏一起回鲁国并立了钟巫的神主。

17.石唶(que鹊):卫国大夫。又称石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门之役(公元前719年)
“春秋第一弑君者”卫州吁:开春秋弑君先河,却死于大义灭亲
春秋第一谋略大师——郑庄公
┃通鉴┃《春秋》另一面(十一)—儿子没教好,害人又害己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
隐公石碏大义灭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