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恰到好处的教育,是把孩子当植物养




昨天,听到邻居家的妈妈怒吼着让孩子背古诗:“你看谁谁谁,人家比你还小,已经会背几十首古诗了,你怎么那么不长进?”
邻居家的孩子才三岁多,虽然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比一般同龄人要强,但勉强逼孩子背诵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古诗,孩子也是难以接受。
一旦孩子背不出来,邻居这位虎妈便动辄打骂,所以,我经常听到邻居家那孩子的背书声和哭声。
我都忍不住要同情这个孩子。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充满笑声的,可邻居家的孩子却被迫学习一些不符合该年龄应该掌握的东西,家长“拔苗式”的培养,无疑干扰了孩子的成长。
而这类家长还真不少。
以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小新,就是在父母“拔苗助长”的教育下,三岁多就已经会写很多字了,他的父母还以此为傲。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小新因为握力有限不足以写出刚劲有力的漂亮字,加之其家长本身对于一些汉字的笔画笔顺并不了解,造成一些笔画上的错误,之后一直难以纠正。
孩子的发展就像一棵植物的成长,急于求成的超前教育,就相当于拔苗助长式的违背自然,最终只会弄巧反拙。




与小新相反的是我的侄子。
虽然我的哥嫂也是对教育很严厉的人,但他们从来不要求侄子高强度学习,而是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地要求孩子掌握好该学的课程,该严格的时候严格,但凡事都掌握了一个度。
某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小学时就要求孩子学习初中的内容,初中的时候又要求学习高中课程,一味地给孩子加压加量。而哥嫂他们一直像养植物一般细心培养侄子,生根发芽,开枝展叶,每一个过程都得慢慢来。
幼儿园的时候,他们让侄子享受最快乐的童年。
小学的时候,他们让侄子掌握好小学知识,稳扎基础。
初中的时候,侄子喜欢阅读,哥嫂他们便顺着他的兴趣,大力支持他广泛阅读书籍。别人的父母给自家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而哥嫂的关注点只集中在孩子的兴趣上。
因为哥嫂他们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一直都是切合实际,水到渠成的。
出人意料的是,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的侄子,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那是很多被父母“拔苗助长”的孩子望尘不及的。
生活里,其实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这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教育也要循序渐进。严格教育孩子,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没错的,但必须要掌握一个“度”,不能过于心急。
毕竟,播下的种子不可能一夜之间就长成参天大树的,它需要我们浇水,施肥,耐心照料,才能慢慢地茁壮成长。
动不动就拔高一截,只会使你心爱的植物过早地枯萎。你若能耐心等候,假以时日,它必将送你莫大的惊喜。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楼梯。
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实验对(代号为C),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即开始55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拔苗式的教育,只能事倍功半,而水到渠成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的。

​诗圣杜甫写过这样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教育孩子,也应犹如知时节的好雨,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使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好雨应顺应时节,好的教育要循序渐进,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先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我们都知道纪昌学箭的故事。纪昌想要学箭,老师却要他先回家练眼晴,直到他把小蚊子看成了车轮一样大,老师才收下了他,后来纪昌真的练好了箭法,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想让孩子能力超群,就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凡事欲速则不达。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从而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就会重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出发点都是用心良苦的,但孩子的成长更应该是一个静心等花开的美好过程,我们需要给他们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空间,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恰到好处的教育是把孩子当植物养,最美的应该是过程,慢慢等待,慢慢成长,才能不负硕果。

文章转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西散原创】马秀芳作品 | 大哥
最简单易行,却又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你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哥哥年收入100多万,夫妻是复旦和北大学霸,侄子却是学渣,70岁的老太太用一招,将侄子变成学霸
如果孩子能从小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教育已成功了一大半
2018年05月25日星期五(幸福的一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