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炳南:中医治疗湿疡性皮肤病经验
中医书友会第96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赵炳南
I导读:赵老是中医皮外科专家,本文主要介绍赵老对于“湿疡”病的症状、治疗用药和生活禁忌。他说,根据症状,“湿疡”分为“现发性”和“陈久性”两种,治疗用药也分为内服和外用。而且,注意日常生活对于病情的发展也尤为重要。这点,小编觉得一般文章少有提及。因此,对赵老的文章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了!(十分感谢唐乐同学,由于本文年代“久远”,原文都是繁体字,是唐同学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中医治疗湿疡性皮肤病的经验
中医对皮肤病,一般统称为“风湿疡”,并根据皮损性质的不同,分为湿、癣、疥和癞四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湿”类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这一类皮肤病,即中医所谓“湿疡”,包括西医“湿疹”及其他若干疾病,分为“现发性”和“陈久性”两种,前者属“湿热性”或“阳性”,后者属“湿气性”或“阴性”,相当于西医“急性”和“慢性”的区分。
下面分介绍一下“湿疡”病的症状、治疗用药和生活禁忌。
—、症状
1.现发性湿疡
外部表皮发红,有烧、有热、有肿胀,形如粟米或高粱米,痛痒相加,破时流水如涌出,滑行不止,或流水后结痂甚厚。内部大便干燥,或数日不通,小便赤黄而涩短,舌苔多黄垢,精神不振。
发病部位:多发于头、面、耳、项、颈、胸、背、四肢、手、足、臀部或外阴部,可生于某一局部,也可全身泛发,或重或轻,或多或少。
2.陈久性湿疡
外部表皮黯淡,作灰黄色,不热不烧,可有肿胀,但不如现发性厉害,形如粟米,或聚一丛,或弥漫而呈大片。内部大便稀,或每日数次,小便淡黄,甚有似白浆,舌苔多灰白或土黄色。
发病部位:或发内、或耳轮、项、颈、胸、背、四肢、手足弯处,或全身各部。
二、治疗用药
1.内服药
(1)现发性湿疡:可采用“龙胆泻肝汤”,方剂如下:
龙胆草(二钱),连翘(三钱),生地(五钱),泽泻(二钱),车前子(包,三钱),木通(三钱),黄芩(四钱),黄连(二钱),当归(二钱),栀子(二钱),甘草(二钱),生军(二钱)。
上方最适用于头部或耳部损害;如皮损在腰背部,方中去龙胆草,加杜仲一钱;皮损在腿部,方中去龙胆草,加木瓜或牛膝一至二钱。凡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者,都可按以上份量服用,第一次服药,可服煎好汤剂的一半,以后每隔5小时服一次药,若在48小时仍不见效,可每5小时服一整煎,服至症候大见好转时,可减为每5小时服半煎或每10小时服半煎均可。
(2)湿气性湿疡:可采用“除湿胃苓汤”,药味如下:
苍术(二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猪苓(三钱),泽泻(二钱),赤苓(五钱),白术(二钱),滑石(二钱),防风(三钱),山栀(二钱),木通(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二钱)。
上方按发病部位的不同加减,如皮损发于头顶,方内另加藁本一至二钱或川芎一至二钱;发于耳轮,可加龙胆草一至二钱;发于膊臂,可加姜黄一至二钱;发于下肢腿部,亦可酌加木瓜或牛膝一、二钱至四钱,视症状轻重,药味份量,或增或减,灵活运用。
2.外用药
中医治疗湿疡的外用药,应根据湿热性和湿气性的不同,是否有痒或有痛,是否潮湿或干燥的表现,而加以选择。一般应用的有下列几种:
(1)外用去湿药粉:主治湿热性湿疡,成份如下:
黄柏(五斤),黄芩(三斤),槟榔(二斤),以上共研细末。
(2)外用二妙散:主治一般的湿气性湿疡,其成份如下:
苍术,黄柏(各一斤),研细末外用。
(3)外用粉色干燥药粉:主治湿气性湿疡,特別是在皮损有渗出时,其成份如下:
樟丹(六两),五倍子(八两),枯矾(四两),官粉(四两),轻粉(四两),以上共研细面。
(4)外用止痒药粉:附加药物,瘙痒时用,其成份如下:
老松香(一两),官粉(一两),枯矾(一两),甘石面(二两),乳香面(二两),冰片(二钱),轻粉(五钱),密陀僧(五钱)。
(5)外用川黄连粉:附加药物,热盛时用,可用一斤川黄连研细面备用。
这里,须要作一简单的说明:
第一:去湿药粉、二妙散和粉色干燥药粉三者,是治湿疡的外用主药,上药方法系用黄豆油调敷,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每日早晚各上药一次,上新药前须先用豆油将旧药擦去,但也不要因擦得太厉害而损伤皮肤。如患处流水太多,也可用药粉干洒,洒后如觉干痛,可在干药面上抹少许黄豆油。
第二:止痒药粉、川黄连粉是附加的药物,需要时以一定比例加入主药中外用;止痒药粉用于皮损瘙痒时,可加5%-10%;川黄连粉用于皮损、红肿著明(所谓“热盛”) 时可加30%-50%,按病情决定之。
三、生活禁忌
中医治疗皮肤病患者注意所谓“伤守”。“伤守”的意义并非仅指不要搔抓(伤手),更是要求患者不违背生活上应有的“守则”,也就是俗话所说“三分药,七分养”的意思。一般皮肤病患者生活上,应注意下列各项:
1.应注意避风;勿用手搔抓局部;尤禁用水洗,如不清洁可用橄榄油或花椒油轻轻拭浄。
2.禁食腥(包括鱼、虾、海味、鸡肉、鸡卵、肥肉等),荤(包括肉类、煎炒或炸后的食品)以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如酒类、酸辣性食品、醋、椒、生姜、生葱、生蒜、秦艽等)。
3.应安静、休息,忌气躁、气恼。
4.症发头部宜高枕,症发腿部宜少走路,最好把腿放平。
5.若全身泛发皮肤病,宜穿丝织品或麻织品,铺褥及衬衣,均以用蓝色为佳。
6.若发于发内或毛际处,发或毛生长时可用理发推子推去,不宜用刀剃去。
以上是一般皮肤病患者生活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前面已经说过中医把湿疡区分为现发性(湿热性)和陈久性(湿气性)两种,这两者在生活方面应注意的事项还有一些不同:现发性湿疡患者除了上述六项以外,还应多食粗米、粗面及鲜菜(如菠菜、白菜、芹菜、豆芽菜),各种豆类与果品。陈久性湿疡患者除上述六项外,还应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牛乳、豆浆、鲜菜等;此外如症发全身,清洁皮损时可用药洗法。
以上所介绍的是我个人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同志们可以按照病情和症候参考应用,有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提出意见。我们祖国医学有几千年光荣的历史,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应成为我们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光荣责任。【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人民军医》,1956年11期。编辑/张亚娟, 一校/唐乐,二校/勤莉、王青青。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病中医治疗幻灯
今天给大家汇总了一下常见皮肤病的配对用药,只发一次,快点赞收藏
赵炳南“首辨阴阳”学术思想临床应用举隅
李伯华:浅谈赵炳南“首辨阴阳”学术思想对皮肤病湿证治疗的指导作用
加味石兰草方治疗热盛型亚急性湿疹
《皮肤病中医外治法及外用药的配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