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式小架太极拳整理、继承与推广

   钱 锋

摘要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因其卓绝的武功而得神拳杨无敌之名使杨式太极拳名震京师太极拳藉此得以发扬光大推广于全国开创了中华武术的崭新天地。杨式太极拳的第三代杨少侯亦是因太极拳技击之术而名震拳坛。以用小架(用架)为主,特别强调技击实杨式小架太极拳的拳理和拳法内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际教学研习实践,研究认为:杨式小架太极拳与技击术浑然如一体,传承杨式小架太极拳,必以发展技击为基础、为前提、为方法、为标准,方能推广杨式小架太极拳,使得小架太极拳标准化、普及化、进而精英化、国际化。

1.杨式太极拳是具有实战性的技击之术

太极拳为拳术,拳术即为技击之术。无技击即无拳,无技击即无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从创始人杨露禅,“神拳杨无敌”。到先辈名师杨班候、杨少侯亦是因太极拳技击之术而名震拳坛。杨少侯更是因与人推手之时,搭手即放,“出手不见手,见手浑身手”,而被誉为“千手观音”,名冠于世。可以说,如果没有实战性的技击之术,就不会有今天的杨式太极拳。

1.1杨式太极拳之架子中,小架特别强调技击实用

杨式小架太极拳的拳理和拳法,内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太极阴阳之理。强调身心同练、性命双修、天人合一,澄心敛神、中正安舒、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融汇各家之长,纳五行八卦与拳术步法之中,极柔软而后极坚刚,以无为应万变,是传统武术中高层次的技击术。

练时自起式至收式, 势势贯串、呼吸自然、内外合一,练至绵绵不断。开始时练习基础架,正路子套路。掌握基本功法、身法、步法、手法、用法。然后练习功力架家手套路。后将家手套路,姿势正确、用法纯熟、阴阳虚实分清、内劲圆活。最后习练小架则功夫更进一层矣。许禹生言:拳术得太极功,而各家统一矣。

吴文翰先生在《杨派太极拳支系繁衍情况概述》一文中说:杨派太极拳的技击快架,是“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与慢架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练法仅需5lO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行架中,“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

田兆麟《论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历》中提到:至于杨派太极拳之架子中,人只知一套(一种),不知一套(一种)中尚有高、平、低三种。初习时,为高架子,次习平架子,后习低架子。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其中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者。三种之中,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步子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

1.2 杨少侯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以用架(小架)为主,特别强调技击实用。

杨少侯(18721930〕的拳艺,得其祖、父、伯三人亲传,是杨氏第三代之最。因其性格亦似班侯,从学者不多。所传拳架及练法,颇具特点,以用架为主,特别强调技击实用。在路迪民著:《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中这样提到。

吴图南在讲述太极拳用架时说:我和杨少侯先生学拳时,老师告诉我,太极拳有种叫行功的,就是流传下来现在大家所练的套路。另一种是经过杨露禅宗师多年研究由太极拳里取出所有的精华,编成的一种叫小架子的又叫用架。就是把各种应用的方法, 凡能够顾及到的地方, 都把它搜集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要综合导引之术经络之术,把这些东西容纳在一起使练拳的人练到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通体坚韧,丝毫无间所以练起来非常之活跃,非常之小巧”

由此看出杨式太极拳精华在小架太极拳。而杨少候正是此拳法的继承者和研习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出手不见手,见手浑身手”的“千手观音”美誉。杨少候的小架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的精华。强调技击实用。

例如在三套拳架中:

预备势(太极行步功):在练习中通过一动即溜,一溜即顶,前吻侧听,进性立命这一要领,空胸实腹,气沉丹田,意气合一,松柔轻灵,迈步如猫行。

起势:用意不用力,始终以柔软迎敌。万法归一,重点是如按水中木的练习,及上中的攻防演练,为整趟套路技击之本

单鞭:在正路子里为二种打法:勾打、勾挂。在家手、小架中增加至五种。为:戳、打、勾挂、啄、摘,五种打法。含打、化、拿等手法。

1.3 杨式少侯小架传承

现在北京通州杨少侯小架太极拳研究培训中心所传教授的就是杨少侯先师传下来的杨式小架太极拳。杨少侯传通州张虎臣,张虎臣传王秀田等,王秀田传钱锋等。之前只是在通州几个小范围内研习。2008年在北京武协和武术专家前辈的发掘、支持、帮助下,成立了通州武协杨少侯小架太极拳研究培训中心。将杨少侯小架太极拳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推广教授,深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广西陈雄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提到200810月下旬,我在邯郸市第十一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中认识了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钱锋先生,这位拳兄与我聊到杨式太极拳技击快架时说:“师爷张虎臣先生所练的杨式太极小快式,有人称之为“快拳”或“快式”,是在加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拳架,内容更加丰富。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势架低,运动速度快,步法灵活,招式多变,圆转自如,时缓时疾。发劲冷弹脆快,忽隐忽现,神意细微独特非常精彩,实用性很强。整个套路二百多个式子要在10分钟内完成。我在DVD影碟中看过钱锋先生演练的少侯小架(亦称快式用架),我赞同陈宝琛老师对他这套少侯小架作出“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浑圆一体”的高度评价。

2.杨式少候小架太极拳的拳理及拳法

2.1杨式少侯小架太极拳的拳理

身躯运转如漂莛虚空意先行腿似弹簧臂如鞭丹田如球劲似电内示安逸外如影应物自然水上行

少侯小架太极拳,一切在松沉虚实的基础上。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以心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意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劲来。人身之灵劲,最为宝贵。灵劲出于大脑神经,首先练功要心神泰然,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自然之中出来的松沉虚实劲,才能养出特殊的灵感。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少侯小架太极拳所走的是松柔沉稳、轻灵虚无的劲。练拳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不可稍有拘束之力,要松得向拨浪鼓的绳一样。动时,以尾闾一转,两臂随心而动。日久量变到质变才能作用于肌肉神经。身上的灵劲也会慢慢地充实,这就是用意不用力,在松柔沉稳的基础上,练功练出来的内劲。轻灵的关键也在于松沉,松沉为的是蓄劲,蓄劲在根,劲起源于脚底,丹田一动,浑圆一体,内劲自然而出。松沉在用法上,意先松沉,松要沉,沉要直,直能坠,坠能蓄,蓄要圆,圆能转,转能灵。

内气是松沉而来,松沉以后会有丹气的凝聚,有周天循环。在太极拳的中定时要练出胎息,明. 汪昂调息曰:不声不滞, 出入绵绵, 若存若亡, 神气相依, 是息相也。息调则心定, 真气往来, 自能夺天地之造化, 息息归根, 命之蒂也。阴阳变换时将内气运行至全身,松沉蓄劲,能蓄则能发,能发则要身与意合, 才是真正的用意不用力。

少侯小架太极拳,是松柔缓慢,用意不用力演练出来的。用意就必须松柔,必须缓慢,如不松柔缓慢,就易发力。练功松柔缓慢,可蓄神养气。上下相随,是初练之法。轻灵绵软,是中乘之功夫。轻灵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日积月累,内劲自通。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三尖为底盘,一溜即顶,务须中正,以丹田带动四肢。一切无不从心所欲,直达通灵玄妙之境界。

杨少侯大师言: “人不是打出的,是松出去的”。发劲时,只要眼神一看,对方立觉惊心动魄,有顷刻生死之感,周身意气合一,能在极短之时,将全身之力量集中而发,迅雷不及掩耳,令人无从抵御。中正的关键在于脊椎与两臀尖,因为整个松沉的重力要经由脊椎下沉到臀尖再到脚底。

2.2杨式少侯小架太极拳的拳法

中正安舒;节节贯穿,周身轻灵,一动分虚实。练时自起式至收式,势势贯串、内外合一,绵绵不断,用意不用力,始终以柔软迎敌。

拳架练习中,意在拳架定式。松放时,要做到胸空,手心空,脚心空。五背如弓。一动即溜,尾闾松沉前溜。一溜即顶,肩井双穴松空, 大椎穴上顶。中正安舒,气入丹田,松沉至尾闾。 两臀尖负责前、后、左、右四方进退,尾闾居中,负责八方旋转。此时,大椎上顶, 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坠, 脊椎如同垂直悬挂的一支毛笔, 带动整个身体转动。尾闾在丹田内气的作田下形同陀螺,轻灵旋转。

拳架练习中,划圈走立圆是为了在松沉圆转的条件下,实现力从足起,自下而上的传递。另外,走立圆也容易保持身体的稳定。所以小架走圆多为立圆,练功日久,意想的感觉和速度加快。遇敌好似火烧身。达到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手快不如意先的原则。

在腿虚实变换的过程中,后脚不可用力向后向下蹬,而是放松胯根、膝盖和脚踝三大关节。符合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要求。把身体的重量从一腿转换到另一条腿。虚灵顶劲,中正安舒,胯、膝、踝松弹, 重心在一腿足根。武禹襄晚年曾自题正房对朕: 立定脚根竖起脊 ; 拓开眼界放平心。正是对此功法的肯定。张肇平与杜飞虎合著的《论太极拳》一书中有个真实故事是这样说:……抗战初期,曼师(指郑曼青〕主湖南国术馆事,曾与杜心五大师往还,甚仰杜大师功力,欲拜为师,曼师于表演一套太极拳后,杜大师说:“看你刚才表演拳架,自始至终,都是一足着地,不必再跟我浪费时间了”。

3.杨式少候小架太极拳演练要点

3.1正确习练杨式少候小架太极拳的要点:此拳皆是意、 进性立命、 虚实灵动、松柔弹抖。

练习太极拳拳架,必先练习太极拳之内功。对修炼太极拳内功而言,以丹田为主宰的行拳练功,使之以身领手,引动腹内的太极轮转,支配了很自然的逆腹式呼吸,在外是拳势招术的练习,在内则是丹田的运转,最后练就心意合一,由丹田统帅整个身体的运动。劲力的基础在脚下,其动能的来源是丹田。脊柱是轴心,浑然一体,由内动带外动,丹田如球四肢如鞭。中正安舒气沉丹田。小腹是一身重心所在,尾闾如行舟之舵。在髋关节松活之后,再加以尾闾的旋转自如才会降低重心而又灵活。沉稳又灵活的弹力,在意念作用下形成整劲。力在稳固的下盘支撑下由尾闾转换到目标上。产生发放效果。外力进入,自然就是被引进落空,轻松化掉。无论动静,“先在心,后在身”意动形随,保侍中定。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

3.2杨式少侯小架太极拳的梯进式练习

A、内功练习:腹式按摩功、金刚五转功、踵式周天呼吸功等。以丹田为主宰,自然支配腹式、逆腹式呼吸。上下丹田循环往复,统帅整个身体运动。

B、基本功练习:易筋八法、太极行步功、太极柔腿功等。这些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是为练习关节的松筋开骨,尾闾旋转,髋关节松活,四肢如鞭,内动带外动,意动形随。太极行步功练习要领是: “一动即溜,一溜即顶,前吻侧听,进性立命。”练至:空胸实腹,气沉丹田,体如不倒翁,上肢松空虚无。太极柔腿功练习是气聚上丹田,手臂向外直撑,吸、呼皆掌跟外撑。谓之“踢腿亦无腿,金刚掌自成。”

C、单式操手练习:正、反辘轳式,双挤双捋,进、退步搬拦捶,左右野马分鬃等。通过这些单式操手练习,练习内外合一,想其技法,达到意在定式。通过动静合一的定式演练,达到操手时面前似有人,交手时面前似无人之境。练功日久,心意的感觉和丹田气合为一体,意到气到劲到,遇敌好似火烧身。达到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手快不如意先的原则。

D、三套拳架练习:108式正路子、240式家手、300式小架这三套拳是一步步进行练习的,先学习108式正路子基础拳,练习基本功法、身法、步法、手法、用法、拳式之间转换,以静驭动,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达到招熟的第一层功夫,继而练240功力架家手套路。后将家手套路练至:姿势正确、用法纯熟、阴阳虚实分清、而渐悟懂劲。待达到拳路娴熟,内劲充盈后,再习300势“太极小式”。习练到澄心敛神、中正安舒、轻灵紧凑,练拳时内动带外动,内动大于外动,冷弹抖打,时如行云流水,时如暴风骤雨,进退如影随形,收放自如。练时自起式至收式,势势贯串、呼吸自然、内外能合一,练至绵绵不断,虚空同体,而后阶及神明。

4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发展

杨式小架太极拳与技击术浑然一体,发展杨式小架太极拳,必以发展技击为基础、为前提、为标准,方能将杨式小架太极拳运动标准化、普及化、进而精英化、国际化。

4.1杨式小架太极拳的标准化。

杨式小架太极拳的标准化,并不是简单的将拳式(角度、高低、长短等)标准。而是从技击、拳理、拳法方面研究、标准;每个个体是有差异的,只要我们意(技击之法)标准正确,形也就自然呈现标准的,正确的。

4. 2在大众健身的同时,增加技击术的训练,可以用于加强社区的群防群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人员居住日益密集,一个新建小区就有几千户人,相应的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而国家警力不足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如果能够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突出太极拳的技法特点,展示出太极拳变化巧妙的技击精华,采用简单实用、少而精、以巧打为主的实战训练路子,培养出一批太极拳技击爱好者,提高广大群众的正能量,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起到紧急避险、群防群治,维护社会治安的功用。

结束语:

杨式小架太极拳,内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融汇各家之长。本太极阴阳之理,纳五行八卦与拳术步法之中。极柔软而后极坚刚,以不变应万变,是传统武术中高层次的技击术。将这一传统技法和文化,在大武术观思想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的理解方式、语言方式和科学的教授方法,一定会有更大的认可和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一个挖掘重现的拳种。在传承人整理、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武术管理组织和专家前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认可这一拳种,帮助完善和推广。让杨式少侯小架太极拳在武协组织的支持和传承者们共同努力下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将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拳种发扬光大!用以故太极名家曹彦章老师的一句话做为结束语:挖掘发展杨式小架太极拳功高济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练太极拳的九松十要一轻灵
太极拳功法要领
浅论太极拳特点及练法规则-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太极拳特点及练法规则】
太极拳推手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