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当年成绩好的人,工作以后却“硬”不起来?

A同学,是从小的佼佼者。他比别的孩子聪明得多:学得快,老师的公式总能举一反三。懂得多,别人还没有见过的定理他都懂。反应快,同学才开始做第三个选择题,他已经开始做填空题了。


他初中、高中、大学一路名校。


考入大学后,终于冲破束缚的他,却开始吊儿郎当。每天出入网吧,逃课,作弊。坑蒙拐骗地毕业,却再也没有混出点什么。


如今,他几乎每年都要换一个工作。


他觉得做银行太枯燥,生活没意思;他跟企业老总拍桌子,说不认同他们的企业文化;他听不了老板的批评,心情一早就跳槽;他选择创业自己单干,跟合伙人谈不拢半年就一拍两散。当年被宠上天的天之骄子,如今浑身的负能量。


究其根源,是骄傲的他发现高手如林的大学里,他不再呼风唤雨。一直都站在金字塔的顶尖的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过这样的自己,也从来都不知道如何面对。


于是,从高处跌落,便再无勇气爬起。



B同学,普通本科。不是985,不是211。


高考的失利,曾经让她痛心疾首。有那么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模糊。


那个夏天,雨淅沥沥地一直下,好像永远不会停了。


她藏着掖着,生怕有人问起她的高考成绩。那是一道永远的伤疤,结了痂好像就会好,但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印记。


我在三个月里都没有见到她,听说她躲在自己家里一直不肯出来。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竟然变得无比朝气蓬勃。


她跟我说,她决定努力四年之后,去A国读研究生。


她那个时候的神态,让我看到一种力量。



我问她如何调整回心态,她却发给了我看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从小优秀,又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年轻人


大概是这样写的:


到了波士顿后,他告诉自己:“我来美国可是来读书不是来玩的,好好拼功课吧!”这个台湾学子,从小念理工科,爱运动,爱念书,但对于美国的流行文化、同学间多姿多彩的社交生活手足无措。于是他一心向学。果然,他每一个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有一门陌生却又必修的重要课程,他上了几个月后,内心有数,成绩大概不会太理想,虽然及格绝对没问题,但A恐怕拿不到了。他干脆壮士断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选这门课。第二年,他再度挑战这门必修课,一路稳扎稳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绩出炉后,他竟拿了一个B。之前的退选,无异于一场时间与金钱的徒劳无功。


沮丧的他,有点难为情的去见了美国教授。然而,指导教授却十分开心的恭喜他没拿到A,并说:“我真是太替你开心了! 从今日起,再也不必为拿A、拿高分而念书,你总算可以放胆,去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什么才是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 教授笑着回答:“去犯错与创新吧。借着课本教你的基础,然后去有计划的犯错、尝试创新。这才是有价值的。”





她顿悟。成绩到底可以定义我们什么呢?定义我们去做哪些工作?成为怎么样的人?


其实都不是。


可以定义我们的,只有自己。


所以,在绝大数大一新生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列了长长的一个单子。里面详细记录着大学四年每一学期需要做的事情和目标。


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里的时候,她在清晨的湖边背单词;当很多姑娘沉迷于韩剧的时候,她在图书馆准备托福;当同班的人想法设法逃课的时候,她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刷GPA;当朋友在圣诞节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她在做社团策划文案;当暑假大家在家里吹空调啃西瓜的时候,她在公司里实习攒经验。


四年之后,在同学们诧异的眼神中,她终于被A国很好的大学录取。再两年后,她也终于在就业市场重重困难的A国,找到了待遇很好的工作。她还想读一个MBA,让自己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她利用假期,周游世界,朋友圈里全是她游历世界的照片。她学射击,学潜水,学攀岩,学插花,她的业余生活有滋有味。


她终于成了当初自己羡慕的模样。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rol S. Dweck在《Mindset: The New Psychlogy Of Success》(心态致胜)里说:


人们采取怎么样的心态,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他把人的心态分为了两种:


定性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


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相信天赋决定一切。凡是遇到困难和错误,都会归咎自己“笨”。


保佑第二种心态的人,相信天赋只是起点。他们相信人的才能需要后天的培养,会把困难视为挑战,并从中学习成长。




作者同时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


想象有一天,你在一门很重要的课上得了一个C,于是你特别失望。你走出教室,发现自己的车贴了一张罚单。你越想越觉得自己倒霉,于是你给好朋友打了一个电话寻求安慰。可是朋友听了却淡淡地回应了几句,再无其他。


定性型的人觉得,“我是一个loser”,“我是个白痴”,“努力根本没有用”,“我的人生好失败”。


其实,那些东西只是一个成绩,一张罚单和一通电话。


反之,成长型的人会开始思考,“这回得了C,应该想想哪些是我薄弱的环节”,“先把罚单付了吧,下次这里可不能停了”,“我得再去问问那个家伙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


看见了吗?


好像从来没有人跟我们说过,没有考上好的学校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小,学校就教我们怎么去“赢”,然而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怎么去“输”。以至于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那些挫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学校里顶呱呱的学生,出了校园却慢慢落后于人。





有人要问,该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就是去做。


尽量多地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去认清失败,去面对失败,去拥抱失败。有很多人生问题,靠想是想不明白的。应该丢给自己去实践,去寻找答案,去做好准备。走出学校不再有标准答案,人生也充满阴晴圆缺。

现在回过头来,我很感激自己前20几年碰到过的所有挫折。我曾经哭泣,曾经吼叫,曾经叹息不平。可是,是它们铸成了现在的我,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变数,更多的不确定。


时间是一把刷子,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有时候天要黑到一定程度,星光才会熠熠生辉。那些可以忍辱负重前行的人,必定不会辜负当初的自己。


艾霖介绍:美国商学院毕业,穿梭于波士顿与洛杉矶,在上市公司做运营管理。爱骚动,爱做梦,爱旅行,爱生活。想在30岁前美美地看遍世界。公众号ID:梦径(mengjingDK)


有奖互动

智哥做了一份调研问卷

还望你能动一动手指填写,有机会获得——

TFboys同款索尼耳机、空气净化器、移动充电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见过太多尖子生,人到中年郁郁不得志”
白若琦:我是怎么考上清华的
2022年2021年全国取消三本了吗 为什么要取消三本
大一新生: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注意这4点成功换专业
复读,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大学生活尽快整心态适应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