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子珍救命恩人李治,建国后带枪找主席要3千万,主席:给你3个亿

1950年冬,北京正值严寒,鹅毛般的雪片不断从空中飘落,街道早已被雪覆盖。

但这丝毫不影响伟人们的工作。

只见毛主席正坐在位于中南海的办公室里和周总理一起处理公务。

可就在二人聊得火热时,警卫员却突然敲门,迈着快步走进来,在主席面前站定,有些迟疑地说道:

“报告主席,李治少将想见您,但他却拒不交枪!”

“奥!那个家伙啊!让他进来吧,就算这小子带把大刀也可以进!”

听闻这个名字,主席思考几秒后,笑着说道。

随后,李治果真破例带枪进入主席办公室。

对主席和总理敬礼之后,他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原来,李治想申请一笔3000万的经费,用于其管理的军事学院卫生部购买医疗设备。

毛主席得知,大手一挥:

“给你加个零,3亿!给我好好发展卫生工作!正好你来了,顺便给我们汇报汇报工作。”

话音刚落,李治激动地一连向主席鞠了好几个躬,赶忙坐下来向二位领导汇报工作。

聊着聊着,三人便回忆起了之前的事......

“当时过草地的时候,要是没有你这个华佗,我就活不到现在喽!”

周总理笑着对李治说。

“是啊!还有贺子珍同志!”

毛主席也随声附和。

三人口中的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军中神医 华佗再世

周总理口中的事发生在1935年2月红军抢渡金沙江之后。

彼时,部队到达了四川省毛儿盖。

由于长期行军,再加上当时严重缺少食物和干净饮用水,许多同志们都病倒了。

这其中就包括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兼政委的周恩来。

周恩来

周恩来作为部队的总司令,每天需要批改很多文件,手头工作非常繁忙。

经历长期劳累后,他一连高烧了好几天,不管是用冰毛巾敷还是用被子捂汗都无济于事。

后面甚至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满嘴说着胡话的症状,这可吓坏了周围所有人。

奈何,军中很多医生都没见过这种病,只能把它当作重感冒来治,结果反而越治越严重。

就在大家为此抠破脑袋之时,一名医生突然站起来说:

“我们这样瞎治也不是个办法,要不让李主任来看看,他可是正儿八经医科大学毕业的呢!”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连忙找到正在给伤员包扎伤口的李治。

听闻总理得了怪病,他马上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了一旁的护士,起身去给总理看病。

凭借自身丰富的医学知识,他判断这个病应该是肝脓肿

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想法,李治还对总理的粪便进行了化验。

果然,他在里面发现了引起肝病的阿米巴菌。

而后,他又对总理进行穿刺检查,从身体里抽出巧克力颜色的脓液。

双重结果表明病因的确找准,只是这下可让李治犯了难。

李治

该病必须做手术,可就算在城市里的大医院治疗也有一定难度,更别说战时的医疗条件了。

为此,李治立即召集军中几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在讨论的过程中,他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治疗方法——穿刺引脓

这是一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的方法,需要用针刺穿横结肠,让脓液能够流进去,继而排除体外。

情理之中,几位参与会诊的医生都否定了这个治疗方法。

众人一致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

况且,那个时候军队中一没麻药、二没手术室,做手术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着几位医生犹豫的神情,李治拍了拍桌子说: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如果出了事,我李治一个人扛着!”

其他医生本来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再加上李治信誓旦旦的保证,便都纷纷举手同意了。

就这样,穿刺引脓的治疗方法紧急定了下来。

为先稳住总理的病情,李治让战士们去雪山上面取些冰块回来,敷在总理的肝脏部位。

好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冰敷,周总理慢慢恢复了意识。

周总理

李治见状,马上准备治疗。

在手术室里,他拿出一根十几厘米长的空心针,小心翼翼地刺向总理肝脏部位。

因缺少麻药,周总理只能靠意志强忍着,有好几次都晕厥了过去。

随着长针一点点进入总理的身体,李治额头不禁冒出了豆子大的汗珠,全程憋着一口气,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治疗终于完成。

可李治却一刻也不敢放松,他赶忙亲自上山找解毒的草药。

在荒山野岭,其待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搜集回来一些草药,并吩咐手下的护士熬成药汤给总理服用。

就这样,在李治的细心照料下,周总理的病情逐渐好转,最后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李治(右)

毫不夸张地说,他这一次不仅挽救了周总理个人性命,甚至改变了整个红军的命运。

除了在关键时刻把周总理从死神手里夺回,李治还医治过贺子珍。

同样也是在1935年。

那年夏天,红军部队到达贵州兴义,而贺子珍也在这支部队里。

当时,部队到达后已经临近黄昏。

就在大家准备原地休整之时,一架国民党的飞机突然俯冲下来向队伍投了一颗炸弹。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第二颗炸弹又很快袭来。

最终,贺子珍为救同行的伤员,躲闪不及,被炸弹的冲击波冲倒在地。

直到轰炸彻底结束,大家才敢冲向贺子珍。

只见她早已浑身是血,晕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得知这一事件,李治赶忙带着几个护士拎着医药箱上前查看情况。

他摸了摸发现贺子珍的脉搏还在跳动,于是便把她抬进屋子检查伤情。

贺子珍

几人进屋后,为检查伤情,他们剪开了贺子珍的衣服,发现她全身嵌满了石子和弹片,密密麻麻的伤口有几十处。

旁边的小护士见到这一幕直接被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而一旁的李治,则保持着医生应有的冷静,拿起医用镊,小心翼翼地取出伤口里的石子和弹片。

但他心里明白,这种伤口最容易感染。

更何况,伤口感染在当时的条件下基本就是绝症。

因此,李治每处理好一处伤口就吩咐护士擦抹碘酒消毒。

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李治仍担心伤口感染。

他每天都会定期给贺子珍亲自换药,直到其身上的伤口全部长好。

后来毛主席听闻这件事后,亲自来感谢李治,他拉着李治的手说:

“李治同志,多亏了你啊!你真是我们红军队伍的保护神啊!”

毛主席

如果说挽救周总理体现出李治高超的医术,那么治愈贺子珍则体现出他细致入微的一面。

这样一位胆大心细、医术高超的军医,可是当时队伍里有名的活“华佗”。

事实上,除了周恩来和贺子珍,李治还治疗过林彪以及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神医,也有被病魔击倒过的经历。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就在大家都激动不已的时候,李治却因为长久的营养不良而病倒了。

原来在长征途中,李治为使伤员更好恢复,主动把自己的口粮让给他们,自己却找一些野草、烂果子充饥。

长此以往,他的身体早已虚弱不堪。

但是李治深知自己任务重大,因此他一直在靠毅力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

一直到胜利会师后,他才彻底松下这口气,最终不幸病倒了。

毛泽东听闻李治病倒的消息后,马上下令派最好的医生医治他,并且还亲自写了一张纸条让贺子珍带给李治。

上面写了五个大字:

李治不能死!

毛主席亲手写的祝福让李治十分感动。

带着主席这份用心,他很快就痊愈了。

毛主席和贺子珍

李治病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毛主席的这张纸条放到相框里面裱了起来。

他还常常向同事们“炫耀”:

“看见没有,毛主席亲笔写的!”

可是连李治自己都没想到,这张被当做收藏品的纸条在之后的日子里竟然救了他一命。

谈完这段经历,三人都喜笑颜开。

这时,毛主席突然来了一句:

“向李治这样的,要是放在国民党队伍里早就当大官喽!”

这句话说完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哈哈大笑,李治却不好意思地底下了头说:

“主席啊,您就别提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切还得从李治的身世说起。

书香门第 学医成材

李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的一个木商家庭,原名李圣治。

其家里不仅条件优越,父亲还是前清秀才,在当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所以父母理所应当地把李治送入了私塾读书。

不知是天资聪颖还是刻苦努力,李治不管学什么知识都总是比别人快。

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别人背一篇课文需要一个钟头,李治20分钟就能倒背如流,先生也称他是百年一遇的奇才。

后来李治考入县城的中学,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自然科学,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虽然之前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他学起来却十分迅速。

每次老师让思考问题,他总是能快别人一步想出答案,对于新的、抽象的概念也能很快理解并吸收。

在中学读书这段时间里,李治的家乡闹过一阵霍乱。

由于当时村子里卫生条件差,霍乱传播得非常快,许多同村的人都病死了,其中也包括李治童年的几个好伙伴。

朋友的突然离世让李治悲痛的同时又震撼不已。

他不明白为什么霍乱可以让好好的一个人在几个钟头之内就没了,而所有人还只能听天由命。

就是从这一刻起,李治决心要学医,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因霍乱死的人

抱着这种想法,李治考上了上海南洋医科大学。

这所大学是由德国教会帮忙创建的。

因此,在学习期间,李治接触了很多德国先进的医学理论和技术。

给周总理做的穿刺引脓就是他在大学期间从外籍教授那里学来的。

面对良好的教学资源,李治并没有浪费它们。

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经常是第一个到图书馆,最后一个走,有名的医学书籍早已被其翻起了卷。

他在学校的考核成绩也年年都是优。

李治及其家人

1929年,李治从大学毕业。

此时的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治病救人。

于是他在老家南昌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为百姓们消除病痛。

许多疑难杂症在李治手里迎刃而解,老百姓对此十分感激。

与此同时,李治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他的诊所很快就声名远扬。

就当李治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实现他的理想时,命运的转折却已经悄然到来。

阴差阳错,报效祖国

1927年的南昌起义为南昌这座城市烙上红色的印记,让这里成为了红军主要的活动地。

但这也让国民党反动派对这里的一举一动异常警觉,蒋介石更是频繁派遣部队来南昌围剿此地的红军。

交战必定要有伤亡,伤亡就需要医生来医治。

一时间内,国民党队伍里极缺军医。

战地医院

他们自然也就盯上了城里赫赫有名的李治。

一天深夜,李治在诊所里面休息,外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紧促的敲门声:

“咚咚咚!咚咚咚!”

李治被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惊醒了。

当时他只以为是有人遇到急病,便马上穿好衣服去开门。

万万没想到,开门后没有发现什么病人,而是两名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其中一人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到:

“我们是国民革命军第18师的,久闻先生的医术精湛,现在想请先生去部队上工作,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啊?”。

话音刚落这人便把两袋子银元甩到桌子上。

李治看着这两袋银元,挠了挠头,为难地说到:

“长官,我是一介书生,只会治病救人,对军队上的事情并不感兴趣。”

“你不要不识好歹,你这是为党国效力!”

说着一名军官把配枪拍到了桌子上。

李治见状也只能服从,乖乖地跟着那俩人回去了。

就这样,他在国民党18师6团当上了一名上尉军医。

李治(左)

在国民党部队的这段时间内,李治见识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

士兵几乎人人赌博,哪怕是养伤的时候也要晚玩上两手;

军官们仗着手里的权利克扣军饷、中饱私囊。

这样的军队让本就不想参军的李治更加厌恶,但却又无可奈何。

1930年12月,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伏击并全歼了李治所在的18师,活捉了师长张辉瓒,李治也被俘虏。

如此一来,李治被红军带回了根据地。

在根据地,李治看到了与国统区不一样的风景。

这里一片祥和,红军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红军队伍里也没有国民党的官僚作风和乌烟瘴气,上级和下级可以平等地对话。

这让李治非常惊讶,他觉得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

只可惜自己入错了营,还被人家俘虏了。

就在李治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时,红军医院的领导主动找到李治,握住他的手说:

“你好李大夫!我们知道你是国民党队伍的军医,我们...”

“长官!我在老家开诊所,是他们逼我参军的!”

李治连忙打断红军领导的话。

“我晓得,我晓得!我们红军呀,不计前嫌,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给我们当个军医我们会非常欢迎;如果你想回老家接着开诊所,我们也不阻拦,你看?”

领导笑着说。

李治彻底被这番话感动了,红军无论是在言语还是行动上都秒杀了国军,这样的军队让李治很难拒绝。

“长官!我同意加入贵军!”

就这样,李治正式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一开始,李治还在为自己之前的经历而担忧,怕大家不接受他。

可是无论是红军战士还是领导,对待李治都十分热情,就像亲兄弟一样,对他参加过国民党的事情绝口不提。

这让他消除了内心的疑虑,发自心底地爱上了这支队伍。

红军战士(剧照)

李治凭借着他那精湛的医疗技术,救助过许多红军战士,很多之前治不好的病在李治手里也是小菜一碟。

他不仅治病救人,还在队伍里开展医疗培训班,为部队培养医生和护士。

非但这样,李治着手建立军队的医疗章程和体系,为军队医疗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4月,李治升为了医务主任,同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了党后的李治更有干劲了。

他总是能在药品和设备奇缺的情况下带领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

因为药品非常稀缺,李治就带着几个人去深山里、河边、悬崖边采集草药,回来一副副地亲自试药,然后配比组合熬成汤给伤员服用。

没有手术室,李治就在简陋的木屋里、树下、甚至河边给伤员开刀做手术。

他不仅展现出了一名医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身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优良的品质,李治很快就当上了红军第一医院的院长。

只是身居高职的他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更加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之中。

即便成为了院长,李治依旧像以前那样亲自为伤员诊断、开刀、包扎、换药……

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医生要有责任感,要时时刻刻对自己的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李治还治愈过许多领导和战士;

并且先后担任央军委卫生部卫生学校校长、卫生部保健科科长、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中国成立之后,李治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担任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

担任卫生部部长这段日子里,李治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建设医疗事业之上,他非常关心卫生事业的发展。

毛主席

即便是年过半百,也经常去基层调研、走访。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强调医生的医德和责任感,时不时就坐到病人床前询问病情和治疗感受。

要是发现哪个医生治疗过程中失误了或者没有按照章程操作,都会严肃地批评他们。

有一次他还因为卫生部缺少经费而焦急万分,亲自跑到中南海去找毛主席“要钱”,这就出现了开头讲到的一幕。

聊到这里,毛主席起身对李治说:

“李治啊,我看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就聊到这里,你回去要好好的给我建设卫生事业!听见没有!”

“是!绝对不让人民失望!”李治敬了一个板正的军礼。

后记

1955年,李治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之后的动荡时期,李治因为那张主席亲手写的纸条活了下来。

1989年2月,他因脑血栓医治无效逝于北京,享年90岁。

作为一名家境优越的高材生,李治被红军高尚的品格所触动,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

他一生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杀敌,却挽救了多位我党重要人物,为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治依然心系祖国、发光发热,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活“华佗”!

参考文献

[1]晓尤.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J].文史博览,2017(03):32.

[1]刘继兴.少将级军医李治的红色传奇[J].新长征(党建版),2016(06):50.

[1]冯彩章 ,李葆定.毛泽东与李治[J].党史文苑,2002(03):14-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0年李治带枪见主席,张口就要3000万,总理为何说他上当了?
他是开国少将,带枪进中南海被拦,毛主席:他带刀子进来都可以
1950年,李治带枪进京问毛主席要钱,周恩来大笑:你被刘伯承骗了
1950年李治带枪进京,向毛主席要钱,周总理大笑:你被刘伯承骗了
他曾救过贺子珍一命,建国后被批判,凭借一张纸条躲过一劫
李治夜闯中南海讨要经费,周总理听闻后哈哈大笑:你被刘伯承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