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以自圆其说的一些现代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是近现代流行的一种哲学学说。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世界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经过变化才产生了意识和精神。这是一种前后关系,存在时间上方面的次序。那就是说,物质变化会诞生意识,否则,意识从哪里来的?

问题是物质之间的组合变化会产生意识吗?

物质经过物理变化,化学反应确实会发生变化,但也只能是形状,颜色,内外部结构等的变化。期间也会产生热能,电能等的现象。

可严格意义上来说,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并没有创造出什么物质,只是组合出新物品而已。这些所谓新物品,还是由分子,原子等组合而成的。就好比,你把大树伐了,打造成家具,木头的属性并没变,还是木头,而你不能说你创造了木头。再比如说,金刚石和煤只是原子结构排列不同,其实都是炭元素,你利用技术把煤变成金刚石,但你不能说你创造了炭元素。

归根结底,物质之间的变化本质上不是创造,只是一种物理,化学方面的转换。分子,原子,粒子,电子都是物质,再怎么变化组合还是物质,物质只能演变成物质和物质只能制造出其他物质现象。

请注意,这很关键!

因为,这证明所谓物质创造出意识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意识和精神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物质能量,不是由原子,分子组合成的,也不是热能,电能,磁能。意识是不可见的,没有形状,没有颜色,只能意会言传,不能拿出来给人看。

从现代的科学技术范畴来说,也证明这一点,科学家创造不出来非物质的或非物质能量的东西,否则,人真就可以造人了,即便是克隆技术,基因技术也不行,那还是物质层面的技术运用,而不是创造出意识。你可以制造出一个人体,甚至羊肉,人脑,可那还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你不可能给创造出来的人体,羊肉植入意识,思想和精神。如果科学家可以创造出意识和精神,那把它放在特定的容器中,以便适时而用不是更好。要那样,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把他的意识拿出来封存,再把他坏掉的器官治疗好,或者换一具健康的身体,再植入他的意识岂不就又活过来了?但事实是,这是不可能的事。

物质层面创造不出来意识,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及能量之间的转换,转换可以千变万化,但改变不了还是物质或物质运动现象这一根本特性。

既然如此,对于唯物主义秉持的物质第一性,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一论断,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既然物质创造不出来意识,意识压根就不存在,那整个宇宙再怎么发展变化,也只能是物质的和物质能量运动,再不可能有其他事物。可事实是,我们属于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有意识,意识又是存在的,这根本说不通啊。

所以,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是不能成立的。意识不是物质创造的,物质当然也就不是老大了,物质不具备上帝的功能属性。否则,物质就是上帝,就是神了。

为了批驳一些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假设,物质能创造出意识,那请问,物质是不是创造出了一种从来不存在的事物?如果说意识先物质之前就存在,那就不能说是物质创造出意识,如果物质创造出一种从来不曾存在的事物,而这种事物又非原子,分子,电子,热能,电能等能量组成的,那这种事物怎么产生的?这不同于制造飞机,手机,那是物质之间的演变,而其本质没变,而本质是一直都在的,分子,原子一直都在。

而创造出意识,是本质上的变化,就是说物质创造出另一种本质?而这种本质以前还不存在,这显然是荒唐的,你可以制造现象,但不可能制造本质。如果可以制造本质,那恰恰证明,可以无中生有,而无中生有是违背唯物主义学说的,这是自相矛盾的。

可如果你承认意识一直存在,那就不能说物质第一性,也不能说物质创造了意识。况且,如果意识一直存在,他是存在在哪里?分子里?还是原子里?还是在热能,电能等能量里?

综上所述,物质第一性是站不住脚的,探讨到这里,我们再反过来假设意识是先存在的,意识具备第一性,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看看行不行?

其实,这就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同样,唯心主义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是在此,不是我们主要讨论的重点,我们不再赘述。

那我们再假设物质和意识同时存在,其实,这也说不通,如果意识一直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又存在在哪里?那些没有人的星球,比如月球上面应该有意识啊?可这显然是荒唐的,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人和动物是有意识的,宇宙没形成之前,或者地球没生出动物时,意识在哪里?

动物身体肯定是物质的,物质又创造不出来意识,而动物又存在意识,这意识又是从哪来的?这更是巨大的难题。我们也只能暂且放下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明确的知道,唯物主义学说是经不起推敲的,而唯心主义同样经不起推敲。这都是各执一端的观点,是偏颇的,而物质和意识同时存在的观点看似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说要高级,其实,也是荒唐的。

现代的科学研究,似乎已经触摸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边界,提出时间和空间是一种假象的观点。也有人提出“弦理论”,这都是对唯物和唯心观念的一种突破或者否定,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研究。

单纯的探讨物质,意识先后存在,同时存在都是在时间上做文章,物质又是空间构成的要素,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在时间和空间上转圈圈,论高下。以后我会逐一批驳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和物质同在的观点,在此只是简单摄入。因为,作为人类的我们,受限于时空,不能超越时空思维,必然构陷于井底之蛙的眼界。要想得出正确的观点,势必要跳出意识和物质,时间与空间的羁绊。

可怎么跳出呢?毕竟我们是由物质和意识组成的。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有。

古语说,心物一元,心即是物,物即是心,此中的心我们勉强称之为意识吧(不仅仅是意识,在此只能这样说)。这种古老的学说,似乎离真理更近,更贴切,可近现代西方的话语权太重了,我们秉持的唯物主义,西方秉持的唯心主义已经淹没了这一卓越见地的伟大观点。

今天,我在此提出,无关zong教,只重真理。即便引用那些古老经典的话语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大家不要误解,我在替宗教背书。

禅zong说,不执一切(物质,精神意识),连不执的念头也不执,就是要跳出时空形成的固有羁绊,思想意识的羁绊,才能真正看明白真相。否则,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思维,怎么探讨,都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此,要深切而清晰的研究和明了禅的见地,得因人而异,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总有人穷其一生,问道终南,体悟释迦,砥砺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属于辩正唯物主义的观点?公务员常识部分: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和感觉相类似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是( )A庸俗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正唯物主义的观点
一分为三对唯物唯心主义的认识,产生第三大思想体系“物心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是对立或相反的
灵魂一旦被禁锢,肉体也只是一个空壳!突然就想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
佛教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