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前段时间,茶友“三根葱”给懂茶帝发来一款熟普(见下图),问道:“这款熟普可以搓成泥,而且喝了喉咙不大舒服,直觉这茶不大好,还可以喝吗?”
关于普洱茶一搓成泥的问题,此前我们也陆续讨论过,亲们可以来温故知新一下哦!(相关阅读:《熟普的这些发酵知识,你要是全知道就牛了!》《生普一捏成泥是咋回事?》)
但是喉咙不舒服,会是什么原因呢?为此,小懂专门请教了西双版纳制作、研究普洱16年的资深人士邓爱军。先来听听邓爱军老师的分析吧!
邓爱军老师分析说,这款茶是七级料的样子,呆滞、挂喉都是茶质不好的表现,挂喉的原因一个可能是年份不到,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仓储不好,湿仓的原因。
这款熟普从长梗和干巴的叶底来看,是属于雨水茶的,茶质不算好。如果茶质够优秀,发酵的工艺没有瑕疵,那么熟茶的叶底会具有一定的光泽度的。好的熟茶叶底也会比较柔软、有韧性的。
从茶友发的图片来看,这款熟茶陈放有几年了,我判断是仓储不当或者发酵失败的原因。如果叶底成泥,那就是发酵失败的原因占多数了。
只有发酵严谨的熟茶,叶底才会呈韧性状态。一款上好的熟茶,叶底必须具有一定的柔韧度。泥状和碳化都是发酵不够严谨导致的。在低温状态下发酵,给水是关键,需要多次给水。
小懂了解到,普洱茶如果陈化得好,能达到润化的境界。但茶汤太过苦涩或太利,就会使喉咙难受,产生干燥、下咽不顺畅等不舒适的感觉。这就是一些茶友所反映的“挂喉”之感。而产生“挂喉”之感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茶叶毛料的品质较低;
2、没有得到良好的贮藏(例如湿仓);
3、冲泡方式和步骤有误或者细节把握不好;
4、制作流程出现失误。
第4条通常只可能在熟茶中出现,具体说来,就是邓爱军老师所说的“发酵失败”或“发酵不严谨”所致。其余三条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都可能会有。一般多年的老茶是喝不出“挂喉”之感来的,所以茶汤的苦涩与“挂喉”不是一码事。
有些陈年普洱在贮藏过程中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也会出现燥感。因此,必须装在一个较大的容器里面敞一段时间的杂气、燥气(即“醒茶”),这样燥感和其它味道就会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