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App开发困境:两极分化,路在何方? | 雷锋网

香港App开发困境:两极分化,路在何方?

【编者按】本文由@akirastar所撰写。

2000年互联网泡沫过后,香港互联网产业发展令人堪忧。现如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然而提及香港,多数时候人们会想到两句话:“IT行业已死,App基本外包”。

实际上,“外包”只是香港移动应用开发产业链的一端,其代表是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催生出的专门提供App定制服务的大公司;而另一端,则是在市场、创意与技术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中小型开发团队及个人开发者。而这正是当下香港移动应用开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四大App外包公司,App只是新媒体营销的载体”

MTEL、Green Tomato、Cherrypicks、Nuthon,这四家是被称为“Top 4”的香港移动应用“外包”开发公司。他们为大企业提供移动应用定制开发服务,客户要什么,他们做什么。其所制作的应用大多属于内容提供(如公司制度、业界资讯、信息定制等)、生活工具及少数小游戏应用。

以“Top 4”为代表的大型App开发公司有强大的数据库与技术引擎,开发应用并非难事。对他们而言,移动应用就是他们的商品,只管按需开发,不管上线运营,订单完成,交货,再接下一个项目。在这里,流水线生产的移动应用只是大企业出于宣传目的新媒体营销载体,因此显得千篇一律,缺乏创意。

并且,大企业在接过制作完成的App后,大多对运营、维护显得不那么重视,用户体验后劲不足,降低了App的生命周期。

长此以往,并不利于香港移动应用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龙头开发公司坐拥高新技术与设计团队,高质量高速度产出的移动应用垄断本港市场的半壁江山,把中小心开发团队与个人开发者逼至角落,原本就不平衡的移动应用市场变得更为失衡;

其次,没有创新作为原动力,批量生成只会是“Made in Hong Kong”而不是“Created in Hong Kong”,香港App开发或彻底沦为外包市场,想再谈创造已无力回天;最后,前有欧美,后有中日韩,充斥着大量海外优质应用的香港市场已然硝烟弥漫,本港App再不杀出重围,只怕彻底失去翻身机会。

“中小团队与个人开发者,有勇无谋,举步维艰”

香港的中小型开发团队与个人开发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刚离开学校的程序员,一类是有一定经验的创业者。

对于前者来说,他们很有自信与梦想,开发应用出于个人兴趣,看重把创意转化为现实;对于后者而言,他们想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分一杯羹,因此看重App市场反馈,他们会制作很多应用投入市场,如果其中有一个市场表现不错,他们会专攻其一,如果市场表现都不如意,他们会继续制作更多的App继续投入市场,直至那个Mr.Right出现为止。

上述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投入市场的移动应用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这使得用户对港产App的信心产生动摇。创意再好,点子再新,没有考虑用户体验而开发出来的应用,带着界面不美观、互动性欠缺,甚至使用不流畅的种种残缺,又如何能在一波又一波袭来的移动应用浪潮中不被拍死在沙滩上呢?

另外,这些中小型团队把App投入市场后实行放养,忽视推广、管理与运营,也加剧了其市场生存空间的恶化。在龙头公司的与海外应用的围剿下,中小团队虽然怀揣梦想不断挣扎,然而能获得投资或者盈利的终是沧海一粟。

“外包制作Vs.自主创新,如何良性发展”

香港移动应用市场充斥着技术领先,制作精美的外包应用,以及不缺乏创意,但缺乏好的设计与包装的本土应用,还有不断从国外涌入的大量优质应用以及纷纷入港设点的海外开发团队,本港竞争十分激烈。

虽然香港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数码港培育计划”,各类培训工作坊,其他各方天使基金也多多少少对香港投来一定关注,然而现在糟糕的市场境况未得到有力改善,收效甚微。

如何缓解两极分化的市场矛盾,如何推开本港移动应用开发良性发展的大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香港本地开发者们需要正视与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手机APP的开发流程发布移动应用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包括
创业干货分享:初创公司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库(集合) | 36氪
程序员的简单成长路
2010中国移动开发者调查与成果分享
创业者必备的产品开发知识
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要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而不是选择外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