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击劲论中的意气劲论


技击劲论中的意气劲论

欲知太极拳的劲,须首先弄清意与气。太极拳的意与气在人体内是无声无息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一般说来,意即是心。然而仔细分析,心与意之间尚有区别,这就是心为意之主,意为心之副,心意密切相关。无论是行功练拳或推手,心动则意起,意起则气随。总之,心意气是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若练拳时不能平心静气,心意则散,意散气则浮。反之,心静则意坚,意坚则气沉。



气在人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体内的气不只是元气,而是四气的总称。首先是元气,没有元气,其他三气就无所依存;二是两肾所生的真气(即先天元气);三是含有物质性并带有磁感的外气;四是人食五谷经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即为后天之气。此四气总称为内气,也就是练习太极拳所指的“丹田之气”。


人们都知道,血是人体中最为宝贵的,然而血与气相比,气则更为宝贵。因为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主,血为副;气为阳,血为阴;气为卫,血为营。人的生命全在营卫。若有营无卫,就像一个国家只有内部的经济建设,而国境上没有武装军队的保卫,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侮。对身体来说,就易受外邪的入侵而染病。若有卫无营,就无法滋养身体。故卫为重,营为轻,血不足尚可暂存,气不足则立危。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人体就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生机旺盛。



古代道家对丹田之气十分珍视,称“丹田”为炼制仙丹的丹炉,可见练习太极拳养丹田之气极为重要。

 

练习太极拳以意行气,以气催形,形气结合与练气功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方法上有区别而已。气功是静中求动,练拳时行功、走架是动中求静,通过以意导气训练形体与技击,比专练静中求动的静气功更为高级,所以说练习太极拳可称为高级活气功。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站桩,还是练习太极拳,在行功练气中都要顺其自然,合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气血分布周身,均匀连绵,做到练功后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周身轻爽舒适,绝无急促劳顿之感。久而久之,必能充实血脉,协同外气,促进人体发育、气血经络畅通和精气津血之间的相互生化,润泽脏腑和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侵入,确保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力的旺盛,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采气练拳定要符合意气之理。若有理无法,则气不能豁然贯通周身;若有法无理,等于舍本逐末。所以初学者不可急躁,即使练习中遇到种种困难,也必须耐下心来,平心静气,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在开始就应树立培养中气及浩然之气,不采横气之信念,练拳才能逐渐走入正道,拳技才会由低向高。


所谓中气,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气源于阴阳二气、先天元气及万物所化生的后天元气。气离不开意,意即离不开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练拳时若心意有偏向,气则有偏。所以气只有在意念平和适中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不偏不倚,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中气。中气乃不偏不倚,不刚不柔,阴阳相当之正气。至于浩然之气,一般常人更难把握,其柔似棉花,硬似坚刚,无坚不摧,四气皆由五官百骸之中鼓荡于皮,此气坚刚,属于元气,与中气有区别,若得之,非下大功夫不可。至于横气,乃血脉之中流通之气。此气也是练拳者由初级迈向高级阶段的必经之路。与人交手,全凭年轻,力气勇猛,不讲情理,凌压于彼,多以力气偶尔侥幸取胜,这样只能屈服彼身,而不能屈服彼心。若与行家搭手,使已突然感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浑身无力,犹如在圆石上站立不稳,随时有欲跌倒之势,故曰,练拳应先循规蹈矩,沿其顺逆,自然运行,久则四肢百骸自然灵应,意到气随。拳论云:“以意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才能便利从心。”总之,以意导气,必须经过长期的意念及形体训练,把气变成有序化的、听从指挥的、具体的活气功动作,在技击应用时,才能达列周身灵敏,心想意起,气催形达的快速整体反应。了解太极拳的意与气,是进一步理解太极拳的劲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如何练“意念”
太极内功的特点及功理
太极拳怎样炼气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怎样练气
【精典问答】太极拳五百问(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