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把“命”当作失败时的借口


群里的各位师友上午好,我也谈谈对经典学习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阳明先生曾提醒弟子们:“经有何过,岂碍汝念”。意思是说,实践的同时,不要忘记随时回归经典,因为经典所记载的就是人世间的真理。

特别是我们自己的良知,尚未莹彻以前,通过阅读经典,比如《传习录》,与圣贤的伟大灵魂直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良知大道非由经典,但是良知大道亦不离经典。自悟是自行体认的必需,但是经典亦不可或缺。

经典之用,首在培养 “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的儒家价值观,塑造理想主义的儒家情怀。

许多初学者都有这个问题,儒家经典略知一二,孔孟思想不了解,四书都没有仔细看过,就想走捷径,直接学习“心学”致良知,到头来不是一头雾水,就是举步维艰,因为他的初衷居然是通过致良知来升官发财,成为“成功”人士,所以说,这一段工夫着实省不得;经典学习的第二个作用在于启发疑问,佛学讲“疑情”,经典中无论是阐述的方法还是境界,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对疑问的每一次突破,必然带来一次进步,其实就是一次小的开悟;第三个作用在于验证己得,佛家“信解行证”的四个修习步骤,我们也不妨拿来一用。印证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不仅可以确保不发生方向性错误,还可以提振信心;最后是磨砺心性。古时圣贤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时刻要庆幸,有缘接触到它,正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

如果我们不顾经典,纯由自悟,往往流于狂妄而无知,其实精彩之处,古人早已悟到,只是我们不知,反而觉得自己独得天下。

经典是一面镜子,不可或缺。读书,讲习,探讨交流,就是一个给自己“加持”的过程。在还没有修炼到动力源源不断的情况下,书本上一句激励的话,朋友圈一个共同的修行感悟,都是对自己莫大的帮助。

参修儒家心学,筑基工程是免不了的,钱穆先生曾列举了中国人必读的九本书,他们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这九本书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精华,我花了六年才逐一读完。正所谓功不唐捐,在经典学习方面,从来不会有白花的力气,并且,钱先生把传习录放在最后,我想也不仅仅是因为年代排序的原因。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句话其实是让我们反过来念,改写命运从读书开始,今天你读了什么书,决定了十年后你的命运。

不要把“命”当作失败时的借口,而要把“运”作为成功时的谦辞。


 

此为潘鹰专栏的第18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 | 季谦先生:儒家心学与致良知教,人人皆须一学!
颜回坐忘与儒家静坐
【于天罡 心岂能是道的源泉】
王阳明和“心学” (作者:云居堂)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
《王阳明家书》中的6句经典,就是一堂心学课
《传习录》:龙场悟道后的叮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