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园林树木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一、涝害

在雨季,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排水不良,遇大雨极易积水成灾,对树木生长极为不利。树木被淹后早期出现黄叶、落叶、落果、裂果,有的发生二次枝、二次花,细根因窒息而死亡,并逐渐涉及大根,出现朽根现象。水淹时间过长,则皮层易脱落,木质变色,树冠出现枯枝或叶片失绿等现象,严重时树势下降,甚至全株枯死。

1、防治措施

在规划设计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低的地方挖湖或建水池,或者填平,耙平,或者作微地形。如果不能应用土方工程解决,应该选用抗涝性强和耐水湿的树种、品种和砧木。一般来说,常绿树不如落叶树抗涝,所以,在低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段适当少种常绿树。

在低洼易积水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栽植树木前必须修好排水设施,同时注意选择排水的沙性土壤,树穴下面有不透水层时,栽植前一定要打破。

2、涝害发生后的养护管理

1)排水  及时、及早地排除积水,同时应疏通水道,人工清扫排水,扶正冲倒树木,设立支柱防止摇动,铲除根际周围的压沙淤泥,对于裸露根系要培土,及早使树木恢复原状,将涝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翻土晾晒  翻土晾晒,以利土壤中的水分很快散发,加强通气促进新根生长,同时施用有机肥,为来年生长打好基础。

3)遮阴  因积水危害严重的树木,特别是新栽的树木,有条件采取遮阴处理措施的小乔木和灌木,应当立即进行遮阴处理,目的是在树木根系受积水危害的情况下,减少地上部分水分蒸腾作用,防止树木地上部分因缺水枝叶黄化枯萎,使之安全地度过积水危害期。

4)修剪  树木受涝后大量须根受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会发生根系供水不足的现象,这时对其地上部分可以根据受害程度和树木本身生长状况进行修剪,可用短剪或疏剪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少地上部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以维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代谢的平衡。对抗涝能力弱的树种,可以进行重回缩;对发生的干枯枝,可以随时剔除。并保护好剪口和锯口,促进根系的恢复,以尽快促进树木的复壮生长。

5)药剂防治。加强树体保护,按时喷药,防治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对病疤伤口要刮治消毒。并做好越冬防寒工作,在入冬前进行树干涂白,保护皮层,防止冻裂;幼树可采用埋土防寒。

在采用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受过水淹的树木进行综合管养,如根部培土、施肥、除草松土、早春灌足“春水“,秋冬一定要灌”冻水“,发现干旱及时浇水,还注意防止人为的损坏树木。

二、冻害

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零度以下的低温,使树木组织内部结冰所引起的伤害。

1、造成树木冻害的原因

1)树木的抗冻能力与树种有关系  不同的树种以及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其抗冻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分布在华北地区的樟子松比分布的华北地区的油松抗冻性强,而油松又比南方的马尾松抗冻。同是梅花,原产长江流域的梅品种比广东黄梅抗冻。

2)树木受冻害的直接原因就是低温  受害的程度与低温到来的时间、低温的程度以及低温持续的时间有关。当低温到来的时间又早又突然,树木本身还没经过抗寒锻炼,没采取防寒措施时,很容易发生冻害。温度降得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树木受冻也越严重。此外,冻害与降温速度和气温回升速度也有关系,降温越快,受冻越严重;气温气温回升越快,冻害也越重。

3)树木受冻害与枝条进入休眠的早晚有关系  一般处在休眠期的植株,抗寒能力强,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也越强。枝条及时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不容易受过早来临的低温的危害。有的树种进入休眠期晚,而解除休眠期又早,这类树木在北方的冬季气温低时容易发生冻害。

4)抗冻性与枝条的成熟度有关  枝条越成熟抗冻能力越强。反之枝条不够成熟,在降温之前还未停止生长进行抗寒锻炼,就容易受冻害。

5)树木种植的地势与坡向  地势与坡向不同,小气候差异就大。同一座山,山北的树比山南的树受冻害的程度大。

6)水体与树木冻害的关系  离水源近的地方,树木受冻害程度轻,水的热容量大,水在白天吸收的太阳的热量,到晚上周围空气的温度比水温低时,水体可以向外放出热量,使周围气温升高。

7)树木的种植时间以及树木的养护管理水平影响树木的抗冻性  不耐寒的树种如果在秋季种植,冬季很容易受冻害。平时对树木的水、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得到是否及时到位也影响树木的抗冻能力。

2、冻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的种植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的栽植在当地抗寒力强的与较强的树种和品种,在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设计种植边缘树种,这是防止冻害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加强养护管理水平,提高树木的抗寒性  加强养护管理,尤其是后期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树木前期的管理主要以增加树体有机物质的积累,保证树木健壮。后期控制肥、水,以免枝条贪青徒长,这时施加适量磷、钾肥,勤锄深耕,可以促使枝条及时成熟,使组织结构充实,适时停止生长并按时进行抗寒锻炼,非常有助于树木的抗寒越冬。

3)提前做好树木的防寒工作  防寒措施有多种:在树干北侧培月牙形土堆、进行树干涂白、在树干基部堆积雪、架风障、根颈培土、及时灌冻水、浇返青水等对防止冻害十分有效。

三、风害

多风地区,树木易发生风害,出现偏冠和偏心现象。偏冠会给树木整形修剪带来困难,影响树木功能作用的发挥;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影响树木正常发育。北方冬季和早春的大风,易使树木干梢干枯死亡。春季的旱风,常将新梢嫩叶吹焦,缩短花期,不利于授粉受精。夏秋季沿海地区的树木又常遭受台风危害,使枝叶折损,大枝折断,甚至是全树吹例。 

1、风害的发生原因 

通常情况下,浅根、高干、冠大、叶密的树种如刺槐、加杨等抗风力弱;髓心大,机械组织不发达,生长又很迅速而枝叶茂密的树种,风害较重。

苗木移植时,特别是大树,如果根盘起的小,则因树身大,易受风害。树木栽植过程中,如果植株行距过密,根系发育不好,再加上护理跟不上,风害会显著增强;树坑过小,树木会因根系不能舒展,重心不稳,导致风害加强。对于行道树,如果风向与街道平行,风力聚集成风口,风压增强,风害会加大。

风害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如果土质偏沙,或为石砾土等,则因土壤结构性差,土层薄,导致抗风性差。

 2、风害的防治措施

种植设计时要注意在风口、风道等易遭受风害的地方挑选抗风树种,适当密植,采用低干矮冠整形。

要根据当地特点,设置防护林和护园林,降低风速,免受损失。

在管理措施上,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风措施,如排除积水、改良栽植地点的土壤质地、培育壮根良苗、采取大穴换土、适当深植、合理修枝控制树形、定植后及时立支柱、对结果多的树要及早吊枝或顶枝落果、对幼树和名贵树种设置风障等。 

    3风害发生后的养护管理

对于遭受大风危害,折枝、伤害树冠或被刮倒的树木,要根据受害情况及时维护。首先要对风倒树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或大部分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吊枝,捆紧基部伤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

四、抽条

在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幼树因越冬性不强,受低温、干旱的影响而发生枝条脱水、干缩、干枯现象,谓之抽条,抽条是冻旱造成的,严重时整个枝条枯死,;轻者虽然能够发枝,但容易造成树形紊乱,不能很好的扩大树冠,观赏和防护功能也随之降低。

1、抽条的原因

抽条的发生与树种、品种有关,南方树种或是边缘树种,移植到北方,由于不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往往会发生抽条。抽条与枝条的成熟度和人为的养护管理有关,枝条组织生长得充实则抗性强,反之则易发生抽条。幼树在秋季因肥水过多,枝条会贪青徒长,组织不充实、成熟度低。当低温出现时,枝条受冻后表现自上而下脱水、干缩,即发生抽条。

2、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充实枝条组织  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促进枝条前期生长,防止后期徒长;促使枝条成熟,增强其抗性,也就是常说的“促前控后”,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2)加强秋冬季的养护管理,消除冻旱影响  秋季定植的不耐寒树种,尤其是幼树,为了预防冬季发生抽条,采用埋土防寒,即把苗木地上部分向北卧倒培土防寒,这样可保湿减少蒸发,又可以防止冻伤。在树干西北面培一个半月形土埂,可使南面充分接受阳光,改变微域小气候条件,提高地温。另外,在树干的周围撒马粪,也可增加土温,提早解冻。再者早春灌水,适时增加土壤温度和水分,均有利于防止和减轻抽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化苗木越冬,有哪些预防和扑救方式?
春季如何防止树木的风害
园林树木栽培学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实用技术‖如何保证园林植物安全越冬
绿化苗木移植、运输、修剪、养护技术全收录 收藏起来备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