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白芍与牡丹皮之妙用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在我国素有“国花”之称,是我国本土特有的名贵花卉,有1500年的栽培史。它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牡丹的观赏价值不言而喻,从数千年无数的咏牡丹的诗词可以看出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更有人称之为“花中之王”。

时至今日,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丝毫未减,并因此催生出了以观赏牡丹为主的赏花产业。

此外,牡丹的形象还被广泛用于传统艺术,如刺绣、绘画、印花、雕刻中。

药用价值

药用牡丹,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是常用的凉血祛瘀中药。

李时珍谓:“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

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功用

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

研究成果透露:“丹皮”还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抗癌物质。

除了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外,牡丹的还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

2006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对牡丹籽油的检测结果显示: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DHA、亚麻酸、亚油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用在医疗保健上,它又是保护人类健康的“植物脑黄金".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富含亚麻酸的牡丹籽油逐渐显露出了推广价值。2011年3月,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将牡丹籽油列为新资源食品。

研究发现,牡丹的花瓣和花粉中含有黄酮类物质,以及氨基酸、活性多糖、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由此可见,牡丹不仅有着国色天香的外表,其宝贵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更是有待挖掘,相信在未来这个“花中之王”也会在中草药领域发挥其更大的价值,同时它也将成为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重点领域。

赤芍是,一个性寒的活血药,有很好的凉血活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等证,常配伍一些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药物。赤芍的活血散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瘀血证,如治疗血热瘀滞,出现痛经,可与益母草、丹参等药物活血调经药物同用;如治疗血瘀癥瘕腹痛,可与桂枝、牡丹、茯苓粉等活血消癥药物同用。

中医认为,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就记载道:“芍药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病证。煎服用量为6~12g。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反藜芦。

赤芍药还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热毒壅盛、痈肿疮疡等证。而且赤芍专入肝经,可以清泻肝经火热,用于治疗肝火上攻,导致的目赤肿痛或目生翳障等症。

中医认为,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肝潜阳的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病症。煎服用量为6~15g。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白芍既是补血药又是调经药,对于血虚证和月经不调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治疗血虚出现面黄、月经不调,可与熟地、当归等补血药物配伍;又如对于治疗经行腹痛,可配伍止痛药延胡索同用;还如治疗阴虚血热的月经过多、崩漏,可与阿胶、地骨皮配伍。白芍味酸能收,可敛阴止汗。配伍解表、补气、清虚热等方面的药物,可以治疗表虚止汗、气虚自汗及阴虚盗汗等汗证。

芍药的止痛作用,是养血、柔肝作用的结果,治疗血虚肝郁,胁肋头痛每与当归、白术、柴胡等药物配伍;治疗血虚肝所失养出现的筋脉拘急疼痛,常与甘草配伍;治疗肝脾不和,腹痛泄泻,常与白术、防风等药物配伍。最后白芍还能治疗肝阳上亢,对于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常与地黄、牛膝、赭石等药物搭配使用。

讲完了这两个药物,最后补充一个文化小知识,芍药,古代也称为“离草”,董仲舒曾说:“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赠之。”又是一年毕业别离之季,送给正在看文章的你。

在中药当中很多药物虽然同出一物,但是要是药用部位不同那么它的药物作用也会不同,比如生姜和生姜皮。有的是同出一物,药用部位相同,但采摘季节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橘红和青皮。但是同出一物,药用部位相同,摘季节也相同,如果颜色不同,依然会有药物

赤芍、白芍与牡丹都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不过赤芍还有一个药物来源是毛茛科植物川赤芍,一般在夏、秋二季采挖。虽然两个药物在植物学上并无多大区别,但是在中药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味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姊妹花:赤芍与白芍,本是同一物,功效竟然如此不同!
知识│药师带你认草药——芍药
芍药植物图片功能与形态
“花中宰相”的养血柔肝功用——腾讯新闻
巧用“两花”来滋补!煮粥炖汤加点它,养血、养肝、清虚火!
赤芍药和白芍药,可别傻傻分不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