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IT申请经验谈:你也能进MIT

我是一个高中从台湾来美国念书的学生,平常比较多在深蓝学生论坛的海外版活动(www.student.tw)星期一收到MIT EA入取通知,成了class 2013的一员。因此在论坛发了一篇感谢朋友们陪伴我的文章,而后被never19问了这个问题:

我可以请问一下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进吗?

例如:SAT高or..奥林匹亚冠军之类的??

MIT is my dream school too!

---

我发现不管是在台湾的学生或在中国的学生都有进MIT一定要Olympiad金牌的观念,有时候更因为自己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放弃自己MIT的梦想。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单纯的喜爱科学,然后一心一意的想进MIT。因此我把给never19的回覆贴到CUUS来,希望大家不要退却进MIT的梦,相信自己,勇敢的追求。

------

哈啰never19,

我把你的留言看了又看,总觉得你跟我以前好像,疯狂想进MIT的样子。所以我打算打一篇文章,看看可不可以提供你一些帮助。

我记得我去年也像你一样一直在问人这些问题,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强,却一心一意想进MIT。

我的ACT跟SAT成绩普普,托福有到标准以上,然后修了IB的课程。跟其他申请的人比起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因为大家的成绩都是那个水准的程度。

可是,我觉得自己很喜欢科学,而且,很想进MIT。

我高一时来美国,一开始吃了很多苦,因为全年级只有我一个东方人,互动模式上有时候会受到欺负。为了让英文变的好一点,我参加足球队,增加自己跟人说英文的机会,暑假去大学修英文课,哲学课,然后到医院做志工顺练自己口说能力。

以前国中的时候,我最想加入的就是物理社,可是学校唯一的数理相关社团只有数学社,因此我便在十年级下学期开始在数学社活动。当时的数学社刚成立,数学社唯一的活动就是募款,毫无学术相关的课程。因此十年级后那个暑假我就邀一个朋友一起设计数学社的活动,课程,及募款的行程。暑假结束后被选上了社长,然后就带学生参加学校史上第一个国际36小时的数学竞赛,国内AMC,AMIE竞赛,设立数学家教的单位,然后经由募款设立了一个给数学杰出学生的奖学金。

当时,我最喜欢浏览的网站就是MIT的Admission Blog。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关于MIT建议学生参加的SummerProgram。我当时申请了MIT Minority Enrichment Program,Stanford MathematicsProgram,跟Summer ScienceProgram。其中,SSP,为期时间最长,成立时间有五十年之久,还有许多物理相关的课程,所以我就选择把我的暑假花在那个Program上。SSP对我来说是一种震撼,三十五个学生里面,大家几乎都是全校第一名,很多人都到实验室做研究,有些人是全国西洋棋手,有人拿了在十年级就拿IMO铜牌+IChO金牌+世界文学竞赛金牌,有些人是LHS(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员…..等。老实说我一直是很没有信心的人,也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很强或聪明,可是跟那些学生相处一个多月之后,突然发现大家其实都是平凡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很爱科学,很爱思考,很努力。SSP的课程很重,教授每天做的就是把大学及研究所程度的数学物理天文宇宙学以最快速度填塞进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每天晚上都围在宿舍二楼宿舍的会议厅狂解题,一边谈到自己的理想及我们梦想的大学。还没去SSP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可能只能去州立学校,因为几乎是全校同学去的地方,我从来都没有妄想过更好的学校。而在会议厅的大方桌上,大家讨论的都是Harvard,MIT, CalTech, Stanford, Princeton,Yale等等的学校。我记得自己当时很坦明的跟我那群朋友说我总觉得自己一定进不去那些学校。我还记得他们跟我摆摆手,说我真爱说笑,我一定是进那些学校的学生。当时我觉得他们对我的激励真大,觉得如果他们可以做得到并且要去实践,为什么我不可以呢?除了这个激励之外,SSP逼着我挑战自己的极限,在最后一周以整周共三小时的睡眠,写完一个预测行星轨道的程式软体,然后每个礼拜牺牲好几晚的睡眠观测刚刚被发现的supernova(我跟其他三个队友是全世界前几个观测到SN2008a的人xD)。而我把这些经验全告诉MIT跟我的interviewer(我一个SSP在Florida的朋友的MIT interviewer还刚好是SSP以前的学员xD)

Junior时我修了一堂IB Chemistry,全班只有六个人,我一个女生。因为人数实在太少了,所以我们就跟Honorclass三十几个学生倂班,然后我们在后半部分的教室自学化学。那间化学教室里面还有一个老师专用的超小房间,我们就常常围着圆桌写化学以外的作业xD,讨论科学议题之类的。我跟一个朋友就打算利用温室气体原理来改进太阳能热水器。我们写了无数封信给当地的大学教授寻找帮助,我打了几十通电话给美国各地提供温室气体的工厂找寻材料,然后每天花六小时以上的时间泡在我同学家的车库制作改良的热能板。完工后的热能板不能算完美,可是却增进了普通热能板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效能。

十二年级,我也想同其他SSP同学一样去实验室工作,因此我就email一百多个在ASU的教授,询问工作机会。后来我就去ASU的BioDesignInstitute工作,我做的是疫苗混合的实验。当时我跟我的指导员聊到他们的工作时数,发现一些很简单不需要那些拥有博士学位的学员进行的测试需要他们三小时以上的时间执行,所以我就把自己实验室productionline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替代高学位人员的的理念计划也写进MIT的申请资料里。

在申请MIT时我送了三封推荐信,一封是在SSP指导我的教授,一封英文老师,一封物理老师。来美国后,我发现跟老师有频繁且良好的互动非常重要。在SSP时,我跟教授要求做另一个课程之外的supernova观测研究。在餐桌上能问教授们多少问题就问多少问题,因为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阐述和分析永远比教科书好。然后更重要的是作业不论多困难,管他是研究所的题目还是疯狂的宇宙学计算,一定要做超乎标准的表现,解出全班没人能解出的数学题之类的(这是那个教授对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xD)。那个教授帮十一个SSP学员写推荐信到MIT,可是当你跟教授有比别人多的在研究上的交流,他帮你写的信就会跟别人不一样,更加突出。

物理老师也是同样的情况。我IBPhysics的物理老师是一个新来任职的数学教授(根本不是教物理的人xD)。当时在做第一份实验报告时,特别花多一点的时间去写,把所有实验跟公式的连结,演变过程,都分析出来,当同学写了五页的报告,我写了二十二页。老师就说那是他在大学和研究所教书以来写的最好的实验报告,他并以那份报告在IB课程训练时在其他老师面前出了风头。老实说一开始我只是想把东西写得好一点,完全没有预料到后面的影响,所以,做研究时别人做一百分努力你就做一百二十分,或许表面上看起来很傻没有回报,有时候果实常常在后头。也是自那次开始,我交出去的研究报告老师都不会去改就给我满分了(这点其实不太好)。而他帮我写的推荐信,是所有老师中写的最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我在IB EnglishHL的表现上当然没有其他同学突出,可是我常常早上特别早到学校去跟老师讨论如何改进我的文章,然后让他指导我写作的方法。可能是因为我很积极,老师特别喜欢我,在写推荐信时,他虽然没有办法写“Morgan’s writing skill is the most exceptional among all thestudents”可是他在推荐信里写了一段我怎么努力的小故事,让整封信变得非常强悍,完全把我的人格特质跟我所接受到的困境过程经由一分信传达给学校。

除此之外,我提到自己很喜欢写中文现代诗,然后自己有时候怎么把非常理性的科学以文字的方式表现。然后我也提到了摄影,在申请MIT时我把自己的一个摄影集当作supplement送到MIT去。

在做interview之前,一定要做你的interviewer的背景调查。我SSP那群朋友的MITinterviewer不是经济学家就是科学相关研究者,而我所唯一能在google上找到我interviewer的资料只有她是一个女性,然后在Phoenix ArtMuseum做过义工。当时我带了自己的resume,成绩单,然后因为她在美术馆做过义工的经验,想必她也非常喜欢艺术,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摄影集带着了。在面试过程,她不看我的resume和成绩单(这会因人而异所以带着比较好),然后就进行普通谈话。我告诉她自己的家庭背景,来美国跟一个自己十年没有相处在一起母亲相处的过程。谈到台湾和美国教育的不同,我所做过的天文观测研究,projects,SSP经验。其中,我跟她谈到了OCW(Open CourseWare),一个你可以线上观看MIT课程的系统,然后跟她提到我七年级发现这个系统就开始看MIT一些简单的课程,然后近期来要帮OCW就的中文翻译工作。然后我跟她谈到UROP,一个MITundergraduate学生可以参加的研究机会,然后我想进行的计划。UROP和OCW的话题都是我自己带上来的,所以当你主动一点,表现你对MIT的了解,会有很大的助益。面试过程中轻松的话题我们也有聊到,像是MIT有最丑的大学生(这她自己说的XD),大家衣服都乱穿,然后还有恶作剧的经验等(MIT是全美国最会恶作剧的的大学,CalTech没有MIT强(私心))。然后我就把自己SSP经验跟上上个暑假去MIT参观时做连结,聊到我有同学六个礼拜穿同样的衣服,然后我们怎么恶作剧对方之类的经验。接近尾声时,我发现她一直盯着我的摄影集看,非常有兴趣的样子,我就告诉她自己的创作理念,并如何的想把艺术跟科学结合在一起。

老实说,我到现在还半信半疑自己真的进了MIT。不过追求梦想时脸皮就是要厚一点,管别人觉得你聪不聪明可不可以,梦想是不是笑话。当你一心一意努力的去追求,他最终究会是你的。不知道这篇文章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用msn问我问题之类的。希望你以后也能经验到收到入取通知时大叫狂哭跳来跳去的时刻。Never19,一起加油吧!

我的学校没有奥林匹亚的培训,也没有特好的师资,而我却能以一个平凡人单纯喜爱科学的身分进MIT。因此我希望对MIT有梦的学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当别人做一百分努力,你就做一百二十分,当别人把你的梦想当笑话,你就埋头苦干,并记得永远跟老师有良好互动并不断追求知识。

如果我可以,你们也一定做得到。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MIT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所「免申请费」的高含金量夏校!SSP、罗斯数学营等都在!
MIT官办的4大“钻石”暑校,高含金量还免费!
能拿哈佛教授推荐信的夏令营,恐怕就这个了!一大波各年龄段靠谱夏令营奔来~
【收藏分享帖】2017年美国最具含金量的夏校信息汇总
金融项目丨把理工基因与商界资源的完美结合的 MIT金融神仙项目
耶鲁博士亲述:在美国读金融博士是一种这样的感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