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00万的血泪教训:创业者要找个懂技术的合伙人,否则你就危险了

前言

本文作者马骏,80后创业者。作者总结了自己用1700万买来的深刻创业教训,告诫后来创业者朋友,靠谱的技术合伙人对于创业者到底有多重要,希望各位朋友能从中有所收获。

开篇

我是马骏,80后创业者。有着8年餐饮从业经历,3年前离开外企,开始了巨兴传媒的创业之路。作为中国第一家做餐厅排队等位的公司,我很惭愧,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以20亿估值融得5亿人民币时,我们果断了停下了这个在餐饮O2O领域比较烧钱的业务。把我们曾经的NOQ和牛排,一个用了1700W的教训,深深锁在了每个巨兴创业人的心里。

开写创败记,目的简单明了:

1. 给自己第一次创业做一个总结。

2. 让在创业和即将创业的朋友借我的案例提个醒。

因为我们相信,别人的成功很难复制,但别人的错误,我们可以尽量去避免。同时给所有的巨兴人一个鼓励,也给更多创业的朋友一点建议。

为什么创业团队找的技术合伙人都不太靠谱?

今天聊的是人,合伙人,技术合伙人的重要性。所谓“人定胜天”,一旦这个位置的合伙人稳定了,那才是互联网创业的良好开始。

基于互联网行业特性,创业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技术合伙人,尤其是像我这样销售市场营销出身的人,创业初期我可以承担销售、市场BD等基础的工作,但是技术一定是干不了的,必须要有一个能在技术上帮到你的人。

创业初期,很多销售或市场出身的CEO,往往是idea和市场经验为先,觉得市场资源可以帮助公司或者产品打开局面,获得第一波种子用户,这没错。于是很多人会觉得找一、两个初中级的技术把产品先给码出来,对付一阵,后期骑驴找马,有合适的再引进大牛,没合适得就把中级的技术提携成CTO或者技术合伙人。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几乎占到被采访企业的小一半,包括我自己。

很多创业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有能力的核心技术人作为创业合伙人,陪项目一起成长。

创始人选择这种做法有一般以下几点原因:

1. 创始人是传统行业的,没有技术背景,不知道技术团队怎么找,甚至连技术该有哪些工种组成都不知道,更何况找好的技术合伙人呢。

2. 创业初期资金紧缺,开不起技术大牛的工资,不舍得在这方面花大钱。

我创业初期主要是上面两点原因,下面是其他公司的情况:

3. 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看到人家小团队的产品,觉得结合了自己的市场和行业经验稍作调整,就可以变成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始创业了,于是忽悠小团队一起干。

4. 对自己的产品没有把握,暂时愿意投大钱,想先凑一个产品,等将来忽悠到投资人有足够资金流了,再大干特干。

凑合做产品容易,后期产品隐患也是无穷的。

1.产品技术不扎实,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

2. 一般的技术设计的产品都是依葫芦画瓢,初期的保持一些基本功能,但是整体的系统架构和框架基本是没有升级性和延续性可言的。发生最多的情况,就是新增一些功能,要不就是在原本不稳定的架构下开发,加重系统负荷,要不就是需要局部重构甚至整体重构。结果可想而知,费时费力不说,还没有任何稳定性可言。要是销售能力过强,把一个频频出问题的产品大面积推开,后果真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了。

3. 创业的技术团队往往需要一个周期的磨合,这样的磨合包括团队之间的配合、技术架构的检验、以及团队技术管理制度上的自我制定和完善。如果没有一个有项目经验的技术合伙人主导,就不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磨合机制,团队会一直处于自由无序的开发状态。扁平化的技术团队,又无人管理,容易形成了畸形的开发习惯。哪里有BUG就改,哪里有漏洞了就修,并不能对个人技术KPI和能力有一个可衡量的评估。前期人员还不稳定,一旦有出现人员离职流动,不难想象整个团队混乱如热锅上的蚂蚁。

以上的问题,在我创业中几乎都碰到了,特别是2和3,自己的感触太深了。

前期产品很快有了雏形,并很快在上海地区推广,结果设备软件每天的维护和新安装量几乎到了1:1,用户体验非常差,新安装的速度远没有流失的快,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中期不同功能的叠加,原本脆弱的系统开始BUG不断,而你面临重构还是容忍BUG的方式继续开发的选择,重构吧,尚且不论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技术支持,即便重构成功了,在没有大牛的前提下不一定能达到后期一劳永逸。不重构吧,每天忍受未知BUG就仿佛在踩雷。明白人都会选重构,可没有核心技术合伙人的团队,你可能重构了也是枉然。

产品的BUG和稳定性一直是困扰整个项目的大问题。特别是我们的系统需要多角色不同用户高频次交互,后台使用者种类多,本身项目的难度就大,外加BUG频频,体验可想而知。 就产品设计角度而言,虽然对手抄袭了我们很多的idea,但从产品交互和体验上讲,没有一家能真的做到完美。这点上虽然我对我的技术团队比较失望,但对手的产品也没有太多惊喜。

创始人找不到靠谱的技术合伙人应该怎么办?

1. 创始人必须能做产品原型,不会也要学,起码要能画线框图。但前提是先建立一个有基本工种的技术团队,不然谁来实现原型开发?之后可以从现有团队中定向培养核心技术人员成为合伙人。他除了要有项目管理经验以外,还需要熟悉其他工作,能判断问题并知道从哪里着手解决。同时必须要有创业激情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一般产品经理(有技术背景的)或者后台架构者比较适合,再次IOS或者安卓,但UI或者前端来主导技术团队的还未曾见过。

互联网技术创业,技术架构一般需要的工种:

a. 产品经理(前期可以CTO或者创始人暂代,但到了中后期,实在不建议,尤其是没有技术背景的创始人。)

b. 后台(.NET开发,需要有做接口的,数据库的,架构开发的,根据能力和资金,可以是一人一个模块,也可以是一人多个模块,有钱的团队,还可以是多人同一模块来选取最优,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BAT公司玩的。)

c. UI设计师(好的UI可以让产品高大上,尤其是功能性产品,交互体验更为重要。如果是社交或者受众人群是白领学生,设计更要多花些心思了。)

d. 前端

E. IOS 安卓

2. 找一个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产品经理,让他在了解创始人的意思后,主导整个产品的需求和开发,多跑市场,多接触客户,结合实际需求来调整产品功能和构架。最怕没有产品行业背景还不去了解市场的产品经理,闭门造车。这时候创始人一定要多与之沟通,相互协调开发需求,相互制约,共同协商,但关键时刻创始人需要强制表态,由一个人来决定分歧时的建议方向。

3. 找一个靠谱的外包团队,找在相关领域有开发经验的团队来开发,最好在开发第一、第二部的时候,可以规划好第三、第四部分,让开发者有一个系统的开发延续容量在内,为将来添加功能做好准备。也可以协商,专门包下外包团队中的专人来开发,后期有可能可以通过协商加入到项目团队,成为你自己的团队员工。

4. 团队托管。一般这种做法在很多孵化器里是可以由类似服务的。你找到一个孵化器里的技术导师,他了解完你的需求后,负责帮你招募你自己的技术团队,然后由孵化器来管理和监督,产品经理负责中间协调和沟通,项目整体的把控和汇报。

如何才能找到靠谱的技术合伙人

1. 首先你要想明白:怎么才能让技术大牛心甘情愿跟着你干?而不是自己创业。这就需要你提前建立公平合理的股权结构,让他们能有充分的空间发挥技术领域的资源和特长,并且人品让别人愿意跟你共进退。不要企图占别人的便宜,没有人会做傻瓜,最后损失的还是你自己。

2. 在竞品或者相关领域找寻合适的技术人才,可以是二把手,也可以是核心成员。拥有驾轻就熟的行业认知和过硬的产品技术的人,就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我的对手充分使用了这方法,我在职当时的技术大多经历过对手的袭扰和诱惑,也有部分成员最终去了对手的公司。造成这个现象我们本身也确实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比如股权分配不合理、比如没有在HR的竞业条款上做充分的限制。切记,无论是挖人还是被挖,请遵守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点在如今的创业环境中,真的做的不太好)。

3. 将优秀的外包团队,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团队。很多朋友的项目,一开始都是聘请靠谱的外包团队开发原型,在业务蒸蒸日上,融资也顺利的情况下,CEO有足够的魅力让外包团队也加入到了公司,原来的项目经理就自然成了你的技术合伙人。

4. 通过猎头,这个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并非上策。目前的猎头大部分都是为了挣快钱,是否真正合适他们并不在意。我在项目中期,通过猎头引进了一个技术总监,结果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技术人员频频投诉他团队管理不当,BUG频出却无力解决。最后他以创业为由请辞,却是去了对手公司。所以猎头是一个方法,但是要谨慎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00万的血泪教训:找个懂技术的合伙人,否则你就危险了!
1700万的创业教训:切记!找个靠谱的技术合伙人!
创败记(一):找个懂技术的合伙人,否则你就危险了!
【创业】为什么很多技术合伙人参与创业时会先谈钱?
创业起步期,教你两招轻松搞定“技术合伙人”
五种方式帮创业团队找到“技术合伙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