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作无法做出成效?像她学习,从“时间”和“贡献”着手!!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2221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知识工作者,是一名管理者,因为我的工作可以对公司的经营目标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完全符合德鲁克对于管理者的定义。

所谓“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通过学习结合我的工作,我简要分享一下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的感想和感悟,与各位包友共勉。


我的工作是项目申报,这项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正如张老师所说:企业无法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而我也正是按照张老师的教导,通过自我加压、自我管理,通过对时间的有序管理来创造工作绩效,通过对企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工作卓有成效的必由之路

首先谈谈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局。项目申报工作是一个典型的管理岗位,在时间方面与班级共学中张老师讲到的管理者通常遇到的时间困局特别相近,他说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

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況。


以上四种情况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我基本无法控制,每种情况都会向我施加压力,将我的工作推向无效。针对这四种情况,张老师的分享为我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的习惯:

1、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2、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包括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

4、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共学过程中张老师有为我们分享讲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地运用。如果把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纵然总时相同,结果时间也肯定不够。我正是基于张老师的理念,对我的工作时间进行了有效规划,把有限的时间应用到关键工作上,把零碎的时间整合起来做大事、做重要的事情,争取让我的工作真正做到卓有成效。


项目申报工作不是车间流水线,没有固定的工艺要求,也没有操作手册,更没有作业指导书,靠的是对政策的理解、对程序的熟悉、对规则的把控,更多的是工作经验的积累,特别在工作时间上有以下特点:

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领悟了以下工作理念,正是这些理念指导了我实际工作,并且小有收获。

1、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让自己的时间管理更有成效;

2、要把卓有成效的理念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3、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4、大胆地减少无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有效性;

5、时间是创造绩效的基本,我们应该向时间要绩效。


只有为公司做出贡献我才有存在的价值

“在一个现代化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到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那么他在这个组织里才有存在的价值。”

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我深深感悟到,我只有能为公司做出贡献,我才有存在的价值,我的工作成果只有被别人利用,才能真正体现我的价值,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必将被企业淘汰。下面结合包老师讲课的内容和我的实际工作体会谈谈个人贡献和价值的关系。


包老师在课堂上教导我们: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强调的是责任,这是有效性的关键。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看其结果,而不是看工作的体量有多大或其管理工作的繁简。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的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

我通过对德鲁克理念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我眼下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也对我将来如何为公司做出更多的、更全面的贡献做了分析,这些内容在第一部分分享中已经写出。


包老师讲到: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须最后体现在工作结果上。这个结果,必须对组织有贡献,同时也要使个人能够得到发展。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做到卓有成效、没有长处被别人利用、不能为企业做出贡献,就等于他在企业里没有存在的价值,自己个人也不可能得到发展。

鉴于包老师的教导,启发了我以下的感悟:

1、摒弃为别人做贡献就是吃亏的心理

作为知识工作者、作为管理者,我认为我必须摒弃为别人做贡献就是吃亏的心理,只有我的成果被别人利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我的价值,自己有长处,就要勇于担当责任,不要认为做多了就是吃亏。

2、摒弃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

在一个组织中要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必须要体现自己的长处,没有长处就要学习、训练,打造出自己的长处,如何打造就自己的长处呢?就需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工作,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

如果怕出错而不做事、少做事,那最终将一事无成。我们应该不怕错,要勇于尝试,哪怕真的出错了,上级领导也会体谅的、理解的,他们会给我更多的试错机会,会让我更快地成长起来。比如我从事的项目申报工作,但在这次总部大厅改造事宜,领导给我安排了互联网大学墙制作事情,我很欣然的接受领导安排,因为我认为领导这是在给我锻炼机会,能够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


包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建立一种这样的组织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我们不能通过一味拔高能力的标准来期望管理者的绩效,更不能期望万能的天才来达成绩效。我们只有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期望人的能力突然提高。而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工作、二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三是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

包老师提示我们作为管理者,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达到多赢的局面:

1、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他遇到巨大的人生挫折才有可能改变他的性格,如果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现代企业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跳槽也非常容易,当你试图改变他,他会认为你和他过不去,给他小鞋穿,他就有可能跳槽走人。

2、利用一个人的长处比培养一个的长处见效更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有的明显、突出,有的隐讳、内秀,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对下属的性格、能力和习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特长安排相应的工作,而不能随意地安排岗位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3、学会赏识、学会赞扬,用放大镜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赏识和赞扬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工作中的润滑剂、催化剂,一句不经意的赞扬可能会让对方高兴好几天,会让他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可能就会让他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比如我负责的江苏片区项目开展较好的公司,我会在片区群里提出表扬,这样以后该项目负责人员会更加积极努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课堂上包老师说:知识工作者要想取得成果和绩效,就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成果和绩效,他得匀出时间来,将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转到成果上,由他的专业转到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

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作为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二是作为管理者要把目光投向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能绩效可言。因此,我们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在战略上要服从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在战术上要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不能任意为之,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服从领导也是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

同时,包老师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位管理者,不能仅以执行命令为满足,他必须做决策,并承担起做出贡献的能力。


一位管理者能重视贡献,是人才发展的最大动力,因为人可以随外界的要求调整自己。重视贡献的管理者还可以帮助那些与他共事的人将眼光放得更远,这样也就提高了他的工作水准。

1、管理者安排工作要明确目标、界定责任、奖罚分明

目标明确,下属工作才会有方向,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错误的方向不仅会影响绩效,更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会让员工怀疑你的领导能力,就会对你产生质疑。没有责、权、利的工作就等于说空话,只有确定目标、界定责任、奖罚分明,才能给下属施加压力,进而转为动力,才能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最终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做出贡献。

2、管理者要能影响到员工眼光和格局

一个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就会摒弃一些个人恩怨,就会有大局观念,就会心胸开阔,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的下属。员工是上级的影子,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影响员工的眼光和格局,这样的团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3、对贡献的承诺就是对有效性的承诺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让员工意识到,对贡献的承诺就是对有效性的承诺。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管理者,必须以贡献为目标,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为组织所用。



现在很多企业因为机构设置、人员分工不合理,导致内耗严重,互相拆台,主要原因就是作为管理者没有重视贡献,没有推行贡献至上的理念。在以工作或任务为主的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所成就,那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过来说,如果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即使偶尔疾言厉色,也至不于影响人际关系的。

总结和体会


通过学习,我感悟到要想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以下习惯:

1、系统地分析工作,善用有限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系统地分析工作,并与组织的目标要求结合起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重注贡献,让我对别人有利用价值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为成果而工作——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古来有成事者,必善假于物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和长处和下属的长处。善于利用有利的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

4、集中精力,要事优先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坚守优先次序、要事第一,否则一事无成。

5、我不仅是执行者,还是决策者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做有效的决策。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一项有交换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绝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



时间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最基础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时间、管理好时间才能具备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时间都管理不好,他最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一切工作成果、工作绩效都来源于自己有效的工作时间。

一个人在企业能有尊严地存在,是企业需要他,是因为他能为企业做出贡献,凡是那些对企业来说可有可无的人,是无法体现其价值的。因此,一个人在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以他的贡献大小决定的。
原标题:《向时间要绩效 以贡献显价值》
编  辑:杨馥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精华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笔记(上)
浅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做到这5点!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