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勇哥也要学《论语》汇总(十一)

勇哥也要学《论语》20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5.11
  【释意】孔子说:“我从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说:“申枨(孔子弟子,申党,古音党与枨相近)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呢!”
    【感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如果心中藏着太多的欲望,他就很难达到“刚”的境界。得的欲望越多,人的脊梁就越软,就容易为了蝇头小利而折腰;舍得想法越多,人的内心就越强大,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人过三十,应该进入了“舍”的人生阶段了。不想说的话我不说了,不想做的事我不做了,不想交的朋友我不交了,不想喝的酒不喝了,不想赚的钱不赚了……“舍得”是人生的大智慧,“舍得”是修养的高境界,没有“舍”哪里来的那么多“得”呢?

勇哥也要学《论语》20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吴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

 【释意】子贡说:“我不想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想欺负别人。”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感悟】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的想法和孔子的一致,但当他说出来的时候,孔子却又说“这不是你能做到的”。为什么呢?其实,真的做到这个境界真的很不容易!你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别人“加诸我”而不计较;你还要有足够的自控力,能够约束自己“无加诸人”。

勇哥也要学《论语》20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4

 【释意】子路有所闻,还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闻。

 【感悟】子路虽然鲁莽,但他是一个重学以致用的人。现在,许多人读书学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贪多”的现象,想要“博学多闻”是好现象,但怎么让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贪多”的结果无疑就是“嚼不烂”,“嚼不烂”就会“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就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精神的“血液”。或许,这也就是许多人读了许多书,却没有什么改变的原因吧!怀敬畏之心求学,让自己学到的知识落地生根,才是上上之策。

勇哥也要学《论语》204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
   【释意】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能听得到;老师关于天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感悟】在古代,“天道”一般是指自然与人类社会吉凶祸福的关系。“性”,本性,天性。为什么从孔子那里听不到呢?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命运和仁德。(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第九》9.1)孔子认为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子路问他“鬼神”和“生死”的事,他很生气,斥责子路——你连人都做不好,还有闲心管鬼神的事?你连活着都没活明白,还有闲心关心死亡之后的事?由此可见,要想在孔子那里学到一般人眼中的“天性”与“天道”,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勇哥也要学《论语》205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释意】:孔子说:“如果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做朋友,那一定要寻找的激进之人和正直之人吧!激进之人一意向前,心无旁骛;正直之人洁身自好,不肯做坏事。”
 【感悟】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到合适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能够受益终生。在孔子看来,符合“中庸”之道的朋友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朋友,也一定要选择有“上进心”的和“刚直不阿”的人做朋友。和这样的朋友为伴,你才不会丧失进取心,你才不会做坏事。

勇哥也要学《论语》206—子曰:"苟有用我者,期(ji,一声)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3.10
 【释意】:孔子说:“假如有人让我主持国家政务的,有一年的时间我就能治理的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了。”
 【感悟】孔子空有一身经天纬地之才,却仕途不顺,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源于实力的自信之言,也是怀才不遇的无奈之叹。其实,不管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能够坚持一年就一定有所改变,如果能坚持三年,那就很了不起了,一定能有所成就。

勇哥也要学《论语》20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也。’诚哉是言也!”13.11

【释意】: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戮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啊!”

【感悟】再好的人、用再好的方法、做再好的事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最好的结果、最明显的成效一定不会立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因此,我们需要坚持的力量,我们需要长远的目光。行小事如治大国,也要有“为邦百年”的远景规划,不贪一时之快,不图一时之利,方得始终。

勇哥也要学《论语》208—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

【释意】:孔子说:“假如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自己都不能端正,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感悟】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总是用道德的或者规则的条条框框严格要求别人,却忘记了有许多自己也做不到。无论是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还是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要敢于说“向我看齐”,不要把食指扬起大声地说“你要怎么怎么样”。甩开膀子,做子样子,永远比喊破嗓子更有效。

勇哥也要学《论语》209—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

【释意】:孔子说:“假如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自己都不能端正,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感悟】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总是用道德的或者规则的条条框框严格要求别人,却忘记了有许多自己也做不到。无论是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还是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要敢于说“向我看齐”,不要把食指扬起大声地说“你要怎么怎么样”。甩开膀子,做子样子,永远比喊破嗓子更有效。

勇哥也要学《论语》210—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为滕、薛大夫。”14.11【释意】:孔子说:“孟公绰这个人,让他当晋国诸卿赵氏、魏氏的家臣,是很轻松的。如果让他做滕薛这样的小国的大夫,又会无法胜任。”【感悟】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不仅仅是大小的问题。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有人“治大国如烹小鲜”,却治不了“小国”;有人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帮助。人与人没有可比性,做好自己,各尽其力,各行其事,各得其所——这样,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勇哥也要学《论语》21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释意】: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道:“有人受伤吗?”但他始终没有问到马的情况。

【感悟】在孔子眼里,人比马重要,因此问人不问马。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评价一个学校或者老师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成绩,没有看到“人”。我没经常会问“你的班级考得怎么样”“你的学生考得怎么样”,却很少有人会问“你的孩子们学得快乐吗”“你的孩子们学得轻松吗”。我们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学生飞得高不高,飞得好不好,很少有人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教育,如果眼中无人,必定培养出一批有问题的人,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惩罚。

勇哥也要学《论语》212—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10.15

【释意】托人给在国外的朋友问好送礼,临行时,要拱手弯腰向人家拜两次。

【感悟】民间有句话说“礼多不伤人”。平时的交往尚且应该注意“礼数”,有求于人,当然更要特别注意礼节。就算是再好的朋友,我们请求帮忙,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注意应有的礼节,不要充“担事”的。一次两次,朋友可以原谅我们,次数多了,便会心生间隙,慢慢变得疏远了。

勇哥也要学《论语》213—席不正,不坐。10.12

【释意】坐席摆放的不合礼制,不坐。

 【感悟】古人无椅凳,席地而坐,这其中也有不少“道道”。有主座,有宾座,有陪座,各安其席,各就其位,主客有别,长幼有序。“喧宾夺主”,主客易位,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其实,在生命的盛宴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位置,不强求,不自弃,不卑不亢,才能更好地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

勇哥也要学《论语》214—食不语,寝不言。10.10

【释意】吃饭的时候不争辩,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感悟】什么是“语”?什么是“言”?《诗·大雅·公刘》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不与人争论,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叫“言”;“语”又叫“论难”,论难者,理有难明,必辨论之不已也” ,也就是说,因为某件事,和别人争论,不争出个是非黑白绝不罢休。饭桌之前,与人争锋,逞口舌之利,不欢而散,食必无味;睡榻之上,自言自语,困于烦心琐事,难以入眠,睡必不稳。人生在世,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放平心态,才能享受幸福。

勇哥也要学《论语》215—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10.13
【释意】(孔子)行乡饮酒礼之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

【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不一定要在大是大非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在多么庄严隆重的场合,它应该充满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勇哥也要学《论语》216虽疏食菜羹,瓜(疑为错字,有些版本写作“必”)祭,必齐(通“斋”,音zhái)如也。10.11
    【释意】(家庭贫困的人)举行祭祀的时候,就算是用糙米饭和小米汤,也一定得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要恭恭敬敬,好像斋戒了一样。

【感悟】同样是祭祀,有人做成了“形式”,有人做成了“仪式”。“形式”和“仪式”虽然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形式”更多的是外在的,做给别人看的;“仪式”更多的是内在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无论做什么事不一定要有多大的排场,不必太在乎“形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从内到外的、发自内心的虔诚与敬畏。

勇哥也要学《论语》217康子馈药,拜而爱之。曰:“丘未达,不敢尝。”10.16
    【释意】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非常感谢,拜而接受,却说道:“我对这药性不了解,不敢试服。”

【感悟】别人好意,馈赠于我,表示感谢是应该的——就算这个东西并不是我们喜欢的或者需要的,也代表了人家的一份心意。如果是比较好的朋友,可以真诚地向他说明自己的想法——虽然你是好意,但我真的并不需要这些。

勇哥也要学《论语》218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10.19

【释意】孔子生病了,国君来看望他,虽然病重的不能起床相迎,孔子仍然面朝东,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

【感悟】因为国君自以为是全国的的主人,他到大臣家也是从东边的台阶上下(东道主之意),而孔子住在正房的西间(注释1),虽病重不能起身,也没有失了礼仪。孔子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不学礼,无以立”,他自己也一生践行,虽病中不废,为学生们做出了榜样。想想我们自己,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要求孩子不要干这,不要干那,自己却干得不亦乐乎,孩子口服心不服,又怎么会真心地接受呢?做出样子,比喊破嗓子更重要。

注释1: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意思是说,在山东曲阜城中,保留着孔子的住宅,占地大约100亩,盖了3间房,孔子住在西边那间厢房,孔子的爱人住在东边那间厢房,孔子的生母颜氏(颜征在)住在当中那间正房。

勇哥也要学《论语》219君命召,不俟驾行矣。10.20

【释意】国君召唤,孔子不等待马车准备好,立即先步行前往。

【感悟】有人说这一则说明孔子趋炎附势,我觉得不然。“食君之禄,终君之事”,这其实是“敬业爱岗”的表现。人,要学会敬畏自己的饭碗。许多人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活多,事多,心烦,心累……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个让我们整天报怨的职业有可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肥差”,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或者仍然要为我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那间厢房,孔子的爱人住在东边那间厢房,孔子的生母颜氏(颜征在)住在当中那间正房。

勇哥也要学《论语》220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10.22

【释意】朋友不幸去世,没有负责收敛的人,孔子便说:“丧葬之事由我来料理吧!”

【感悟】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生前相濡以沫,守望相助;死后悲痛不已,不离不弃。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交到一个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交对一个朋友则是一件幸运的事。有朋友如孔子,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论语”
《论语》简述
《给坑害孔子的人》005-千年曲解之“惰”
孔子的“本末”思维
论语》交友之道
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