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勇哥也要学《论语》汇总(十二)

勇哥也要学《论语》汇总(十二)

勇哥也要学《论语》221—寝不尸,居不客。10.24

【释意】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平时坐着,也不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那样正规。

【感悟】睡觉时,趴着睡太累,正面直躺叉开腿睡觉又不文明,右面侧卧才是最优雅、最科学的方式的睡觉姿势。古人的桌子,类似于现在的茶几,不高,坐不得板凳,古人的坐有三种:跪坐,蹲坐,箕坐。最正规,最恭敬的是跪坐,两膝前屈,膝盖着地,足跟承着臀部,出门做客或者做东道主接见客人的时候,都要这样的坐法,以示尊敬,这种坐法比较累,腿容易发麻,难以持久。“蹲坐”,是最省力的,也是居家常用的坐法,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最不雅观的就是“箕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叉开平放有地上,像簸箕一样。平时的饮食起居看似事小,却能以小见大,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勇哥也要学《论语》22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11.2

【释意】孔子说:“以前跟着我在陈国、蔡国之间忍饥受饿的人,都不在我这里了。”

【感悟】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最后两、三年,基本是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奔波,遭到了很多的嘲笑和羞辱,曾经被围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险些丢掉性命。在艰难中跟随孔子不离不弃、出生入死的弟子,让孔子终生难忘。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生活安定,看到自己身边的学生仍然难以释怀。当年的和自己生死与共的弟子已经大多不在自己跟前了,有的去做官了,(冉有在季孙家做家宰;子路在卫国做官;子贡在鲁国做官。)有的自己开门收徒了(子游和子夏),有的去世了(颜渊、冉伯牛)……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我们想起的一定不是陪着我们笑过的人,而是和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经历过磨难的人。

勇哥也要学《论语》223—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ǒ)。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8

【释意】颜渊死了,颜路(颜渊的父亲)请求孔子用他的车来作为颜渊棺材的外椁。孔子说:“有才和无才,对我们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孔子的儿子)也死了,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徒步行走把车做为外椁,是因为我跟随大夫之后,不可以徒步行走啊!”

【感悟】颜回是孔子的爱徒,却不幸夭折,孔子悲痛欲绝,曾经发出“天丧予”(老天爷要我的命啊!<11.9>)的感慨!颜回的父亲颜路,让孔子卖掉自己的马车为颜回做“椁”。(古人有“内棺外椁”之说,不过像颜回这样贫寒的家庭,“箪食”“瓢饮”,住“陋巷”,如果以棺椁之礼厚葬,肯定负担不起。)孔子认为颜路的要求有点过分,便委婉地批评。拿自己的儿子也只“有棺而无椁”来提醒颜路,又借口自己曾经是“大夫”,“不可徒行也”。(周礼规定,大夫不徒步行走。)

 表面上看来,孔子不近人情,没有满足一个失子老人的请求。但反过来想一想,颜路的请求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有时候,我们可能也会犯类似的错误,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向别人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答应了,更觉得自己重要;如果别人拒绝了,则会心生埋怨,到处宣扬人家“不近人情”。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善待别人的善待,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勇哥也要学《论语》22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1.14

【释意】鲁人计划要改作长府。闵子骞说:“照旧样子,不好吗?何必改作呀!”孔子说:“此人只要不开口,一开口,说话必中肯的。”

背景:“长府”是鲁国储存钱粮武器的大仓库,是国家的钱袋子和兵器库,对于国家的统治来说可谓至关重要。“鲁人”(已无法考证是鲁公还是与他不和的大臣)要新建一处“长府”,闵子骞持反对意见,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孔子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赞同。为什么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工程遭到了孔子师徒的反对呢?根据史料记载,可能有两个原因:1、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修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改作”;2、进行“改作”的并不是鲁国国君,而是当时掌权的“三桓”,三人有称王之心,于礼制不合,但当时“三桓”势力很大,又不能强行阻止,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几乎架空了鲁国国君。)

【感悟】劝谏也是一门艺术,责任所在,不可不劝,也不可强劝。“忠告而善道”,是孔子的一贯的主张。闵子骞的表达方式,孔子认为非常恰当,委婉而达意——从,则皆大欢喜;不从,也不会自取其辱。

勇哥也要学《论语》22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以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

【释意】孔子说:“仲由怎么配在我的门下弹瑟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瞧不起子路。孔子于是说:“仲由嘛,也可以说是‘升堂’了,只是尚未‘入室’罢了。”

【感悟】孔子一句不恰当的评价,引起了门下弟子对子路的不敬,可见孔子门下也不尽“贤人”。幸好孔子发现了门人对子路的态度,及时进行了更正补充,给子路的弹瑟水平评了个等级——他虽然没达到最高的境界,怎么着也算得上优秀了。

由此可见,为人师者,不要随便给孩子们“下定义”“贴标签”,过早地断言学生的一生,进而葬送了孩子的一生。如果无心说了不恰当的话,应该像孔子那样及时补救,减少自己“失言”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注释】:“入门”、“升堂”、“入室”,比喻是学习的几个阶段。入门指刚刚学会,半通不通;升堂指对所学技能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独挡一面了;入室则已经“到家”了,已深得其中奥妙,成为这个领域的翘楚。子路弹瑟,实际上已到中等偏上的水平,如果按现在的十级标准考核,起码也该是七八级的样子了。就从严要求而言,孔子认为他还不配在自己的门下弹瑟,(可见孔子对学生要求之高)但也不至于差到让大家都看不起的程度,于是对自己刚才不恰当的说法进行了更正说明。

勇哥也要学《论语》226—子曰:“不曰‘ 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5.16

【释意】孔子说:“一个从来没想想‘怎么办,怎么办’ 的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没有办法教育引导他)”

【感悟】“不曰如之何”就是不动脑筋,不思考。一个人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只是坐等或者埋怨,不去想想该怎么办,不去想想自己能怎么办,不主动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那么谁都没办法帮助他。自助者,天助之,人亦助之;自弃者,天弃之,人也弃之。自甘堕落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

勇哥也要学《论语》22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

【释意】1、孔子说:“君子最担心的是自己毕生名声不被人称颂。”

2、孔子说:“君子最担心的是自己一生都没有被值得称颂的名声。”

【感悟】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能讲得过去,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不称(chēng)焉”,有可能是因为怀才不遇,明珠暗投,一生没有遇到伯乐——这是一种临终前的担忧与无奈。而“不称(chèn)焉”更多的是一生碌碌无为,赤裸裸地来到世间,又赤裸裸地回归黄土,没给别人和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点念想——这是离世前的遗憾与悔恨。人一生虽然不能过分地追名逐利,但也不能心甘情愿地平庸一生,为别人,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才不白活一回。

勇哥也要学《论语》228—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已哉。”15.17

【释意】孔子说:“整天和大家聚在一起,从来不说一些有用的话,只喜欢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种人多么难以引导啊!”

【感悟】“小聪明”就像身上的内裤,每个人都有,这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常常显摆于人前,就不好了。其实,不是没人看透我们的小聪明,而是人家不想或者不屑于说破罢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从你身上获得“正能量”,善莫大焉;如果整天阴阳怪气地打哈哈,或者牢骚满腹,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愤青,不仅对自己没好处,也殃及了周围的人。做一个阳光的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希望。

勇哥也要学《论语》229—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15.14

【释意】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只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让他有用武之地)。”

【感悟】为官者,只有“亲贤臣,远小人”,并且知人善用方能成大事。但是,一些为官者只喜欢那些阿谀奉承拍马屁的下属,而不去任用那些品行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就是“窃位者”,属于典型的占着茅厕不拉屎的类型,应该按“渎职罪”论处。

【注释】:柳下惠,就是“坐怀不乱”那个故事的主角儿,是鲁国贤人,本名展获,字禽,又叫展季。“柳下”可能是他所居住的地方,以此为号。据《列女传》,“惠“是他妻子倡议给他的私谥(不是由国家君王授予的谥号叫私谥),因此,世称“柳下惠”。

勇哥也要学《论语》230—子曰:“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

【释意】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从来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

【感悟】其实,这一句的意思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14.30)意思差不多。

我联想到了现在电视上的许多选秀节目,非常火爆,为什么?我觉得是这种节目迎合了当下世人浮躁的心理,总是想着成为媒体和舆论的焦点,让自己一夜成名,然后名利双收。甚至有些人为了成名,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这些靠选秀选出来的“佼佼者”到底能走多远?他们走了多远?实际上,绝大多数都如昙花一现,淹没在汹涌的人海之中了。“证明自己”没有错,“极力地证明自己”就要出现问题了。总是怕别人不知道我们的半斤八两。抓住一切机会,炫耀自己。可是,许多人不明白,炫耀是不会使我们真正内在的本领多出一点点的,只会让我们在“秀”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迷失前进的方向。真正的事业者,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先生,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而不是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古人讲,“功”成“名”就,而不是“名”成“功”就,是很有道理的。

勇哥也要学《论语》23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

【释意】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却可以赋予他重大的任务使命;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感悟】知人善用,是为政者的必备技能,恰当的安排,能让所有人都能适得其所,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一个君子(人才)而言,不要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与他斤斤计较,他们虽然在细枝末节上常常表现不好或者糊涂,但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才能、胸怀和智慧却是足以担当大任的;那些普通平凡的人,虽然气量狭小或者能力不足,不能够承担重任,但是,他们却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小事上可以经受考验。

勇哥也要学《论语》232—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1.20

【释意】钱穆先生: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先生说: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内去。(《论语新解》)

杨伯峻先生:子张问怎样才算是善人。孔子道:“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感悟】这一句《论语》,自古至今,争议颇大,各执一词,每一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句子意思,是要有语境的。子张请教孔子是在怎样的一种前提之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我觉得,无论如何理解,只要符合自己现在说话的语境,就是合适的,不存在什么你是我非的区别。

“善”,我想用“聪明”、“有能力”、“品质高尚”来阐述。一个人,就算是非常达到了以上三点,也需要“践迹”,踩着别人的脚印,汲取别人的知识、经验、教训,否则就算是能“登堂”也难以“入室”,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勇哥也要学《论语》233—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2.15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7

【释意】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加以约束,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感悟】《礼记.曲礼篇》讲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有才无德的是毒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德才兼备是精品。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博学,学习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丰厚自己的底蕴。但只有渊博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用“礼”来约束我们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勇哥也要学《论语》234——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5

【释意】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感悟】觚(gū),古代盛酒的容器,腹部有四条棱角,足部也有四条棱角,容量约当时计量二升左右,并不是什么样的酒器都能叫做“觚”。当孔子看到,容量不符的,形状不像的,都妄称为“觚”,不免长叹,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现象,感慨名不符实。试想我们当下,名不符实的现象也何其多也?名为“发廊”,却不以“理发”为主;名为“歌手”,却不靠“唱歌”出名;名为“学者”,却不干学者应做的事……为谋利求益,为抢镜上位,为追名逐利,无所不用其极,面子不要了,尊严不要了,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如果孔子活到现在,恐怕不仅仅是慨叹的事了。

勇哥也要学《论语》235——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释意】孔子说:“君子有九件事要用心思虑,看,要想一想看明白没有;听,要想一想听清楚没有;面容,要想一想是否温和可亲了;容貌,要想一想是否端庄恭敬了;说话,要想一想是否真诚可信了;做事,要想一想是否竭尽全力了;疑问,要想一想是否虚心请教了;愤怒,要想一想是否没有后顾之忧了;看到可以得到的东西,要想一想是否上自己理所应得的。”16.10

【感悟】听孔子这么一说,做个“君子”还真不容易!要常常“九思”而后行。其实,仔细想一想,孔子认为应该深思的这九个方面,并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道德高度,而是为人处世的常识,或者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个君子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不忘初心,方得善始善终。

勇哥也要学《论语》236——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释意】孔子说:“做学问就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感悟】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状态啊!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成长的愿望,溢于言表!现代人缺少的就是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许多人走出学校门以后,就从来没有再静下心来读过书,总是以各种借口来搪塞。为什么觉得生活和工作累?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读得太少。不读书,我们的灵魂得不到洗涤,飘飘然无所依托。不要在乎自己记住了多少,你要相信,捧起书的那一刻,你的灵魂就将得到净化。

勇哥也要学《论语》237——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释意】孔子说:“为人狂妄却不正直,天真幼稚却不忠厚老实,平庸无能却不诚实守信,这样的人,我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了。”

【感悟】有的人“狂”,表面上豪迈得很,但心术不正,处处盘算的是自己的如意小算盘;有的人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貌似忠厚,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之人;有的人,自己空空洞洞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地做一辈子人。狂妄不要紧,幼稚不要紧,平庸也不要紧,关键是你得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

勇哥也要学《论语》23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3.25

【释意】孔子谈论到《韶》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谈论到《武》时,说:“美极了,但还不够好。”

【感悟】不同的音乐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好的音乐,不仅要有好听的旋律,而且还要有好的思想内容。纵然音乐再优美,如果是一种靡靡之音,也于人们无益。孔子评价《韶》是“尽善尽美”,可能掺杂了对尧“禅让”天子之位给舜的肯定;《武》则是“尽美不尽善”,又可能掺杂了对武王伐纣得天下的些许不满——当然,也有可能仅仅是对两首乐曲的旋律和内容的评价,并不掺杂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

【注释】:《韶》是舜时的乐曲名,《武》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勇哥也要学《论语》239——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yù)焉!”8.18

【释意】孔子说:“舜和禹真是崇高得很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整年为百姓操劳,)一点儿也不为自己着想。”

【感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舜”和“禹”或许也只是人们心目中经过美化甚至神化的理想形象,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既然这种人如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那我们何不退而求其次?有一个成语叫“成人达己”,成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或者达成了自己的一些心愿,这样不也是很好吗?君子成人之美固然是好,在成人之美丽的同时,让自己也不至于两手空空,也应该是并不过分的选择——我想,这于“君子”的美德,也不会有多大的损伤吧。特别是现代社会,讲究“合作”“共赢”,在不损人的前提下,“互惠互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勇哥也要学《论语》240——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2

【释意】达街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可惜的是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特长。”孔子听说了这句,就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呢?赶马车吗?做射箭手吗?我还是赶马车好了!”

【感悟】“射”和“御”都是六艺之一,也是孔子弟子必学的内容。在古代“御”为人仆,地位卑下。别人认为孔子“博学”但无“特长”,孔子却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说自己是“执御”之人,可见其谦虚。不过,达巷党人的话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学问广博固然是好,但我们也应该有一技之长。一个无所不知的人,不一定无所不能。渊博的知识只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基础,一技之长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论语》:孔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3: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论语》导读讲义
☆ 复礼、为仁、君子——孔子思想的三个支撑点
孔子仁學思想中的節慾觀及現實意義 WORD
《隐藏的论语》泰:先进第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