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巨献】裴宇晶:九型人格解读屈原之死——自我沉醉的悲情浪漫

今天是端午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殉国投江的日子,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屈原一生致力于楚国的复兴,追求“美政”,最终楚国被攻破后,他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性格决定命运”,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个人悲剧,与其人格特质密切相关,本篇将运用九型人格对屈原进行简要分析。

在九型人格中,屈原是典型的四号性格——“自我型”、“独特型”、“悲情浪漫主义者”、“艺术家型”、“个人风格者”,形容四号性格的五个主要的名称非常恰如其分地立体体现了历史上的屈原的人格。首先,我们来看看四号的性格特质。


四号性格关键词:追求个性、自我陶醉、直觉力、创造力、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敏感、深邃

特征与优势:四号人富有个性,追求梦想,时常觉得自己独特与别人不同,总想找到您是谁及您存在的真正意义。他们不愿意随大流,坚持做自己,对自己内心真正坚持的理想中怀有深刻的激情。他们喜欢真实展示自己的个性并深深地自我陶醉,这也常常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和不解,因此他们总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人懂他。他们情绪丰富、非常有创意,具有艺术家的潜质,特别善于发现唯美的及有品位的人和事。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和直觉力,有一种直接洞悉到本质的悟性。这类人比较适合从事音乐、文学、绘画、宗教、慈善救助、心理学、艺术创作与设计、表演、人文社科研究、自由职业者、小作坊式创业方面的工作。

盲点与成长:四号性格的局限在于他们太容易看到自己及周围环境缺失的部分,产生一种带有遗憾色彩的悲情,而他们过于敏感的直觉力会让他们变得更为情绪化,常常会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当四号人太过沉浸在自己陶醉的唯美小世界里时,可以尝试着走出来与身边的人连接,灵活而有智慧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用独特的风格和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创意和精彩。


“理想唯美、独而不群”的人格贯穿屈原的一生,在他的诗词中处处体现(“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他在《离骚》中有很多清高、锋利与不屑的表达,对于腐朽没落的楚国贵族表达出不愿同流合污,屈原痛恨随波逐流,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蒙世俗之尘埃”!当渔夫劝诫他:“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回答:“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毅然抱石沉江……渔父的与世推移思想以及劝诫不要深思高举是不符合屈原的价值观的,屈原必定会为了自己的圣洁而自找苦吃


作为伟大诗人的屈原,他的作品大多是“自传式”的,重在表现他内心的情愫,特别是《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自传式”作品也是四号性格艺术表达的最大特点,即通过内在情怀、理想、情感、经历来艺术创作。而且四号的艺术创作是个人风格的,因此由四号的屈原来完成我国古代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也是情理之中的!

纵观屈原一生,由于他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性格,他非常孤独,和所有四号人一样,都觉得别人不懂自己,活在一个悲情的特立独行者的形象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想必这些诗词也为历代四号人所共鸣吧……屈原对楚国寄托着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情怀,也活在自己所追求的独特而美好的形象里——我是不能蒙世俗之尘埃的具有高贵精神的圣洁之人!这是四号性格的自我陶醉的浪漫主义风格,然而由于他长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并企图用自我的世界里想象的美好和被放大的纯洁的楚国贵族精神劝谏楚王,排斥“污秽”的适应当时主流的同僚,导致了他的必然失败。在楚怀王宠幸屈原期间,屈原因为急切地想改良楚国,显得露才而恃宠而骄,这一点在后世崇尚儒家正统,主张“明哲保身”的班固的评价“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流露出对屈原的不满。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一号的儒家文化、九号的道家文化还有六号的中国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对屈原身上四号的那份刚烈、孤傲、清高、极端、不合群是冲突,甚至是不理解的,他们也不懂屈原,屈原为了自己的高洁理想,是绝不愿意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的,他无法选择像陶渊明等人那样成为“隐士”,只能成为悲壮殉国的“国士”!


屈原一生在追求美,他无比唯美、瑰丽、富有想象力的一系列伟大诗篇是“美”、穿奇服香草是“美”,他一心要匡扶楚国也是为了实现楚国“美政”,他“又重之已修能”,希望“集天地之美气,持绝美之能”,让楚国恢复先祖的“美德”、“美好节操”……而在这同流合污的朝堂之上,只有他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是代表着美好的,这种想法带有典型的四号人的“孤芳自赏”的悲情浪漫主义色彩,而他的死并非是追求“美”的失败,恰恰是把屈原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最高潮——一种令人震撼的、传奇与浪漫色彩的凄凉的“美”,不得不承认,屈原的清高孤傲是由于他活在了自己的理想的世界里,导致了他的悲观厌世,被同僚构陷排挤,他一直用他追求的“美”来与他周围的世界区别开来,而且不断用他的作品来强化这份唯美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悲壮、悲痛的情绪。而这些,都是四号性格淋漓尽致的写照!

然而,就四号性格的局限而言,屈原过于陶醉与沉溺于自我世界,孤芳自赏,完美以自我为中心,且总是看到缺憾和不足的性格,让他根本看不到世界上还有其他美好的东西,四号人一般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去创作,因此四号人格也让屈原留下了他的无数美好幻想的作品,难以适应当下的情形,因此根本无法融入社会,那就更加无法改良国家了,而高层次的四号可以采取更为灵活、智慧的方式来改善国家,而不是用自己的“美”去反村周围一切的阴暗和丑陋。


在九型人格的四号领导力中有一句警醒“过分执着于你理想和完美会难以让他人追随”,屈原正是陷入了四号性格的这一点上,屈原对于内心完美自我和完美楚国的追求过于极端,理想化,与现实格格不入,根据史书记载,屈原当时得到楚怀王信任期间,一心改革弊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当同级别的同僚上官大夫靳尚有一次想了解一下改革的内容,这完全是合理的,却被屈原严词拒绝,而且他带有很多不屑的情绪,屈原的这一处事也是四号性格的局限,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权贵利益,也危及朝廷的稳定,引起了上官大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而屈原不但没有任何妥协、灵活的举措,反而采取一种异常刚强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回击,这注定会被群起而攻之,而作为四号的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改革无法继续,理想中的“美政”落空,所以四号人作为企业家有很多,但比较有影像力的政治家却很鲜见,比较著名的只有古巴的切格瓦拉及唐后主李煜,但他们的表现也并非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更像一个浪漫主义的革命家或者纯粹的诗人,因为四号的“真实”、“理想主义”难以拥有宽大的胸襟和韬光养晦的策略。



四号的屈原那种“真实”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直接、真实地抒发了他对同僚、朝廷、现实的不满,同时四号人非常敏感,尤其对情感的变化,当楚怀王稍微冷落疏远他,他就失去平衡,写《离骚》来表达忧伤愁闷,还借用商汤、武王等古代贤君来讽刺当时的楚国,《离骚》直接对准了楚怀王,相当于在骂他是昏君,幸亏楚怀王并非暴君,否则屈原早已身首异处,但楚怀王也并非是一代杰出的明君,因此屈原后来不能得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


其实,屈原对于他内心中完美自我与完美国家的追求本没有错,但他那过分执着、真实、耿直刚烈、完美、真实的人格特质导致了他的彻底失败,不流于俗的耿直性格使他在那个浑浊的环境中被所有的人所抛弃,因为他在大家眼中是无法理解的一个异类和奇葩,而屈原之死被“殉国”所升华,他对国家的“忠贞”,对内心楚国先祖美好情怀的“忠贞”,为后世所纪念,他性格中的这一追求凄美、圣洁的极端化成全了千古英名,他的祭日成为了全民族的一个纪念日,但是作为屈原本人,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解他失败的性格根源了……

四号性格造就了屈原的伟大,也导致了他的历史悲剧,无论如何,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尽管避免用“快乐”、“幸福”字眼,而是用“安康”来表达一份对诗人投江的纪念。



最后,衷心祝福朋友们端午节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马冰河:屡遭迫害的屈原为啥不弃楚投秦?
苏教版《离骚》(节选)教案
文韵流芳:邮票图说中国古代文学(4)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十三讲:品行高洁的伟大诗人屈原
离骚
人文纪录片《屈原》打造端午荧屏新亮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