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山西行(四)解州关公庙
上一篇:游览了解州关帝庙的结义园,然后进入端门→雉门→午门……

午门为关帝庙第三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年)被毁,民国九年重建,现在所见的午门是清末火灾后,民国九年(1920)重建,梁架结构合理巧妙,部分手法有古代遗风。是庙内最晚建筑。



午门
帝宫之南门,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被火焚毁后重建,将两侧门神周仓、廖化的塑像改为画像,壁画为五十年代重新彩画。



午门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七架梁。它是文武群臣待朝、献捷、侯旨和布诏的场所。前设垂带踏跺,中间置龙云御路,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台基上有栏杆栏板,栏板上雕有花卉、盘龙、人物、狮麟等图案,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望柱头亦有石雕,为狮子与猴子相间隔。



中间置龙云御路;



壁画为五十年代重新彩画;



午门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



午门正面东西两侧分别绘有周仓、廖化的站像,他们是关羽的忠实部下,在这里用作关帝庙的门神。北面绘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图画。东西两端山墙还分别所绘道教中的方位神,左青龙、右白虎,足可所映关帝庙当时凸显道教文化的元素符号。





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





将两侧门神周仓、廖化的塑像改为画像;



午门内牌匾高悬,云集了各级人士对关帝的崇拜;







一石碑记,记载了“重建午门……”落款是“民国十一年 菊月下旬 ”
(博主注:民国十一年,即为1922年; 菊月,即为九月)



碑记、壁画;



午门两旁颇有“精忠贯日”门和“大义参天”门;



穿过午门是一座气势不凡的牌楼,“山海钟灵”坊,此坊建在基台之上,四柱三楼,檐下斗拱密布,出跳多层。



中轴线上布列着的第一道木牌坊“山海钟灵”木坊。 明代,此坊额名“如在其上”,后毁于火,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建 之物。



此坊四柱三间三楼,庑殿式琉璃瓦顶。二中柱间有木雕龙头张口衔通间雀替,雀替上的浮雕花卉华丽繁复。正面横批额题“山海钟灵”,背面镌刻“如在其上”,盛赞关帝之巍巍圣德。



御书楼原名“八卦楼”,位于关帝祖庙中轴线中心,现存建筑为康乾时期遗物。



御书楼
原名“八卦楼”,面阔三进深皆五间。前檐出庑殿顶抱厦一间,后檐出卷棚顶抱厦三间,楼身四周回廊。二层为木质楼板,中空呈八边形,八卦之名因此而来。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为纪念康熙御书“义炳乾坤”匾额,而改名“御书楼”。



楼前回廊上的碑记,可以看到“清嘉庆十四年”字样;



御书楼底层,每面宽五间,四周设有游廊,实际楼身每面为三间。明间前后均出抱厦,通透畅通。前抱厦一间,为龟须座式单檐庑殿顶。后抱厦三间,为单檐卷棚歇山顶。此种前小后大抱厦,在古建中实属罕见。



步入楼内,抬头望去,穿过楼板中央的八角井口,便可看到其顶部的八角藻井,是为御书楼原名“八卦楼”的由来,斗拱逐层内收向上,井底透雕二龙戏珠,盘曲蠕动,生动自然;



同样,御书楼内悬挂多方匾额,“协天佑人”匾;



北门内侧上悬“文武神圣”横匾一块,为道光十九年(1839)介休商铺聚锦良敬送,边饰金色龙纹,内心漆成黑色,匾文金光炫目,字体运笔有力,甚是奔放自如。



御书楼牌楼式前门和后檐抱厦的额坊与斗拱上的木雕,样式精巧多样,且和戗兽一样,均为关帝庙所特有;



“忠严恭天”匾;
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眼前看到的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左右各有一组铁雕____人物与狮子为一组。看人物的造型,先期应该手持机械,而今空留握的姿势;



这曰:焚炉;



焚炉
寺庙举行祭祀活动时焚烧表帛、直呼“三牲”等祭品的用具。多为铁质或银质。少许为石质。此炉铸造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524年),总高高8.95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两层十角攒尖顶,像一座塔式楼阁。下部基座甚高,束腰两层。最下为龟脚兽面。炉之整体构思精细,铸造精巧,庄重威严,为传世佳作。



另一侧的一组铁雕和焚炉;



焚炉的外侧为“钟亭”和“碑亭”。



钟亭和碑亭位于关帝祖庙崇宁殿东西两侧,是清代增设的两座亭式建筑。钟亭在崇宁殿前西隅,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构,亭内的铁钟系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铸造;碑亭位于崇宁殿前东隅,内立果亲王雍正十二年(1734年)敬留诗碑,两亭位置相对,规模、形制相近。



钟亭、碑亭
清代增设的两座亭式建筑,平面六角形,为重檐六角攒尖顶,钟亭位于崇宁殿前西隅,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构,内悬铁钟系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铸造。碑亭位于崇宁殿前东隅,内立诗碑为和硕果亲王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敬留。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



月台前的龙形碑记,龙形往往用于“圣旨”。



月台宽敞,栏杆石柱52根,石柱上是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月台宽敞,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蔚为壮观。



中间置龙云御路;



崇宁殿
时间年代不详,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周有望柱六十九根,精美石栏板六十二块,蟠龙石柱二十六根。殿内供奉关羽头戴冕旒,身着帝装的宝像,并配有左右侍臣。大殿内外悬挂清代几位皇帝所题牌匾。



大殿前围起的似“鼎”一样的物件;


殿前一条石碣,传说是关公磨刀的石台,石台痕迹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显圣在此磨刀时试刀留下的刀痕。



崇宁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关帝庙所有建筑的屋顶都布满形式多样的琉璃饰件,是山西境内琉璃制品较大集中地之一。山西是中国琉璃艺术的发源地,北魏西京(今大同)的宫殿是历史上最先使用琉璃构件的建筑物。



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



门楣上悬咸丰帝御书“万世人极”匾;



还有多幅珍贵的牌匾;



大殿回廊与月台一样,用望柱和石栏板围起,殿门前还有关老爷留下的大脚印,据说有五十几码。



环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蟠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



正面八根柱为双龙遨游飞翔,其余三面18根石柱为单龙深浮雕,其上有龙抓小猪、小鱼、小龟等图案,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关羽青龙偃月刀(300斤);



殿外有多块石碑,依稀可见“康熙伍拾陆年柒月”、“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三月”……



“乾隆四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岁次”……



“福庇无疆”匾;



“福国佑民”匾;



神圣忠勇;



碑记;



穿过崇宁殿,见一门,门楣上书“永荷神庥”;



门旁的铁雕神兽、护将;



穿过“永荷神庥”,又见一木制牌坊“气肃千秋”坊。
“气肃千秋”坊肇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 ) ,清嘉庆二十年(1815)地震损坏,同治六年至九年(1867一1870)重建。“气肃干秋”木坊为前后两组建筑的界坊。坊前花木锦绣,视野开阔;坊后古柏叠翠,楼阁耸立,此坊恰似如画美景之屏障,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




“气肃干秋”木坊南北向分布,平面三开间,四柱三楼房殿顶。此坊立柱瘦高,形体秀美。额初之迎风板与雀替间透雕着各种花卉、禽鸟、夔龙、龙形吞口,迎风板上彩绘“温酒斩华雄”、“卧牛山收周仓”、“过头关斩秦琪”等《 三国演义》 故事。主楼横匾上线刻“气肃干秋”四字,赞扬关公的气节千古长存。



“气肃千秋”坊上的“气肃千秋”是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建筑也是“龙在下,凤在上”,清同治九年重修春秋楼和牌坊的时候,正值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她下令将这座牌坊修成“凤在上,龙在下”的格局,以表明自己比真龙天子皇帝还高贵。这种格局的建筑除了北京的少数建筑之外是很难见到的。



牌坊两面均书“气肃千秋”;



走过“气肃千秋”牌坊,两边是“刀楼”和“印楼”;



刀楼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年)建,三檐两层,十字歇山顶,内置关羽所用“青龙偃月刀”。



刀楼的“八卦”顶;



青龙偃月刀;



印楼;



印楼
始创年代不详,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三檐两层,十字歇山顶,与刀楼对称,内置“汉寿亭侯印”。



刀楼、印楼,位于春秋楼前东西两侧,东为印楼,西为刀楼,形制相同。其中面阔进深皆三间,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



春秋楼前的碑记;



春秋楼,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元年至十八年(公元1573-1590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



春秋楼位于关帝祖庙中轴线最后端,是关帝的寝宫。该楼又名麟经阁,因关公夜读春秋而得名。其始建年代不祥,复建于明万历年间。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一楼神龛供奉关公戎装像,二楼神龛供奉关公夜读《春秋》真身像,暖阁内壁板刻《春秋》全文,顶部悬垂三眼“藻井”,环楼四周挑承“悬梁吊柱”,皆为古建艺术珍品。



据庙内碑文,春秋楼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火焚后重建,嘉 庆二十年(1815 )地震,春秋楼摧毁尤甚。道光四年(1824 )仅作支撑加固。其后限于财力,至同治九年(1870)方才维修告竣。民国年间又有小修。现存春秋楼,是同治九年(1870)重修后的遗构。



春秋楼平面为长方形,楼身采用了每间列柱的古代做法。一层四周环设游廊,廊内老檐柱一列,除了前沿装配隔扇外,其余三面均筑有砖砌墙壁。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墙体为装修不同,春秋楼的墙体因楼层较高、立柱偏细而略负承重之责。





殿内有匾“护世真君”;



慈禧太后题“威灵震叠”匾额,堪称珍宝。



琉璃瓦顶,精湛的雕塑;



千年古树;



1.5亿年前的“硅化木”;



硅化木简介
硅化木又称“石树”,约在1.5亿年前,树木在高压、低温、缺氧的地质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铇和溶液中,树中的碳元素被二氧化硅取代,其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保留了树木的结构纹理。……



解州关帝庙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三关文物旅游景区。走马观花式地看了只是其中一部分。
集结时间到了,只得作罢。出关公庙时抬头一看,从“司福掌财”下走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解州关帝庙(二)
中国最大关帝庙 -----山西解州关帝庙
山西解州关帝庙
祖国风光(1001)运城关帝庙
在关公故里瞻仰全国最大的关帝庙
祖国好风光——山西解州关帝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