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见文物 | 用于潮湿地区的西汉“干栏”式陶屋

这是一件1978年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殉葬明器,通高53厘米,长38.5厘米,宽39.5厘米。

该陶屋为夹砂泥质陶,房屋分上下两层,置于长方形基座之上。上层为住房,有前廊后室之分,开单扉门;廊中立一方形柱,下有础,上有斗拱廊沿,廊沿正面及左右两面均有护栏;四周房壁外表仿刻“柱”“枋”,墙上线刻窗口,房顶盖印拍印板瓦,前后坡各十行,前坡中部近檐处刻一隶体“前”字;下层四面无壁,四角立方柱四根,一端分叉,支撑着上层“楼板”下的横枋,一端固定于基座,内设有加工谷物的双碓一架。

此建筑名为“干栏”式或称“吊脚楼”,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潮湿地区。

《北史·南僚传》:“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宋代以后,这种建筑又发展为“上以自处,下居鸡豚”的格式。现代,住房楼下主要用作堆放杂物,于正房一旁另搭偏房畜养牲畜。其中以苗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目前,农村尚多此式房屋。

(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吴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栏建筑起源
外观夜探古商城
仡佬族建筑简述
建筑结构丨25天即可完成的“高科技”别墅,洪水来了都不怕!
斯盛居
7、语言和地区设置 | NotionChin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