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及论治

杨晓辉(核工业二0八大队门诊部  014010)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05-02
【摘要】  目的  针对临床近6年来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到观察,解析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特点及论治疗药。方法  对12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结果  过敏性哮喘多以外邪侵袭、痰浊壅肺、肺、脾、肾虚损为主,治疗上以祛邪化痰、补肺固表、健脾化湿、补肾固摄、止咳平喘为主。结论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相应的理、法、方、药。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辨证论治  外邪侵袭  痰浊壅肺  肺脾肾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过敏性哮喘的病理机制逐渐被解析,对患者的治疗西医针对过敏性机制进行抗过敏、脱敏治疗;而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治疗上标本兼固,更加突出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特点,患者经过中医中药的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1.中医辨证概要
1.1一般资料:病源来自我门诊部,共120例。男36例,女84例,就诊时间最长的患者达6年以上,最短的病程3个月,多数患者过敏源检测总IgE升高,鼻和咽喉部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检测阳性。
1.2临床症状:过敏性哮喘类似于中医的喘证,是由于外在的过敏或内在的过敏原及不明原因等因素,通过神经体液而至气管可逆性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伴随有痰鸣音。根据寒热虚实、五脏的关系临床症状又有所差异,所以说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是治疗的重要步骤,通常首先根据过敏性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包括对过敏性哮喘的确诊、对哮喘急性发作期还是 哮喘缓解期的确认、判断过敏性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以及查清过敏原 (上述过程即为辨病),这个过程通常结合现代诊断技术如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PEF测定和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技术。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中医辨证,根据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不同的证型特点辨别虚实寒热。这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可以把过敏性哮喘分为“六个类型”,分别是:风寒型、肺热型、痰浊型、肺虚型、肾虚型和脾虚型,肺气虚弱有关,肺气虚弱引起“皮毛之元阳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为本病的病理基础;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肾主纳气,又为气之根,虚则无以纳气、气也就无以为根,没有吸纳气就会上逆。
1.3中医辨证标准:过敏性哮喘诊断依据《内科学》(叶任高主编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支气管哮喘”章给出西医的诊疗标准[1]。根据中医理论知:《内经》虽无哮证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和《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都有所论述,为后世哮病和喘证宿痰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抟进一步对哮和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但也有区别: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 ;喘证是以气息迫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难以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3]。
2.中医分型辨证
2.1 外邪侵袭:其中包括风寒型和肺热型: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生痰,或吸入花粉、烟尘、刺激性气体,影响肺气的宣发,津液凝聚,痰浊内阻,宣降失司,上逆而作哮喘。
2.2 痰浊型: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饮食伤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壅于肺,肺气上逆致哮喘。
2.3 肺气虚弱:过敏性哮喘临床上肺气虚弱为多见,如《灵柩·本神篇》谓“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医学发展到今天过敏性哮喘被现代医学所解读,表明已肺气虚弱型过敏性哮喘为多见。小心为“椎阴纯阳之体”、“肺为娇脏”的特点,临床上小儿多见肺气虚弱过敏性哮喘。《素问·咳论》谓“皮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者也。”风邪其性轻扬,善行数变,则易受风邪侵袭而发病,患者多每遇季节变化时感受邪气,由于机体肺气虚弱,风邪夹杂寒邪侵袭而入,出现鼻痒、喷嚏频作,初起正邪相争,正气格邪外出,迁延复感正虚邪恋,内伤于肺,以致肺气虚弱不摄津,宣发肃降,肺虚而气失所主则短气,功能失职肺气胀满,壅阻气道,呼吸不利而致喘。
2.4 脾虚型:脾主运化之功,脾虚则运化失常,痰饮内生,至湿聚生痰,上渍于肺,肺脾气虚影响津液输布,水湿停聚,如此循环加重病情。此型易于痰浊型相混,但脾虚型偏向于脾气虚,还会出现纳呆,腹泻,大便溏薄等脾气虚弱之症状。
2.5 肺肾不足: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外邪侵袭,肾为气之根,肾阳虚弱,寒水不化,凌心射肺,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继,肺气上逆而哮喘。


3.中医论治方药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须及时结合西医治疗,原则是支气管解痉、抗感染、祛痰、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用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上述3类药物,可酌情联合应用,以争取尽快缓解发作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可根据病因、症状及病机辨证论治。
3.1疏风散寒,宣肺平喘:主症:喘咳气促,胸部胀闷,痰多色白而清稀,初起恶风寒发热、面白、舌苔薄白,脉浮紧。主方:麻黄汤加减:麻黄6g、桂枝4g、炙甘草3g、杏仁9g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杏仁助麻黄降肺气而平喘,且能宣散外邪;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若寒痰阻肺,痰气不利加二陈汤化痰利气;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痰多清稀,可用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化痰饮。此方适用于风寒型的。
3.2清热宣肺、化痰平喘:主症咳逆喘息气粗,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痰黄粘稠,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暗红、苔黄,脉滑数。此证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哮喘,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5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方中麻黄为君药,宣肺开表以使里热得以外达,但麻黄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以清泄肺胃,兼透热生津;君臣相合,温寒相制,且石膏用量大于麻黄,可使宣通肺气而不助热,杏仁降气,佐麻黄宣降肺气以止咳平喘;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配,共奏清肺平喘之功。
3.3降气平喘、健脾化痰:主症:气喘咳嗽持续性哮鸣,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胸满闷窒,兼有呕恶,纳呆,苔白厚腻,脉滑。主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15g、陈皮15g、茯苓9g、炙甘草5g、白芥子6g、苏子9g、莱菔子9g,二陈汤燥湿化痰,药用半夏、陈皮化痰降气,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三子养亲汤豁痰降气平喘;二方合用气顺痰消,哮喘自止。
3.4补肺益气固卫平喘:主症: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面白、气短、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细弱。主方:玉屏风散加减:黄芪20g、白术9g、防风10g、五味子6g、桂枝6g、白芍6g、乌梅10g、炙甘草10g。自汗畏风严重者加人参重用黄芪、防风;形寒肢冷、哮喘频作,易于感冒者,加制附子、干姜;盗汗腰膝酸软者加何首乌、枸杞、杜仲;小儿过敏性哮喘多属肺脾气虚合用参苓白术散。方解:以玉屏风散为主方,其中黄芪益气固表、补气升阳,防风散寒、使邪去风寒无扰,白术培土生金以助黄芪之益气固表为君药;桂枝通阳散寒,白芍酸敛和阴,桂枝、白芍助黄芪和营卫共为臣药;五味子温肾补肺敛肺兼以芳香通窍,乌梅生津、收敛肺气助黄芪固本、又可制约防风不致宣散太过共为佑药;甘草调和清药为使药。依据玉屏风散的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双向调整免疫药理活性……促进小鼠体内免疫蛋白IgA升高,对T细胞功能及体液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3.5肺、脾、肾同时兼顾,补益脾肾、助阳通窍:主症:短息气粗,往往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倦怠乏力,动则尤甚,常伴有耳鸣、自汗畏风、纳差腹胀、腰膝酸软、面色不华,舌质或淡或红,苔薄滑,脉细虚或细数。治法:补肾敛肺健脾、温阳通窍。主方:玉屏风散合左归饮(肾阴虚)或右归饮(肾阳虚)。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细辛3g、炙升麻3g、墨旱莲30g、五味子10g、鹿角胶(炒珠)6g、熟地10g、山药6g、桂枝9g、炙甘草10g。肾阳不足者加杜仲、附子等,肾阴虚为防止补阳过燥加枸杞子、桑寄生、桑椹子,血虚风燥加当归、生地、地骨皮、刺蒺藜、泽泻、丹皮,肺、脾、肾气虚明显加百合、当归、麦冬、乌梅、五味子,脾虚便溏加苡薏仁、茯苓,肾虚加重者加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反复发作日久气血凝滞、湿浊内阻者加赤芍、川芎、当归尾等。方解:黄芪益气固表、补气升阳,防风散寒使邪去风寒无扰,白术培土生金以助黄芪之益气固表为君药;细辛温阳散寒、化饮通窍;桂枝通阳散寒助黄芪固表升阳,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墨旱莲草滋阴益肾;鹿角胶甘咸微温益精补血之中又能温补肾阳,与滋补肾阴之品相伍有“阳中求阴”之效,炒珠服用以缓其滋腻碍脾之弊;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共为臣药;炙升麻助药上行为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补肾摄纳平喘之效。
4.结语
西医学的过敏性哮喘根据病因症状参照中医的哮病和喘证来辩证治,发作期结合西医的方法共同达到止喘之功,在缓解期,中医在治疗上标本兼固,从豁痰祛邪利气、降气平喘、益气健脾、壮阳固表、补肾固纳等方法入手;从根本上去解决患者的痛苦,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我们更加要切重于一线的防治,积极宣传,做到防范于未然,在社区甚至每一个患者的家里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  32-41.
[2] 肖振辉.李佃贵主编.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3-38.
[3] 肖振辉.李佃贵主编.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9-43.
[4] 谢鸣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 191-1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哮喘的中医辩证诊断治疗方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明医中医之路】中医张斌:喘病临床精进心路
​痰湿是由正常的津液,痰多气急痰稠黄,风寒痰热喘哮尝
哮喘辨证治法(一)过敏性性哮喘
哮喘反复发作中医乌梅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