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太极拳底子,练到了受用终生!

一、脚

1:脚为人体之根基。它是依靠蹬地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力量的关键部位。要时刻注意,脚底放松,涌泉穴要空(虚)的要求。

2:踏实之脚不许随意乱动,稳稳踏实,目的是为了促使脚踝等关节更灵活的锻炼。

3:踏地之脚需要外摆或内扣时都要脚掌虚起随腰来动,以脚跟为轴。

4:提脚出步时,要松胯塌腰,稳定重心。

5:出脚时,一般要轻灵,动步如猫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进要轻柔,退要沉稳。

6:两脚重心虚实虚实包含两层意思。重心之虚实与技击之虚实。

二、

1:膝关节在太极拳运动中有独特的作用,膝部自始至终保持一定的弯度,屈膝、弓膝。弓膝时膝盖不准超过脚尖。

2:为保护膝关节,应经常顺逆旋揉膝盖。

3:弓蹬步前膝要正,即迎门骨要正,要有绷劲,不能超过脚尖,不然在实战中极易受伤害。后膝要有里捲外撑之感。什么意思呢?就象骑在球上,两膝要向里合,相吸相系。不然步、胯、膝的劲都散了。这一点尤为重要。

4:当单腿立地时,膝要尽力上提至胸口。经常抱膝独立(松胯,提肛、收腹、吸气)锻炼腿的蹬、踢和弹性放长。

三、腿


1:双腿站立时,腿的里侧有向后外膨胀的感觉。前面有向里合的感觉,形成一种缠裹之感, 是一种对称开合劲。

2独立步要注意领好顶劲,收腹、吸气、松胯有利于重心稳定。


四、裆、胯、臀、尾骨

1:打拳裆要圆,要虚。尤其是腹股沟要松开,这一点很重要。常言道、腰、裆、膝,太极拳的发动机。怎样圆,怎样虚,习者细心领会。

2:走架时动作不论大小都要圆裆。裆也有开有合。

3:倒换重心时,裆走“下弧”走“锅底型”。但裆的最低高度,不低于膝盖。低于膝盖形成荡裆,即为病。

4:尾骨要放松,自然下沉。

5:打拳时注意百会穴,与会阴相吸相系的感觉。又要体会上下对拉拨长的感觉。

五、腰及小腹(丹田)

1:腰是太极拳运动的枢纽部位。从劲力发放来说也是关键。即“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

2:“腰不动,手不发”的要领,体现在拳式大小动作之中。不论大小动作都要从腰部运起。即“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之谓也。

3:腰要“四成上升,六成下沉”,上拨者即顶劲上领,下沉者即塌腰落胯。腰劲贵下去,贵坚实。

4:气沉丹田是太极拳内功之精髓。学员认真体悟。

5:腰部之后为命门。要有鼓荡,膨胀之感,“雪里花开”“水中火发”即指此处。“前去之中必有后撑”,“逢前必后”,要体现。

6:要使腰、裆、胯即松沉又灵活协调。要感到小腹是放在大腿根的。而不是支挺在大腿股骨头上。

7:一条体验是:松腰松胯。主要是松命门穴以下腰椎。

六、胸、脊、背

1:立身中正是杨氏太极拳的特征之一。如果平时腰脊不直。就容易过早的出现损伤性的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毛病。因此,胸、脊、背要保持自然松沉中正。防止挺胸,凹胸,弓背等弊病。胸背均有开合。胸开背合,背开胸含。

2:脊椎,关节放松非常重要。椎关节即要放松,拉长,又要虚虚合住。请记住口诀:“轻轻领起,虚虚合住。”

七、肩

1:肩随胸腰变化而动。要平正松沉。切忌拱肩、扛肩、晃肩、耸肩。走架时不能一肩高一肩低。更不能左右上下摇晃。

2:肩之腋下要虚。不能夹死。有外撑之感。即“转关在肩”,运化之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 这样练太极膝盖不疼
再说膝盖
陈式太极拳怎样移重心重心转内弧怎么转
陈氏太极拳的周身规矩---
太极拳名词名句解析(21)--裆腰劲
三种太极步的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