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战“疫”:提高人体免疫力最有效的锻炼方法

自钟南山院士讲出经常练习太极拳能够唤醒人体免疫力后,太极拳再次进入全民的视线。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孙禄堂先生就指出练习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能够开启人体的内劲,而内劲实际上就是人体的免疫力机制的拓展。

虽然一些体育运动包括某些武术运动如太极拳等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都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功能的作用,但效果不同。即使是太极拳,练法不同,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也会存在着很大差异。

所以,就有一个如何练习武术包括太极拳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免疫力这个问题。

在给出答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

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属于生理学的稳态机制的作用之一,这个机制的作用特性是具有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这里所谓的自主不是指通过大脑意识的自主,而是躯体本身不通过大脑意识的自主调节行为,这个自主行为使躯体适应干扰,恢复到其稳态。因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就是一个强化、拓展自身这一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的过程。

那么如何强化、拓展这一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呢?

在行为层面,就是通过有效的运动方式利用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拮抗作用和身体的本能感应(信息传递)提高人体整体机能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维护躯体稳态的水平——即免疫力水平。

那么什么是提高免疫力水平的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呢?

就是这种运动方式与提升免疫力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的作用特性相一致。

那么这种提升免疫力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的作用特性是什么呢?

特性有二:

1、 负反馈特征,所谓负反馈特征就是当出现外部的干扰或侵扰时,使得这种干扰或侵扰的结果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即回到原来稳态的状态。

2、 自动(自主)调节作用,这种负反馈作用不是通过大脑意识来指挥完成的,而是躯体( 身心)自动(自主)来完成的。

那么,存在符合这种特性的运动方式吗?

存在,这种运动方式就是孙禄堂先生揭示的内劲的运行方式。而开启、培育内劲的法门就是从建立自主平衡能力入手。

那么如何建立自主平衡这种能力呢?

这就要从临界平衡状态入手,所谓临界平衡状态就是临界不平衡的状态。只有在这种临界不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唤起躯体(身体)自主(自动)的去调节躯体(身体)的平衡态,即唤起躯体(身体)自主(自动)的平衡能力,由此入手,逐步建立、拓展身体的自主平衡能力。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产生临界平衡态,以便开启身体的自主平衡能力呢?太极拳是上佳方法。

孙氏无极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孙氏太极拳是优选之一。

(孙禄堂先生“无极式”)

此说依据何在?

因为孙氏太极拳的基础是建立在孙氏无极式上,孙氏无极式的架构以及练法要求由孙禄堂先生所开示:“平地立杆,如立沙漠之地”,这种“平地立杆”的拳式结构和状态正是临界平衡的状态。孙氏太极拳的特性之一就是通过这种临界平衡态开启身体的自主平衡能力,由此唤起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那么孙氏无极式如何练呢?

练习孙氏无极式的两大要点:临界平衡与混沌。这两点是入手时最关键的两点。

站孙氏无极式的姿势:

两脚跟相并、两脚成九十度、重心坐在两足跟相交处,身体直立,两膝似直微曲,两目微睁平视,似看非看,将目光回收,心意混混沌沌,自然放松,内无所思,外无所视,全体内外不可有刻意之着落——即不可有任何刻意之节制。

练习孙氏无极式,既容易,又难。

说其容易,无极式姿势简单,且只要能做到心静、把心放下即可。

说其难,难在静心,难在把心放下,难在排除杂念纷扰。

站无极式要经历三个阶段——混沌→笃静→一气浑沦。

一切有为的意念导引,都不是无极式修为的状态。意念要进入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这种状态,不是谁想做到就能做到的。

当一个人让自身的外形安静下来后,其意识并不会随外形立即空静下来,反而种种意识接踵而至,心中仍然是纷乱起伏频呈。所以,通过站无极式使自己进入混沌的状态就需要有一个过程。

从心法上讲,排除杂念需要自我暗示,其心法的口诀是“来者不拒,住者不留,去者不追。”

悟空,而不求空。

(孙剑云先生拳势)

当真正进入无极的那一时刻,暗示不存在了,此刻空而不空,于是悟空。

那么什么是“来者不拒”?就是对于心中(头脑中)出现的意念意识,不要强行地去压制或压抑,更不可急躁。越去压制或压抑,意识就越乱,心中就越躁。所以,任何意识、念头来了,也就来了,不要阻挡。

那么什么是“住者不留”?就是对于盘桓于头脑中的意识或念头,不要让这种意识留在头脑中,要主动地打断这种意识。

对于较顽固的意识,要以平静安详地心态,不断地打断这种意识。

那么什么是“去者不追”?就是不要去回忆或追想刚才闪过的某种意识。站无极式时,有时会产生一些非常诱人的一闪而过的灵感,这个灵感可能会对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很有诱惑力,站无极式时,对这些灵感都要放掉,不要去追想和回忆。

那么什么是悟空而不求空?

心中的空是求不来的,心越求空,心越乱。因此要悟空。悟空是贯穿日常生活始终的修养,不仅仅是站无极式时才要求的。站无极式时当然要悟空,不站无极式时也要悟空。悟空首先要把心放下,心安进而笃诚才能悟空,于是体悟空而不空。

不空者是什么呢?一气浑沦,意轴渐成。

意轴是拳中运动与劲力之枢,即自主平衡之枢。

在孙氏无极式中意轴由百会、重心和两足根交界点的连线组成。

前面讲了练习无极式时身体要进入三种状态,混沌状态,临界平衡状态,一气浑沦的状态,三者同在。

当由一气浑沦进入空明之际,即由无极式转太极式,此时由百会领起身体意轴,周身如衣服一帮挂在意轴上。命门以上脊椎向上节节顶起,命门以下自然向下松塌,按照“九要”的规矩由此进入到行拳走架。

练习无极式一般常犯的错误有三,所谓三忌:一是意念假借,二是昏昏欲睡,三是身体鼓弄。

既然是无极式,就要进入无意的状态,进入无意的状态为的是使身体产生无意这种状态下的先天功能,这个先天功能在生理学上叫做内稳态,这种功能就是无意之中产生的真意,由这个真意产生的劲力,就是内劲。所以,任何意念假借都将使练习者远离这个目标。

无极式从混沌入手,目的是使练习者不要专意于某种意念,但决不是昏昏欲睡,而是目光回视的静观状态,这个观不是用眼睛观,而是用全部身心去观,即观身外,亦观体内,其意似由车窗无目的的观看窗外的状态,不是盯着某一物看,而是看若未看。用于技击时,通过无极式练出的这个观或说感知能力能够让你敏锐地感知对手的内意,知彼意,于是能意在彼先。因此,昏昏欲睡地站无极式是错误练法。

站无极式时身体会自发地会产生微调,这种微调不是通过大脑指使的,而是由身体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产生的。

因此,站无极式要知道有此三忌。

同辈中高明者站孙氏无极式其法如同立禅,另有境界,松沉——轻灵(入定)——空明。

其实无论站无极式、三体式,还是行拳走架,乃至技击实战都要经历这三层境界,孙氏拳只有在技击时达到空明的境界,才算进入门径。

关于高手通过站无极式产生立禅的三层境界,松沉——轻灵——空明,笔者体认甚浅,支一峰先生的功夫比我高明,这里根据他的讲述,做个简介:

站无极式最初的效果是顶吊松沉,百会如有丝线向上虚虚吊起,整个身体如同衣服一样自然垂挂在这根丝线上。

松沉的境界,不仅仅是自我感觉,更是要对别人产生效果,自己不加一丝力,但别人却很难抬起你的胳膊,觉得非常沉,好象你的胳膊内灌有水银一般。练习无极式站出这个境界一般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每天坚持,站一次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小时。

站无极式有个从上提下沉到上下一致、顶天立地,全身犹如透空的过程,到了上下透空的阶段就是进入到轻灵的境界。

什么叫上下透空呢?

用俗话说就是把自己的身体站没了。

其状态如《庄子》中借颜回之名所云:黜聪明,坠肢体,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练习无极式,是从混沌开始,逐渐到空明的境界才算入门。

空明的状态要贯穿练习拳术的始终,即练习孙氏太极拳要始终与此状态是一致。

借鉴禅修之法站无极式,可参圆悟克勤和尚之言作为对孙禄堂先生开示的练习无极式的法门——

平地立杆,如立沙漠之地。

   所以站无极式时要在平地立杆”这种临界平衡状态下进入“立于沙漠之地”的混沌空虚之境,如此才可称为把心放下,即所谓把心放下乃是“如土木如石块,到不觉、不知、不变动所靠教,绝气息,绝笼罗,一念不生,”这般境地。

当把心放下到这般境地,则才有可能出现蓦地欢喜,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四大五蕴,轻安似去重担,身心豁然明白照了诸相,犹如空花,了不可得,此本来面目,现本地风光露一道清虚,便是自己放身食命安闲无为快乐之地。

至此进入身心进入自主状态,由此一方面开启了身体的感而遂通的功能态,将身体本能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拓展到拳术体用的层面。另一方面,由于身体本能的负反馈自动(自主)调节机制的拓展与提升,必然进一步提高身体的稳态水平,即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功能

那么站无极式站多久为合格呢?

站无极式不是以时间论功夫,而是以动静论功夫。

那么什么是无极式的动静功夫呢?

无极式的动静是两段功夫。

第一个阶段是动中求静的功夫。

第二个阶段是静中生动的功夫。

什么是动中求静?什么是静中生动?

站孙氏无极式在开始阶段是动中求静。因为孙氏无极式要求两脚成90度,两脚跟相并,如同平地立杆。显然这个姿势是处于临界不平衡状态,不利于身体平衡的,但这正是此式的高卓之处。

什么是平地立杆呢?就是在开始阶段需要通过大脑的意识去微调身体的平衡。当站到一定程度后,大脑中的意识消失,身体不通过大脑的意识自己调节平衡。于是由动中求静进入最初步的动静合一。

身体趋向动静合一的过程就是养气的过程,当身体达到动静合一后,先天真一之气逐渐充盈,虽未开通丹田气机,但眼前一气浑沦,一团气雾,没有边界,这就是由动静合一达到静中生动之前兆,由意静而致体内气机将动。此时忽然一点灵机油然而生,即行拳式中的逆运之道,将此气收拢汇聚丹田一点,则进入太极一气的状态。由此气自然而然的行拳,不加不减,劲路不悖,则神气劲合一。

所以孙禄堂说: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

从神意气以及运动机能上讲,孙氏太极拳所养之神乃是心性元神,所修之意乃无意中之真意,所练之气乃先天真一之气,所形成的运动及动力之平衡乃是感而遂通的自主平衡。由此大大提升了躯体的负反馈自动调节机制即人体的免疫力机制,并将这一机制拓展为技击时感而遂通之灵机。

回到本文的开头,如何练习太极拳对提升免疫力最有效?

答:完备内劲。

完备内劲的下手处是无极式,完成于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对于以健身为主要目的者,则可以侧重提高以下6种能力:

平衡——自主平衡能力

放松——专项放松能力

伸展——浑圆无界能力

呼吸——息无入定能力

空静——空而不空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太极拳师是不练套路的,套路都是忽悠人的!什么是无极?简单说
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
配图重刊《孙氏太极拳行拳要义简介》第二单元
常练这两个功法,练太极拳不伤膝盖
练太极拳怎么才能做到内里不空?
太极拳拳架的基础分析——立身中正与人体平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