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曼青太极拳遗真

『人嫌眼高手低,其实眼如不高,手未必有能高者,必曰眼高而后手高。如眼高而手未能并高者,期以岁月可耳。眼高识也,识当为一切先,先知先觉者,无非识也,此识未知从何而生,不曰诚乎。』

  要手高必先眼高,简单说:先要有正确的观念!

  吾等学太极亦是在内不在外,内功拳是养气行气为主。自然必须要在明德修身上面开始进业,而后才能迹近天阳。反之,一个人如果志节不守,行为败德,既无持志之心,那有帅气之法。既无帅气之法,则〔气遍周身,体气之充〕一定也是谎言。我们平时练拳架,若违背自然,或别出心裁,或刻意模仿,便会成为失形,失真,失象。不懂太极拳形之由来和拳理的根源,必定无法了解拳架形象之象由何生。时下太极拳同道和爱好者,似乎都偏重象,(太极拳外形的模仿)。而且又陷入中国人谈的气(元气)和西方人的气(空气,氧气)的迷宫里。既走不出气和明德俱关的路口,复又失去(致知)找寻真理的勇气。自然太极拳会一代不如一代,越练越没落。吾人今日如欲求太极拳的进步复兴中华文化的遗产,负责领导的各阶层人仕,和今日在教拳的同道,似乎应该一面注意推广,一面更要注意提高太极拳的层次。这样太极拳的真面貌,才能肯定,历久不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太极拳为道家拳,亦是人道拳,如除去仁义和德行,也就无拳艺可谈。学者,教者似都应有此认识。古人说:〔仁者无敌,勇者不惧,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太极拳讲求〔英雄所向无敌〕,离开仁义和德行,那能称上无敌二字。自古武林有句格言〔双拳打不遍天下,有理可走遍天下〕。这就是中国人五千年来武术文化最好的良言真诀。

  太极拳练拳,学拳,教拳,若重形〔外形〕与失形〔象〕同犯大错。这种神形之别必须通盘研究。否则自己成了〔失心之人〕。何能练好拳艺。所以先师在太极拳书中说:〔白刃可蹈,中定难求〕。

  太极拳自修诚为难事,前哲所重。口授指点。殊有必要。

  须知练习太极拳是学吃亏的,不要学占便宜,其实,为人处世亦莫不如此,所以如能学到太极拳理,则在社会上处世并不难。老子:〔善者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大凡肯吃亏的人,最后总是不会吃亏的。

  郑曼青教授说:〔医学是心理,生理,物理,而太极拳无理不具。〕可见太极拳的深奥之处。至于防身,〔那是技艺之末〕。

  而太极拳亦有各门各派,严格的讲起来,这些门派之见,都已是把祖先的创意,陷入一种既定的形式。早年的太极拳,只不过有十三式。每势都是单练的动作...。世界上任何东西,任何学问,包括哲学在内,〔形式〕基本上是进步的羁绊。形式是后人自己加上去的。因为一位真正的创派者,他在武术修养方面,一定比别人高深,比一般人聪明。他的心意〔思路〕与成就〔功夫〕,如果没有同等聪明和毅力的衣砵传人,继续发展,那么难免不流入形式的!今天的太极拳,就正困在这种既定的形式里。不同太极拳书,每使学者无可适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太极周身要领汇总
郑曼青太极内功心法 - 360文档中心
久练太极话松沉
太极拳起式
练太极拳没有气感怎么办?
郑曼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