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时代再续“西厢情缘”
 
  图: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图盘,英国巴特勒家族藏

  七百年前,一部描写书生张生和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历经坎坷,最终衝破封建礼教而结合的感人故事,以“西厢”之名,风靡了古老中国以及所有憧憬美好浪漫爱情遥远的国度。七百年后,由“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创始人、普救寺顾问雷建德提供的西厢记展品,亮相山西永济市入选央视举办的二○一八年十佳《魅力中国城》纪念邮票之上,再一次掀起了“西厢热潮”,让传统文化自信与感受爱情文化之重,经久传颂。/大公报记者 杨奇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部永恒且有普遍生命力的伟大艺术品,《西厢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圆梦研究、创作、传播《西厢记》十部曲的同时,为了让《西厢记》的情义文化走出国门,近年来,出生於西厢故事发生地—山西永济普救寺下、痴迷西厢的文化学者雷建德又将目光转移到海外,致力於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西厢的爱情故事,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些年,雷建德先后远赴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新西兰、新加坡、斐济、泰国、马来西亚等五十七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有关《西厢记》的探寻考察,一次次将古典爱情名著西厢文化推向世界,力使《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山西永济普救寺,成为世界上第八大爱情胜地。

  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由雷建德创建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一组六件作品,以中法两种文字入选《法国邮票印象——中国殿堂级艺术家篇章》。邮票是国家名片,被称之为“国票”,方寸之间,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极具收藏价值。让富有中国特色的西厢文化登上了法国邮票,亮相“浪漫之都”巴黎,其意义不同凡响。

  《法国大百科全书》有云:“十三世纪中国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元曲中是篇幅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这是爱情的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充满了迷人的情趣。”

  方寸之间展现爱情诗篇

  二○一八年八月十日至十一日,雷建德赴马来西亚新山市,参加由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主办的“二○一八国际儒商论坛”暨孔子学堂挂牌仪式。他是参加本次论坛的山西省唯一代表。雷建德从学术角度论证了儒商的成功与否与其后院文化息息相关。他提出:“儒商,无可厚非的是儒与商的结合体,不但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而且还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不论是儒者的楷模也好,商界的精英也罢,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后院那些或门当户对、三从四德,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少年早婚、居家苦熬,或当家理政、相夫教子的夫人们的理解、鼓励、支持和无私的付出。”他的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关注。近一万二千字的论文《中国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轶事趣闻》,几乎全部收录在大会《二○一八国际儒商论坛手册》,又一次将故乡的西厢记爱情故事推出国门。

  二○一三年五月十八日至三十一日,雷建德赴美国纽约、华盛顿、三藩市、洛杉矶、夏威夷等地,考察西方民众对《西厢记》古典爱情的认知和评价。

  《美国大百科全书》中这样描述:“《西厢记》是剧作者王实甫以华丽的文笔写成的,全剧表现着一种罕见的美。”“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戏剧,是中国十三世纪最著名的元曲之一,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二○○二年九月七日至十三日,雷建德赴日本考察《西厢记》流传经过和学者研究成果。

  《日本大百科事典》中记载:“积极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就使《西厢记》成为元曲的最佳作品。”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中也曾有这样的记录:“戏剧在元代文学中佔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雷建德试论《〈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纵横向比较》,将十三世纪我国的元杂剧《西厢记》与十七世纪英国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世界公认的反封建礼教作品做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从两者的题材(爱情)、体裁(戏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作品的悲喜剧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了同中见异、异中有同的比较研究。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雷建德对《西厢记》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着这样的描述:《西厢记》“这个戏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它的篇幅比其他元曲长出几倍,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对这种美的嚮往、美的追求、美的创作、美的传播,始终贯穿和影响雷建德的一生。

  二○一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雷建德再次走出国门,赴大洋洲新西兰、斐济等岛国考察观光,继续探寻《西厢记》海外评价,同时应相关单位的邀请,赠送他当时再版的著作《白话西厢记(后传)》,将《西厢记》带入太平洋岛国人们的视野。

  奥克兰市立图书馆英文版《中国古代经典文学》著作者雷威安(Andre Levy)对《西厢记》予以好评:“王实甫的作品《西厢记》,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戏曲,早在十八世纪(一八七二至一八八○年)就被著名汉学家儒莲译为法文。该剧以喜剧收尾并对年轻男女的情爱给予道德上辩护,同时删减了(性爱)叙述的枝节,强化了故事的抒情诗体,因而深得一代又一代男女青年的喜爱!”

  Andre Levy所评价的王实甫《西厢记》,最早的来源虽然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但它是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再改编而成的。它和《董西厢》在情节上相差无几,但在每个方面都进一步加工、发展和提高,使戏剧衝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特别在心理描写上,更细緻、精确,引人入胜。

  作为《西厢记》研究、传播、再创作专家的雷建德,对照作者Andre Levy研究成果存在的谬误之处同时予以纠正:如书中“元稹所著《莺莺传》这一著名版本,保留了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所作的修改……”而历史事实则是,元稹在公元八三一年逝世之后,董解元才於公元一二○○年以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基础,并从李绅莺莺歌、宋代赵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作品中汲取营养而着手,将不到三千字的传奇故事改编成五万字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结构、语言特点媲美的《西厢记诸宫调》,因说唱时用弦乐器琵琶和筝伴奏,故又称《弦索西厢》或《西厢弹词》,两部作品问世时间相差三百六十九年。

  全情投入 乐在其中

  指尖点击《西厢记》,倾情网络展览馆。只要是有益於《西厢记》传播的事情,雷建德都倾情投入、乐在其中。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媒体迅速崛起,更多人热衷於更迅速便捷、资讯海量的网络媒体。雷建德开始思考,如何深入挖掘《西厢记》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範,结合时代继承创新,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西厢文化,让《西厢记》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於是,年近花甲的雷建德产生了筹办“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的想法。

  雷建德为《西厢记》而兴奋,为《西厢记》而骄傲,为《西厢记》而痴迷,被朋友们文友们网友们送别号“雷西厢”。四十四年间,他与《西厢记》的情缘既缠绵、又执著、更深沉而炽烈。

  雷建德先生不无憧憬地说,早前他赴澳洲等太平洋岛国,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爱情文化海外传播的魅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痴迷西厢的雷建德置身於竹雨松风琴韵、茶酒梧月书声之中,游哉乐哉。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下期“艺坛动静”将於来年一月六日刊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解元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创作源流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莺莺传和西厢记
西厢记 |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戏曲专题复习】——王实甫
出自西厢记的80个成语,你都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