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中国鼓励生育刻不容缓\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 梁建章
2018-12-31 03:18:30大公报

  2018年即将过去。虽然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健委尚未公布今年全国累计出生人口数据,但根据各地已公布的数据推算,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与上年相比降幅惊人,部分地区的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12%到27%,包括江苏省。相对於2017年的1723万的数据,这种降幅意味着出生人口分别减少207万和465万,分别对应於1516万和1258万的全年出生人口。

  近年来,笔者一直警示中国出生人口面临雪崩。在全面二孩政策宣布之初,笔者於2015年12月18日发表的《十三五规劃需要何种人口政策》一文中就提到,“随着全面二孩堆积势能的释放,中国出生人口在2018年之后将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笔者当时的判断是,出生人口在2017年达到高峰,在2018年之后开始雪崩。但现实却比预料的更加严峻:2016年就达到高峰了,而雪崩在2018年就开始了。

  不过,由於最大跌幅往往出现在高峰过后,而堆积生育意愿的释放高峰这一两年已经过去,2019年出生人口的降幅有望趋缓。但由於堆积生育意愿在未来几年会基本释放完毕,再加上育龄高峰期女性在十年内将减少30%以上,而生育意愿更可能继续走低,出生人口在未来十年将持续快速萎缩。儘管在这轮雪崩之后,出生人口的下降速度可能会平缓十来年,但除非大力鼓励生育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接近更替水平附近,出生人口的长期快速萎缩将一直持续下去,其后果是中国人口将极度老化,而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也将轰然坍塌。

  即使未来生育率能维持到现在看来过於乐观的1.4的水平,出生人口乃至总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即每二十七年时间萎缩1/3的速度减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计劃生育部门似乎一直把1.8当作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生育率,这实际上完全是无稽之谈。要维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正常繁衍,将生育率最终提升到2.1以上的更替水平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讬儿机构资源稀缺

  儘管经济放缓、贸易摩擦、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短期内更引人注目,但长期来看人口坍塌却是远比所有这些问题加起来都更严重的危机。过去四十年来,虽然经历各种挫折和不时出现的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社会始终能快速发展,这背后的基础驱动力,正是被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相对年轻,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人口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然而,如果无法大幅提升生育率,那麼长期来看,人口坍塌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下行惯性,导致整个国力乃至中华文明的全面衰退。要应对这一空前危机,全面放开生育并通过减轻养育家庭负担来大力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生育意愿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育成本太高。这种昂贵的养育模式与少子化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生育率越低,家庭平均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越高,这样一般家庭越不敢多生孩子,反过来又导致更低生育率。除了需要承担高昂的直接经济成本,父母还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看护困难。相对於其他国家,中国的讬儿机构普遍稀缺。可以说,在中国养育小孩的痛苦指数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目前,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鼓励生育是常态。对生育家庭的经济奖励,往往是累进制,特别是奖励第三个及以上的孩子,金额可让新生儿父母维持体面的生活,产假和育儿假甚至长达一年半,而僱主也被要求对育儿母亲甚至父亲提供再就业保障和育儿便利。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注重规劃讬儿和育儿的设施和服务,确保义务教育,为家庭解除养育的后顾之忧。在这些措施下,西欧国家和俄罗斯的生育率近年都略有回升,但迄今还没有将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的先例。相比而言,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全球垫底,甚至只生一个孩子当成默认选择。可以预料,要大幅提升生育率避免人口坍塌,将是中华民族未来最大的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进入了低生育新时代
学者:中国已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放开二孩严重滞后 小大
放开生育出生人口就会增多吗:降低容易上升难
北大学者:最大的风险在于对低生育风险认识不足
专家解读上海人口生育政策
一个村庄的消亡与一个国家的消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