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行车之惑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新民随笔
自行车之惑
沈月明
  
  其实我还是想抱怨共享单车,因为它们实在是越来越难骑了。虽然所在街区共享单车并不稀缺,但我还是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因为共享单车给大家的普遍观感是,质量糟糕且供应无法保证。

  我的二手自行车是个合资品牌的副牌,但质量相当可靠。前两天送儿子上学时突然发现车胎被扎了,心急抓了个共享单车往学校赶。可边骑边想骂人,因为这车实在太难骑了,踩起来吃力得要命,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感觉随时散架。联想到小黄车一地鸡毛的困境,我突然有个想法:也许共享单车在中国是个早产儿,因为我们的企业理念、公众素养、制造质量还达不到,令其不能提供稳定服务的水平。且看现今街头的共享单车,车况完全正常的十难有其一。小黄车经常是开一辆弃一辆,不是轮圈变形,就是脚踏损坏。据说第一代摩拜单车单价高达数千元,但质量仍未经受住市场考验。

  其实按中国制造业的水平,造一辆轻快又结实的自行车显然不是问题。但现实是,共享单车普遍存在设计缺陷、质量低劣的问题。我们大量企业,包括很多国有企业,对制造工艺、产品细节的追求仍然停留在乡办厂的阶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产吉普车“北京212”,这个车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产。然而令所有该车型的车主感觉到恼火的是,这个车的制造质量只能用“粗糙”两字来形容,甚至被吐槽为“行驶的工业垃圾”。事实上很多国产汽车的制造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赶上外国大厂的水平。北汽212做成这样,只能说是职业精神、服务意识的全面落后。

  可能是溃不成军的现有品牌让出了市场空间,这两天我看到哈啰单车在大量铺货。但愿它们的质量能有显著的提升,让我们看到市场纠错的力量,看到中国普通商品的制造厂家,对质量还没有放弃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报告︱2018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
共享单车无序发展不可持续
中国单车已进入英日意等国 共享单车出海水土不服
UC头条:去年出海今年大败退 共享单车海外运营为何这么难
共享单车末日,这家公司倒闭!其它还能被摧残多久?
微博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