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让老照片讲述曾经的临洮往事

古城临洮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城市和村落的肌体里。物换星移,许多过去已成史料。临洮老县城新旧更叠,那些古巷、庙祠、建筑,只能在我们的记忆边缘徜徉。

如果我问你:几十年前的老临洮是什么样子的?嗨,你可曾记得?那记忆里临洮老样子是……

1935年临洮女子师范的女学生

抗战宣传归来时进入临洮南城门瓮城(润圈子)

从西岩古寺远眺洮河浮桥


洮河浮桥,贯通了东西,河水静静流淌,

看着桥上的人来人往

民国时期的城隍庙,两边还刷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标语

时间跨越百年,曾经的灰瓦古巷,如今你在何方?

在外干活的百姓休息吃饭,

不知道远处摄影师“咔嚓”一声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临洮古城

1936年的临洮东城门,人流穿梭往复之地,

“不分回汉”。想必这张照片拍摄时距离同治回乱不过几十年,

那场噩梦已经留给当地惨痛的记忆,并给了地方官励精图治的勇气!

(原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去过很多次洋人巷的教堂,

但是依旧喜欢建于1920年的建筑,

钟楼耸立,楼阁环抱,回廊曲折,

是临洮古城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新兴建筑,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惜已经拆除,

只是留下这张照片让人不胜唏嘘……

老外在上世纪90年代在车里拍摄的临洮街景,

两边讨价还价,商贸活动是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话题。

曾经的洋人巷,古代的石桥街,只是石桥早已不在,

只留下石桥饭馆

让人想起百年前这里

茶楼林立,戏台高腔……


浮桥依旧,筏子客,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临洮记忆

这座碑 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曾经的哥舒碑,消失的石碑观,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是每个临洮人儿时的集体记忆……

船磨,已经消失的风景,灌溉着洮河两岸着人们

注意:照片里的是临洮市

那是一段封存了很久的故事,

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

曾经的人民剧院,门口的醪糟汤,

那是我们的童年,向我们的父辈致敬

男的中山革履,女的旗袍,

属于民国的临洮,一个有故事的时代

背后的那栋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唯有泛黄的照片诉说着民国期间古城临洮的毕业季……

“惟我步校,作育主兵,

研究学术,锻炼身心,

过失矫正,充实技能,

建军,建军,建军重在我身……”

西北陆军步兵学校临洮分校,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临洮地毯厂,不知出了多少飞天牌毯子,

只是知道临洮地毯进了人民大会堂甘肃厅,

那是古城曾经的骄傲

90年代拍摄的马家窑遗址

临洮出土的各类彩陶

拍摄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1940年),

临洮教育局撤局改科交接之时全体员工合影。

照片经过装裱后,

由时任县教育局局长的袁和璧(字荆山)

题赠给同事。

曾经的临洮秦长城杀王坡

西桥头,二甲摊,我们永远的青春记忆

不曾见过的临洮洮河放筏


同一地点,沧桑数年


1949年解放大军抢修浮桥,渡过洮河

85年东山恢复重建

洮沙县,一个历史长河里留下的名字

民国的临洮,老照片里散发的气质

临洮人民剧院,很多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约会的首选,

电影,秦腔,还有某一次逃票的记忆

八九十年代的临洮城全景

一桥架东西,远眺古城临洮,

古树郁郁葱葱,只是如今……

曾经的大十字,见证着古城的崛起与发展。

临洮一中这栋楼里,曾经洒下了多少汗水,

一代又一代临洮人的期待与回忆,

这是我们的匆匆那年……

姬家河古渡口,来往的人们,告诉我们历史的沧桑。

三三两两,或多或少的人们行走在浮桥上,

听着河水拍打船舷的声音,

踩在木板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用心感受浮桥带给我们的美妙。

洮河浮桥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一代临洮人的青春,

见证了太多的关于爱的悲欢离合。


从岳麓山上看临洮二中

临洮滑冰厂,玩的起的应该算当时的土豪吧

大十字的中国人民银行,街上的行人衣服充满时代特色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临洮一中大门

相传老子李耳飞升之地,

临洮岳麓山凤台,

李氏故里,名不虚传

或许是岳麓山最早的影像,那时笔锋塔还是木质结构,

一座锁峰桥还架在两个山头,

仿佛听见椒山书院的书声琅琅……

临洮农村赶集的人们,商业在这里交流

一张纸地毯,多少人的辛勤付出,

假若把它整个拍下来做出纪录片,那是永远的珍藏

东大街,忙碌的人们

赶集归来,过个家家,

这张照片里的这帮小可爱(尕心疼)如今在何方?

临洮县幼儿园,当时已经很高大上了,

童年,已经很远……

临洮酥糖包装工人,盒子里承载了

很多临洮人的童年与友情,满满的儿时记忆

临洮香厂,一根根洮河牌香

曾经也是辉煌无比,走出国门

百年前跟随安特生参与挖掘马家窑遗址的临洮乡亲

翻越西坪山,把罐罐运回临洮城(安特生拍摄)

安特生拍摄的洮河浮桥


20世纪30年代临洮东北角古城墙,

假若保留下来,是否跟平遥齐名?

临洮女子师范毕业照,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任性”,

开放包容,一切停留在时光机当中…

“寻找曾经的临洮”老照片征集活动,

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老照片。

老照片凝固的是历史瞬间,

记录的是点点滴滴的岁月痕迹,

它们是往昔黄金岁月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们相信,

你们的相册里,

或者某本最爱的书里

也许就夹着几张关于临洮的点滴。

请拍摄下来发送至后台

特此感谢

田生成、范广军等人提供照片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编辑:袁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卫老照片〗1320:静海王口镇文昌阁等 三张
民国老照片:岁月的珍贵影像
【郢都故事·新闻阅评】用影像留住逝去的乡愁——读《荆周刊》“荆州记忆”专版有感
太行人家收藏的两张珍贵的保定影像
1930年左右,一张扎心的照片,可见当时的中国人地位多么底下#民国 #老照片 #珍贵影像 #历史 #城市记忆
随着记忆游古城(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