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临洮西凉王李暠衣冠冢发现记

临洮李暠衣冠冢,在县城东北约五里处。
1955年春夏之交的一天,爷爷果断做出决定,并率领我们全家大小十余口人,平掉了自己家的祖坟,祖坟在城外东校场西后门,向西过工程渠(后来改称红星渠),再向西约1、2百米处,是我们的祖爷爷在明洪武六年被朱元璋遣边西北,率领三个儿子及全家人从江西吉安府永丰县迁居甘肃狄道后,最早的坟地。
平坟现场休息时,爷爷说,平坟要赞成,支持。要不过多少年,到处的地都死人埋满了,活人靠啥种田吃饭呢?爷爷做出平坟的决定,也是为了解决当时我们全家的吃饭问题。
49年之前我们家是在县城东街自己家临街铺面开牛羊肉馆子过日子的,同时也做甜醅粬子卖。土改时,我们家被划为城市贫民,七爸一家被下放到西坪乡,分地主房屋土地当了农民,我们一家被下放到东乡石家楼翻山,分了地主刘杰山家的三间土西房和几亩山旱地当了农民。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二阿姑还小正在念书,三个人留在了城里,没有被下放享受土改成果去。说实话,那时乡里的地主,生活还不及城里我们贫民。
53年,54年,天大旱,青黄不接,那里的农民生活没办法,靠政府供应的绿豆,红薯干,勉强度日。55年,在农村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我们家和七爸家陆续回城了。我是54年提前进城念书的,由奶奶管教。
这一来,我们家五口人,七爸家三口人,再加上老家三口人,刚进城时大人都没找到工作,街道对面从西乡来的郑家光棍两弟兄刚开起了羊肉馆子,我家作为老户不好去抢人家光棍汉的生意,而牛肉馆子政策又不让开了,十几口人的吃饭成了头等大事。只有重操旧业,做粬子,但统购统销,做粬子的小米市场上不让买卖,我们家又没地,万般无奈之下,爷爷考虑好久,终于下定决心,平祖坟种糜谷,自己解决做粬子的原料问题。
顺着东校场西面走牟家庄的大路,过校场西后门不远,再过西面的工程渠,沿着田间小路,又向西走了不太远,就到了我们家的一大片荒滩坟地。祖坟约一亩地左右大,东西向,头西脚东,东西长,南北窄,标准长方形。周围都是农田,就我们紧接着的两家是坟地。两家坟地不是挨着,而是首尾相接。那一家在我们家西面,也是头西脚东。只有不到半亩地,比我们家的小多了。南北宽窄一样,就是东西要短的多。中间隔着一条不足一尺的小毛渠。
说是平坟,其实我们家坟地大,坟骨堆不多。爷爷说,这是家里的祖坟,只有大房头,没有分家另坐的,才能进祖坟。不是大房头的,分家另坐的,进不了祖坟,都另立坟地了。后来看了族谱,果然,坟苑图上在全县分布有好多同族人的坟地。这样下来,大房头尽管人不多,但几百年下来多少辈,一辈一排,宽度不大,长度就自然拉长了。形成南北窄,东西长。
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西北考古日记》记载,称爷爷是临洮“城中陈老四”。这是因大房头我太太身旁没有子嗣,过继了三房头的老四。我爷爷临洮城内都叫陈四爷,却是陈家大房头他那一辈唯一的长子长孙继承人,也就正式接管了我们陈家的祖坟。
说是平坟,就是把地面上的坟骨堆铲平,地下部分丝毫不动。由于坟骨堆不多,也不大,大人们平坟,我们小孩帮忙拔草拾草,捡石头瓦块,一亩坟地一天就平整好了。由于是撒播糜子,第二天轻轻松松就种好了。
我家坟地里仅有一块石碑,是江西过来的最早祖先的碑,在坟地西头中间水渠边上。明朝洪武年间立的。休息时,爷爷指着碑上面头一排的“陈祜”两个字说,这就是咱们的老先人陈福。我那时小学二年级,就说,这个“祜”字不是“福”字啊?而且我的小名就有颗“福”字,一年级刚上学就学会了。爷爷说,咱们的先人就这个“祜”字,念“陈福”。后来看了族谱,果然上面写的是“陈福”而不是“陈祜”。我当时想不明白,石碑上为啥刻成“陈祜”呢?江西人念“祜(hu)”为“福(fu)”,还是元朝时的古人写“福”为“祜”?后来查字典,上面解释说,古人“祜”、“福”通用。原来如此啊。
紧挨我们家坟地西头那家的坟地,尽管地不大,坟地里的石刻却很多。由于第二天主要是大人们的活,小孩帮不上忙,小孩里面我最大,再的弟弟妹妹还小,没念书呢,他们在地边玩耍,我一个人就去那家坟地仔细看了一下。
这家坟地,只有一座坟,在最西头中间。说是坟,却看不见平常的坟骨堆,只有比地面高起约一尺左右的平掌子。平掌子紧前面(东面)中间有不太宽的一条地道,有砖石台阶,往西向下通到墓室。墓室有一个不大的墓门,没有门扇,是敞开的。墓前坟滩中间有一条石供桌,供桌前左右两面有两只比较大的跪着的石羊。墓门前,尽坟滩的宽度,四角立有四条方形石望柱,望柱顶上各雕有一只石马头。坟地里没发现墓碑。
我问爷爷,那是谁家的坟?为啥有台阶有门,门还开着呢?爷爷说,那是西凉王的衣冠冢。我问啥是衣冠冢,爷爷说,就是没埋死人只埋的死人的衣裳帽子。我让父亲领我下去看看。父亲说,大人不能进去,娃娃们能进去,你自己一个人下去看去。这样,我一个人顺台阶慢慢下去了。
进了墓门,发现里面还挺大的,南北宽东西窄。上面是攒尖顶,砖铺地面。周围白灰墙面上全部是彩绘的好像戏曲上和连环画上的武打人物战争场面,也有官员坐着其他人站着侍立的场景的图案。除了这些绘画,里面空空荡荡再啥也没有。
上来后我给爷爷说,里面只有绘画,没有衣帽这些东西。爷爷说,说是衣冠冢,其实就是一个享堂,就是后辈儿孙们纪念先人的地方。埋没埋衣冠,埋在啥地方,谁也不知道。再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李世民先祖西凉王李暠的衣冠冢。
平了的祖坟,我们家只种了两年。头一年糜子,第二年谷子。57年,合作化开始,祖坟就被瑞新社无偿合作占去了。因为这周围的土地农田全是瑞新社的。只给我们家在东山上魏家坪瑞新社的地中兑换了一、二分大的一块坟地。据说西凉王的衣冠冢也被瑞新社平了占做农田。
58年大跃进,临洮全县在北乡水泉湾大炼钢铁。夏天的一个晚上,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睡在家中明显能听到东峪沟小河口喧嚣吵闹的河水声。第二天,大人们说,北乡八里铺小河沟的木桥被洪水冲跑了,往水泉湾运送的大炼钢铁的物资运不过去,县上组织民兵突击抢修。这年夏天暴雨多,这桥刚修好,又一场暴雨,桥不是塌了,就是又被洪水冲跑了。最后县上决定,修成石桥。城里及周围所有能用上的现成石材都被强行征集拉去修桥。听父亲说,我们家祖坟的石碑,李暠衣冠冢的所有石供桌、石羊、石马等等,都被拉去修成八里铺的桥了。那年月,私人家里的铁锅、铁马勺、铁盆等等都被强行交公炼成钢铁了,没人敢说不字,先人坟地的碑又有谁敢说啥呢?这桥后来被命名为红旗桥。
到了1972年,我在县建筑公司打工。那一阵是给县革委会在那大院里修地下防空指挥部。对外叫防空洞。我是钢筋工,后来又当的电工。防空指挥部,基本是钢混结构,地下施工现场阴冷潮湿。8至9月间,我突然病了,请假在家治病。到县医院让大夫诊断检查,开了几次感冒药,吃了不起作用,反而越来越重了。那时天正热,我却浑身冷得直打颤,穿的厚棉衣还冷得不行。没办法,只得到药铺自己买中西药吃,每天只能吃二两面的一个馒头,再就面腥的吃不下去,多时间只能吃苹果。这样病了几乎一个月。
就在害病期间,9月份左右,有一天,隔壁邻居我的同伴赵学林说,东山底下拱北旁边雍御史的坟叫洮惠渠下来的支渠水泡塌了。我穿着厚棉衣,跑去看了一下。文化部门的人知道了赶来清理拿走了里面陪葬的所有文物。
第三天,他又说,北门外头校场西面西凉王的坟叫瑞新社社员给地放水时泡塌了。他说这话时已经下午快天黑了,因西凉王的坟和我家祖坟紧相连,我怕自己家坟地也连带遭殃,穿着棉衣赶快去看了一下。
到那里一看,尽管快天黑了,还是有好多人在围观。包谷地里西凉王墓室北面顶子上塌陷下去了约三分之一大的一块,我们家祖坟没有受到影响。后来听说,瑞新社派社员把塌陷的地方填平了。由于里面没东西,没听到文化部门的人去清理。
新千年以后,电脑和手机上有卫星地图了,我时不时查看一下祖坟和李暠衣冠冢的地面现状。发现有时好像是农田,有时好像是苗木栽子,有时又好像成了道路。但由于人不在本地,始终没法到现场去实地踏勘。

现在从微信的《这里是临洮》上知道,李暠衣冠冢受到了县上有关方面的重视和保护,并立起了《西凉王李暠衣冠冢》石碑,这是地方文化史上的一件大好事。

2022年8月2日于 陈俊峰 定西安定

 陇西李氏寻根祭祖圣地甘肃临洮 

摄影:李天禄  李效民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谱时,祖坟地被征后,族谱应该如何记载?
别人的祖坟要葬在我家地里,我该怎么办?
如何看祖坟风水
清明添坟从哪儿用土合适?
《人与自然环境学》图说(连载之十四)
你家祖坟正北有个坑,有几块大石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