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里才是真正的龙门——解读大禹治水之迷
userphoto

2013.07.15

关注
根据口口相传的历史,大禹治水的施工地点是在一个叫作“龙门”的地方;或者说大禹在那里施工后,这个工程的所在地被命名为龙门。如果结合大禹的施工方式为疏导河道,这种命名也很好理解,河道一经疏通,奔涌而出的河水形如蛟龙出水,那么将工程地点命名为“龙门”就再合适不过了。  问题是现在被命名为“龙门”的地方有多处,如果百度一下“龙门”这个词条,我们会发现中国境内有近十处以“龙门”为名的地址。分布范围北至辽宁,南到广东。鉴于“龙门”这个名称的寓意颇为吉祥,真正以龙门命名的地址应该远不止十处。  不过这些形态各异的“龙门”并不会扩大我们的比对范围。因为根据大禹的活动范围,以及治水之后所造成的地缘影响,地处黄河、淮河流域,并且处在河道上的“龙门”才会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如果按照这个方向,有两处龙门有可能是我选项:一是位于黄河中游,壶口瀑布之南的“龙门”,又称禹门口;另一处则是洛阳盆地之南的“龙门”,又称伊阙。这处龙门闻名于世的是刻于两岸石壁上的“龙门石窟”。
如果按照大禹所治之水为黄河之水的思路。壶口瀑布南面的“龙门”无疑是最有可能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的。因为它是唯一处在黄河河道上的龙门,而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实际上是处在黄河的支流“伊河”(古称伊水)河道上的。  因此在古典时期乃至现在,黄河之上的这处龙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龙门的真正所在,而它也因此被授予了“禹门口”的荣誉。  为了行文方便,我在〈龙门位置示意图〉上将壶口瀑布南面的龙门命名为“龙门1”,而将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暂称为“龙门2”。    附〈龙门位置示意图〉

如果从工程量上来看,龙门1的位置位于晋陕大陕谷的南端出口,宽约百米,似乎上古之人集中力量,应该有可能在九年之内疏通这段不宽的河道。问题在于,黄河在到达龙门1之前的这段南北向的河道,是在山西、陕北两大高原之间行进的(也就是所谓“晋陕大峡谷”)。这就是说,如果龙门1是人工开凿而成的,那么之前未能通过龙门1南流的黄河水又从流向哪里,为祸哪里了呢?如果观察龙门1北部的河道是穿行在华北平原之上的就很好理解了,平坦的地形以及黄河的水量很容易冲刷出不同的水道。而在晋陕大峡谷中,两侧的山地高原阻止这这种可能性的发生。更何况如果龙门1在通行之前,真的高到象三峡大坝大样阻止了大部分的河水,那么黄河之水也最多是在晋陕大峡谷中形成一个大的水库,或者说淹没龙门1以北靠近河岸的耕地。只是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土地即使在现在,也并不具备多少耕种的价值。上古之人很容易在龙门1的南部发现渭河平原和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这样大面积的种积平原,并不需要费力保护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地。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这三大平原成为了西部族群的兴盛之地。
之所以否定龙门1为大禹治水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缘影响是在淮河流域。也就是说大禹通过治水,让淮河流域属于东部族群系统的部族臣服于他。如果将黄河定为治水目标的话,那么真正能够危害到淮河流域的黄河只是下游一段。从这个角度看“龙门2”将有可能具备这个潜力。唯一让人感到费解的是,龙门2并非黄河之上,而是在伊河之上。正如前面有朋友问到的那样,难道是黄河之水过大,通过伊河水倒灌,进而通过淮河的支流注入淮河影响淮河流域的生产生活?  如果伊河不是西南——东北向最终注入黄河的河流,而是反方向与淮河,或其某条南向的支流相沟通的河流,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正如之后在古典时期,黄河的每次南向侵夺淮河河道,都是通过那些北——南向的河流完成的。  即使黄河之水大到能够逼迫伊水倒流,那么又会出现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大禹所做的应该是在伊水之上筑坝,以阻止黄河之水流入淮河,而并非是用人力扩大缺口,让黄河之水能够更顺畅的进入淮河。
现在看来,让龙门2成为大禹功成名就的地点也遇到了困难。不过我们接下来的分析,会让一切都符合逻辑。事实上除非有时光穿梭机,否则任何一种假设都无法被“史料”所证明。特别是在某一个著名景观可以成为聚财之地的情况下,让其他选项就此放弃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地缘结构的逻辑推测,或者说分析出哪一种可能性更符合逻辑。鉴于以后的内容中还将涉及到类似的争议,因此有必要声明一下,以上及以下内容,仅为推断,并不被授权引用在具体争议之中。
1:〈大禹治水示意图〉2:〈龙门位置示意图〉


在推断龙门2是否为大禹治水这地的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做的关键点在于转换一下思路,即为害淮河流域的洪水的确是来自黄河,但这里所说的“黄河水”并非是来自黄河干流的水,而是一条本该注入黄河的支流的水。这里所说的支流,就是“伊水”。  如果观察现在伊水的走向,这条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著名水流,在通过龙门2那条狭窄的水道之后,越过洛阳盆地的中心地区,与另一条同方向的河流洛河汇集之后注入黄河。这段位于洛阳东北部的河流也因此被称之为“伊洛河”。洛阳盆地所孕育出的河洛文明也因为伊水、洛水的存在也被称之为“伊洛文明”。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伊洛文明”的开创者就是大禹。因为在它开凿龙门2之前,伊河的大部分水流并没有流入洛阳盆地,也没有注入黄河。既然洛阳盆地没有伊河,那么“伊洛文明”也就名不符实了。不过相比于“伊洛”之名,“河洛”的用法要广泛的多。如果从水量及重要性来说,伊水与洛水对洛阳盆地的贡献并没有质的差别。而河洛(黄河、洛水)之称成为了主流的用法,本身就是在暗示在这片土地开始拥有文明的时候,伊河还没有在洛阳盆地存在,或者说它的流量还不足以提升到与洛水齐名的地步。
那么没有流入洛阳盆地之前,伊水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最起码伊水在山上的上游河道,存在的时间绝对不止5000年。只不过由于洛阳盆地南侧的几道山脉连成了一片,伊水在流到了现在龙门2的位置时受阻未能进入洛阳盆地罢了。  既然伊水不能按照水流的方向顺利流入黄河,那么它势必会在山谷中蓄积起来,并寻找适当的出路向其他地区漫流。而这就造成了很多朋友所不熟悉的“汝海”的出现。而伊河之水最终的流向地,正是那个等待以久的“受害者”——淮河。
作者:香冷人      一直以为大禹当初治理的是华夏所有主要河流呢,竟会只是黄河。郁闷,不解。许多像我一样思想纯朴的孩子受打击了。  =======================================================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以前也曾经这样认为过,只不过一直怀疑,大禹是用的什么交通工具。随着中央之国的持续扩大,上古的一些名山大川和名人就随着帝国的征战而四处“传播”了。象大禹这样的名人更是“难逃一劫”,只要是有水患而又愿意成为中央之国一部分的地方,理论上都有请这位已经被神话的了名人到此一游的可能。如果所在地水患不是那么严重的话,还可以请其他“名人”,比如神农“跑”的地方就不比大禹少,特别是在一些植物种类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荆山之西,野人出没的神农架)  由于我们是依逻辑在推理历史,而不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讲述神话故事(这一点朝鲜半岛南部的某个民族比较在行),因此让大禹在9年时间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是不人道的。对于受到“伤害”的朋友也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感谢网友提供的有关“汝海”的地质报告。所谓伊川盆地指的就是伊河(伊水)中游,流至龙门2的那段河谷。而过了龙门2则是黄河、伊洛河水共同作用而成的洛阳盆地。伊河之水如果不能顺利的越过龙门2注入洛阳盆地的话,在伊川盆地积水成湖是必然的。如果你在GOOGLE地图上查找,会在伊河中段找到一个叫“陆浑水库”的人工湖(可先查找“伊川县”的地标,再顺着河道向南寻找)。这个水库所在的地点就是伊川盆地的最低点,通过人工筑坝拦截伊河的水流,我们依稀还能够看到些“汝海”的影子。只不过上古之人与今人所遇到的烦恼正好相反,他们所烦忧的是水太多了,需要有合适的途径排泄掉,而不是象我们这样恨不得将每一滴水都利用起来。  在网友所提供的那份地质调查报告中,所认定的汝海就是蓄水之后的伊川盆地。问题在于伊川盆地即使蓄满了水,它的体量似乎也担不起“海”的称号,更不至于让整个淮河流域都为之所动。还有一问题就是,即然“汝海”前面被冠以的是“汝”字,那么它势必覆盖有汝河的部分河道,否则用词精准的古人会将之命名为“伊海”的。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地形图,会发现伊川盆地如果蓄满水的话,会依水势向东北及东南两个方向漫流。不过在东北方向伊水突围的机会不大,有嵩山、箕山两座山脉阻挡,河水至多会淹没两山之间的山谷,并成为“汝海”的一部分。即使不看地理结构,仅从郑国能够安全的在嵩、箕两山东面享国数百年,我们也能判断出,伊川盆地的水患不会影响到此。  既然东北方向无法突围,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东南方向有没有合适的路径。还不错,这里为伊川盆地留出了一条宽阔的通道。而伊水之南的“汝水”正是沿着这条通道向南注入淮河的。也就是说伊河之水在注满伊川盆地后向东南方向突围,并与汝水汇合,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由于这个湖泊的水流最终是通过汝水下游的河道注入淮河的,因此也就被命名为“汝海”了。至于汝海的南界应该在哪,或者说有哪一段的汝水扩张为“汝海”。如果考察地形的话,在发现现在的“北汝河”(也就是古汝水的北段)在郏县(春秋时的郏邑,郑国部分有过描述)南部有一条顶角朝东南方向的“V”状丘陵,而北汝河也在此沿着这个角向北拐了个弯后再继续南流。这条“V”状丘陵起到了天然大坝的作用,使得漫流至此的大部分洪水得以蓄积起来,成为汝海的一部分。
在确定了汝海的大致范围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上古时期,淮河的水患主要来自何方了。也就是说伊、汝之水对淮河流域所造成的水患才是大禹的治理对象。在伊、汝两河的水流还不算太大时,依托山势,这些水流汇集成了汝海,然后再沿着汝水的下游河道向南注入淮河。但到了雨季,伊、汝两河的水量暴涨的话,那么汝海之水就会向南奔涌而下,进而造成淮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汝河之水也是流入淮河的。那是不是说造成上古时期淮河水患的罪魁祸首就是“伊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其实在大禹治水之后,淮河的治理工作依旧是历代王朝的治理重点,并且作为历史上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汝水两岸的洪灾也还是一直不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元朝的官员甚至将汝水一截为二,将北汝之水入淮河的另一大支流“颖河”(颖水),再注入淮河;而南半部的汝水(南汝河)则与其他河流汇集成另一条独立的河流——“洪河”流入淮河。这种分流的作法固然是能够让古“汝水”的下游地区减少洪灾的危险,但同时也让颖水一跃而成为了淮河的第一大支流,并增加了洪涝的风险。  鉴于淮河的水患一直未断,因此大禹的治理将伊河之水北向引入黄河,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问题方法。大禹之所以为后人所传颂,在于他开创性的用人工治理的方法,疏导了河道,减轻了淮河流域的水患(特别是和之前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大禹为当时淮河两岸的部族所敬仰,并由此开启了中央之国的概念和扩张之路。  至于仅仅是一条伊水的去留,能否造成淮河水量产生质的变化,相信许多朋友都存有疑问。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河流的水患并不是存在于一年四季的。我们所考量一条河流是否存在水患的危险,是看它夏季(雨水多)的最大水量是大到足以漫过河堤。而测量流量的方法是计算每秒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量。仅仅这样描述,还不足以让大家感受到伊河水在上古时期的雨季,水量会有多少惊人。我们可以得到的数据是,近现代所测量的伊河上游的最大洪峰是发生在1954年8月,流量每秒1370立方米。而黄河在1958年7月17日,于黄河下游郑州北部的花园口所出现的22300立方米/秒水流,为建国以来最大洪峰量。历史上黄河的决堤改道,洪峰量也基本为这个数量级。至于4000年前的伊水,水量究竟有多大,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幸运的是,中国最早的洪水记录就是在伊水进行的(公元223年),根据当时所留下的记录测算,当时的洪峰达到了20000立方米/秒。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上古时期它的水量有多大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条上古伊水所造成的洪灾,足以抵得上后来的黄河水灾了。在这种情况下,大禹用人工开凿的方式,在洛阳盆地与伊川盆地之间的山脉上打开一个缺口,让伊河水,或者说是汝海的水分流至黄河,足以让淮河流域的部族们的农业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关于龙门1堵塞,造成其河水漫流入两侧渭河、运城盆地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只是这段河道的两侧其实主要还是台地,河水造成大面积漫流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大禹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它借治水之功,在政治上将西部族群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扩散到了淮河流域。从这一点来看,如果龙门1是大禹治理地点的话,那么它的影响力只能是在黄土高原内部。那样的话,大禹也就不可能开创中央之国的基本地缘格局了。  至于龙门2的工程量问题,倒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条宽约150——250的缺口,石质的硬度在5度以上,直观的说就是用铁制工具每次也只能凿出条印子来。对仅拥有石制工具和少量青铜的上古之人看来,即使是90年也未必能够凿得开。因此龙门2很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缺口,只是由于洪水所带来的泥沙,特别是泥石流在此淤积。天长日久缺口之内的河床不断加高,终于在大禹所在的时代改变的伊河水的水流方向。而大禹所要做的就是在枯水季寻找到足够的人力,清除掉那些淤泥,重新打通伊水北流的通道。由于淮河流域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让这些部落提供劳动力参与这项工程并不会特别困难。这也使得大禹得以近距离的接触这些东方族群,并最终凭借治水所带来的威信成为中原之主。  由于大禹疏通的这个V型缺口是供伊水北流而用的,因此龙门2也被称之为“伊阙”(阙有缺口的意思)
作者:caokai2004    认为大禹在淮河流域的影响是因为对治理淮河(伊河改流入黄河)有功而形成的,但是往往是因为上游有洪水,下游受损失,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大禹如果能把处于黄河中游的龙门1疏通好,贡献或者叫受益的地区恰恰就是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因为黄河泛滥的影响范围不止是黄河下游,淮河中下游也往往是受害者,历史上就有夺淮入海的发生,也即黄河的龙摆尾,就是指下游河道的不稳定。下游的不稳定往往是中上游的洪水造成的,所以大禹完全可能在龙门1治水,在黄河和淮河的中下游产生影响力,取得下游部落的尊重,因为下游是受益地区。  =========================================================  呵呵!问题是龙门1越是疏通的好,下游的水患就会越严重。如果龙门1阻塞造成河水向两侧的平原漫流,反倒会减低下游的洪灾(相当于拿渭河、运城平原作泄洪地)。就目前的情况看,没有证据表明黄河水在包括龙门1所在的中游地区有大量分流的情况。因此如果中游想让下游地区过得好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多种点树,交水土保持的好一些,减缓下游河床淤高的速度。
作者:人有天     洪水的灾害不是来自于大型的湖泊,而是水量的迅猛增加,洪水不可能消失,总会有倒霉的地方,治水就是如何让倒霉的损失最少。而洪水倾泄的地方就是倒霉的地方。大禹就是泄洪水与河北,创造了河南大量的良田。大禹之所以能泄洪水与河北,与当时河北已经不适合居住有关。河北本是炎黄出山西后,在华北平原的第一个聚焦地,据说黄帝建都在河北。到了尧的时代,大水将河北淹没,尧带领部落返回山西高原,退到黄帝出发时的临汾盆地,然后由南下进入运城盆地时已经是舜的时代了,大禹将洪水北引后,炎黄族再次由洛阳进入中原。随着降水量的降低,河北再次成为适宜人生活的地方,商人趁虚而入。但河北是夏人的泄洪地,商、夏就成了天生的对头。  =============================  你说的有道理。无论是按照大禹将伊水引入黄河推断,还是按照将黄河干流南流入淮的水流,改为向北的方法,实际上都会造成河北地区水患的危险,这种情况在战国以前体现在黄河在山东丘陵西北方向会有一个大范围的漫流区,也就是说黄河的患并不会影响到济水以南,特别是黄河地区。只不过随着河北地区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后,各诸侯国开始希望用人工方式固定黄河的河道,这种方式就是筑堤。在黄河两岸筑堤实际上并不会减少黄河的水流,最直接的好处只是让自己境内的这段黄河不至于影响两岸的耕地。如果我们查阅战国时的记载,会找到很多相关的资料,其中亦包括黄河下游的诸侯国以水为兵相互攻击,以及大国出来组织会盟,以协调黄河治理方案的资料。  问题是即使大家不引导黄河水攻击对方,而将所筑堤坝连成一片,以让黄河以固定路线流入渤海,也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因为黄河那丰富的含沙量,会让河床逐渐升高,如果让这在一定区域内漫流,泥沙会相对均匀的铺在一定区域内(这也就是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河水被固定在一条河道上,那么泥沙就只会在这条河道上沉积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河床越来越高,堤坝也越筑越高。达到一定高度后,决堤就不可避免了。而这时的黄河已经蓄积了太多的势能,一旦从一个缺口奔涌而出,所造成的灾难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是巨大的。  如果黄河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注入大海的话,其实淮河流域并不一定会成为受害者的。黄河的第一次向南改道是在汉武帝时期,而这时黄河两岸的堤岸已经让黄河的河床高过淮河流域了,而在春秋时吴国所做了一项工程为黄河的南侵提供了技术帮助。当时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争霸而将淮河的支流——泗水向北延伸连通了黄河(后面会具体分析到),这条带有运河属性的水道在后来多次为黄河指引了南下路线。问题是黄河的泥水并不会因为流到了淮河及其支流而减少,因此累积到了一定时候,黄河又想破堤改道了。只不过由于这时的黄河在下游地区是向东南方向折转,因此压力便转移到北岸的堤防上了。于是黄河在破堤之后,河北平原又成为了新的受害者。如此周而复始,黄河的下游也就象一条巨龙的尾巴一样,在山东丘陵的南北摆动。  实际上黄河为害淮河,并非仅仅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很多时候黄河之水被人为的直接引入淮河流域。一种情况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宋末金初和抗战初期。两个案例的共同点都是退守江淮的中原政权,希望喜欢漫流的黄河水,能够阻止北方之敌的进一步入侵。不同点则在于前者的防御对象是来自东北的女真人;后者则是来自外岛的日本人。  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河北平原成为了帝国的政治中心,因此贵族们不希望让洪水的危险留在自己身边,这种时候淮河流域就只能成为牺牲品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546年,明朝政府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入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河北平原那频繁的水患了。  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将黄河水引入淮河,都极大的破坏了淮河流域的水系结构。这也是古典时期中后期,淮河流域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割据政权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淮河流域的命运不可避免的被掌握在中原政权手中。而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属不同的政权时,淮河流域成为地缘博弈牺牲品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上述分析我们也可能证明,如果大禹治理的是龙门1(禹门口),是不可能影响到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地缘结构的。除非大禹有办法在黄河南入晋陕大峡谷时构筑一个可以开关的大坝(在龙门1所在的位置)。在上游洪水到来之以,关闭这个大坝,以让部分黄河水向两侧的渭河平原、运城平原分流。而在枯水期则开闸放水,以缓解下游的旱情。只不过这样做势必要动摇西部族群的根本,并且在整个古典时期都没有技术上的可能性。现在倒是有技术上的可能性了,不过在让渭河平原或运城盆地作牺牲品代价也太大了。因此筑坝调解黄河水量的任务安排在黄河下游的前段,也就是在黄河之水即将进入平原地区之前(洛阳盆地的西北部),让那些谷地成为牺牲品是代价最低的方案。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工程便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作者:离开杯垫     在春秋战国就分析了很多的地区,那在以后的朝代,是否会重复的分析这些地区。随着时间的更替,您分析过的地区地缘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  有些地区会不会重复分析,大的框架上应该不会的。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重点。春秋战国主要是黄河——长江流域,进入帝国时代后,会随着帝国的扩张对边缘地区进行解读了。如果由于到了一个时期,地理结构出现重大改变(比如黄河改道)也会提到的。由于先秦的地缘解读是精线条的,因此到了后期也会借一些重大事件,将一些重要的地理单元再细化一下,特别是之前属于从属地位,而又随着地缘情况变化而变得重要的地理单元。   作者:kjjianghao666     关键问题是科技,不单单看地缘上的优势。实际上科技才是一切实力的最高表现。  =============================  呵呵!你说的没错。问题是如果没有地缘作支撑,是很难拥有科技上的整体优势的。就象一些小国,有可能凭借精英教育或者政策、市场方面的正确引导,在某一科技领域先行突破,但如果要想进一步市场化,亦或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会受到地缘实力的限制。这种情况欧洲各国已经意识到了,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科技、商业项目上,欧洲的主要国家选择了联合(比如航空航天项目)。事实上如果不进行一体话进程,曾经的世界中心——欧洲被边缘化的命运是不可避免了。  反过来依靠地缘实力,整体科技实力开始提升的就是中、印两国。用市场换技术只是最常见的方式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铁,一方面受限于国土面积,另一方面则是市场需要的限制。日本、德国等国在高速铁路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无可避免了向中国转移了。依据现在得到的信息判断,德国人在地面交通的终极手段——磁浮技术上所获得的技术突破,也已经被交易到中国了。  举这些例子就想告诉大家,地缘基础的重要性。当然,如果不相信这点的朋友,依然可以认为日本在将来仍会在科技实力及经济总量上领先中国。
作者:不知还道有理了    在下实在搞不清楚你对市场换技术的信心有何根据?历史上哪个国家有过这样成功的先例?  =============================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和中国一样大,人口又在一个数量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它比中国先行一步进入市场经济状态后,相信我们会有幸看到这样一个东西,而且现在的中国也就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了。  其实对于中国的崛起,以及崛起后的恐惧感,并非来自于中国人自己的想象。有时候我自己也会设身处地的站在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崛起的问题,如果是我和我的国家和民族,必须面对一个这样庞大而又习惯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民族,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结果是我非常理解为什么无论中国如何解释,都无法消除西方人的恐惧感。  昨天重新翻了翻房龙的书,其中有句话以前未曾留意到(上一次看是在十几年前了)。那是这位文笔幽默,而且视野开阔的文化普及者在一战后写的一段话,现在将它送给能够有幸目睹中国崛起的“黄金一代”们(也包括我自己)——————————  “我不知道10年或15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中国的情况也许还是很糟糕,也许仍然落后于欧美各国。但中国人一旦赶上我们,我相信,我们肯定是竞争不过他的”
作者:离开杯垫   不知有没有计划和时间分析分析淮河的支流,特别是淮河北岸的支流,我挺好奇它们的分布。。这些支流都是接近南北向的,分布得很有规律。。这些支流各自都有哪些特点。。  =============================  写邗沟的时候就会分析,图已经准备好了,不过要先解决“越”的问题,因为结束对楚的远征之后,越人已经成为吴人不得不面对的麻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河流大全
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黄河还是伊水
2万年桑田沧海
大禹究竟在何处治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