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林徽因的这首情诗竟是写给他的,太美了!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 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水彩画《故乡》


说起林徽因,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相信很多人都误以为这首《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写给曾经和自己有过浪漫邂逅的徐志摩的。其实,事实并不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这首看似情意绵绵的诗却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情书”,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希望和活力。一位母亲从孩子身上看到的属于自己生命的四月天,可见当时林徽因的心情是多么激动。




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林徽因是一个很理性的人,这一点从她对于自己婚姻的决策中就可以看出。她选择了相对内敛,彬彬有礼梁家少爷,拒绝了多情的诗人徐志摩,或许她深知,成就女人的是一段美满的婚姻,而不是只有激情的爱情。林梁二人三观相符,话题相同,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之间除了我爱你之外还有共同的理想。



梁思成与林徽因婚后欧洲游


林徽因作为建筑师、文学家、女诗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和梁思成一起创立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她是最广为人知的民国女神林徽因,同时,她还有另一层身份——两个孩子的母亲。



婚姻因一儿半女,由刻骨爱情变为刻骨的亲情


这位智慧与美貌兼备的才女变为人母后,是如何教养子女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到林徽因身为人母的日子,感受一代传奇佳人是如何塑造“母亲”这一角色的吧!




步入婚姻的殿堂 从女人变为母亲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总领馆举行婚礼。这一天是宋代为建筑家李诫所立碑刻上的唯一日期,他们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师。1929年,林徽因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梁再冰,据说女儿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他爷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而取,此后不久,林徽因回到北京香山养病。初为人母的快乐和北平朋友们的真挚友情,使她心里充满了宁静的欣悦和温情。1932年,儿子梁从诫出生,林徽因对新生命的再次到来颇为感动,顿时才思泉涌,作下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从前她在“太太的客厅”里与当世的文豪名人高谈阔论妙语连珠,从人生谈到艺术,老朋友金岳霖、费正清经常来看望,世界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曾造访。一代“名媛”如今成为母亲。林徽因不但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而且成为了一位热心的主妇,一位温柔的妈妈。



1929年秋冬之交与女儿梁再冰


不称职的儿媳 却是位完美的母亲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儿美丽柔弱,树却要遮风挡雨。因为性格独立不羁与婆婆关系紧张,不爱忙家务琐事,林曾自嘲地形容过自己一天的“糟糠”生活:洒扫、擦地、烹调、课子、洗衣、铺床,每日如在走马灯中过去。作为儿媳,林微因的确是不称职的,但作为一位母亲,林徽因在孩子眼中却是最优秀最完美的。


1937年日军侵华,林徽因一家开始了九年的颠沛生活,在日本人的炮火中仓促离开北平,辗转长沙、昆明。当时儿子梁从诫5岁,女儿梁再冰8岁。她写起自己在长沙的这段经历时,提到炸弹在近处爆炸,房子开裂,周围的玻璃的门窗、镜框、房顶、天花板全都倒下来,雨点般地落到他们身上。她始终紧紧地抱住了儿子,即便被炸飞了又摔在地上,不敢让孩子受一点伤。



林徽因给女儿梁再冰的漫画手稿


把诗书读成孩子们的床头故事


从长沙来到昆明,梁从诫这时上小学二年级,林徽因非常擅长朗诵,她教《唐睢不辱使命》,自己读给两个孩子听。一篇古文,被她读得绘声绘色:唐睢的英雄胆气,秦王前踞而后恭的窘态,听来简直似一场电影。


战乱纷飞,她和家人住在最偏僻简陋的房里,她并没有被艰苦的生活所打败。日常生活不是风花雪月,她可以为了丈夫和孩子洗手作羹汤,要“不断缝补丈夫和孩子几乎补不了的小衣和袜子”,她说“这比写整整一章宋、辽、清的建筑发展或者试图描绘宋朝首都还要费劲得多”。为了孩子和家人,她愿意努力付出。



林徽因诗歌《你来了》手稿


在长达九年的颠沛生活中,林徽因仍然给予她两个孩子最好的文学熏陶和教育。她经常朗诵古文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听,她和两个孩子,一起朗诵她旧日的诗文。


儿子梁从诫多年后感慨地回忆道:“她的诗本来讲求韵律,由她自己读出,那声音真是如歌。她也常常读古诗词,并讲给我们听,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教我读到杜甫和陆游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家祭毋忘告乃翁’,以及‘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等名句时那种悲愤、忧愁的神情。”



1941年 林徽因卧病李庄


在战争和疾病交加导致她卧床病榻的时候,她读了大量的外文书,并要求儿子和女儿也当作功课去读。


在教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她要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一句句地去体味屠格涅夫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于英文书《米开朗琪罗传》,两个孩子读不懂,她就朗读并讲解给他们听,详细动情地描述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教堂穹顶作画时的艰辛。



林徽因和孩子们在一起


孩子高考落榜 不惜动用关系查阅试卷


1946年底,才刚重回北京的这一年,林徽因17岁的女儿梁再冰报考了父母所在的清华大学。她的考试分数没有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如同一般的父母一样,林徽因担心会不会是清华大学的判分有误,请人调阅女儿的试卷查看结果并无错判、漏判的情况。


仅凭战争逃难、学业荒芜这一条理由,清华教授子女上清华,也该不是什么耍特权,走后门。何况梁家在清华的特殊性,林、梁二人战争期间对古建和古城的保护贡献,让女儿梁再冰进清华,恐怕易如反掌。但林徽因和梁思成没有动用任何特权、关系,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让女儿改投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



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国内补的结婚照


父母始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最大。成熟的母亲拥有一种自我约束的爱,她既爱自己,又能够自律,无论在何种艰苦环境中都能以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林徽因始终以自己的言行,教导了孩子坚守做人的信念,不能做有违信仰和道德的事情。


作为母亲的她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她,对她的两个孩子来说,她就是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甘愿从花变成树,以为孩子遮风挡雨承受生活的风霜磨难。


责任编辑:采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儿看书视力下降,母亲林徽因画幅漫画提醒她,笑称这样下去“我一定不会有一个女婿”
林徽因和儿女的珍贵合影:图一她深情凝望女儿,图三罕见的游泳照
同是梁思成妻子,二人差距大:一个对子女呵护备至,一个漠不关心
林徽因与梁思成后代现在在哪儿?为什么孙子孙女都“拒绝”姓梁?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孙子、孙女,却都不姓梁,背后有什么样的渊源?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