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品千古鸿门宴[金子原创]
 

        题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电影《鸿门宴传奇》以鸿篇巨制,精彩演绎了楚汉双雄相争天下的历史巅峰时刻。电影结束后我仍沉浸于对英雄项羽和王者刘邦的追思当中,于是连夜重温《史记》,细读与鸿门宴相关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作者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让英雄洗尽铅华,让风云尽显本色。

 鸿门宴是一场智勇对决的英雄际会,刘邦与项羽相争天下的序幕由此拉开。鸿门宴是一场暗藏玄机的席间较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流传至今。鸿门宴还是兵家成败的重大转折,盛宴之上项羽胜券在握却坐失良机,一念之仁最终盖世霸业灰飞烟灭;刘邦劣势悬殊却力挽狂澜,一宴之间转败为胜最终成就江山。

 

 先说一说刘邦。他是西汉天子,开创汉朝四百余年辉煌岁月,中华民族由此称为汉族,文字由此称为汉字,语言由此称为汉语。刘邦出身微贱,却奸诈多谋又知人善任,精于政治投机又长于军事操纵,最终由市井之徒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再评一评项羽,若论勇猛有为,千古莫过项羽!他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有光明坦荡之心,有破釜沉舟之勇;若论狂放无谋,千古莫过项羽!他率性而为、刚愎自用,从不瞻前顾后,个性的孤傲令其军事被动,危难之际无人援手,英雄的本色使其不屑于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人生几次写下败笔。于是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到自刎乌江不过四年之久。

 刘邦的背影写满“厚黑”二字,“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刘邦做人原则的真实写照。只要眼下对他有用,或者眼下他觉得有用,则三教九流、鸡鸣狗盗之徒都兼容并蓄,一朝觉得你构成威胁,不管是谁,照杀不误。当年成就或帮助过他的人多不得善终,有的竟被剁成肉泥,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对待家人他也是如此,他的结发妻子吕雉辅佐其平定天下,所诛大臣也多得吕后之力,但是刘邦称帝后马上弃之如敝履,吕雉本人刚毅有谋再加上吕家功勋卓著,才勉强保住皇后的位置;虎毒尚不食子,而刘邦在一次战败逃离途中,竟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踹下车去……

 项羽因为“仁义”屹立千古。他以一人独生为耻,以众生安乐为荣,他叱咤风云又柔情百转,神勇无比又义薄云天,爱江山他南征北战,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与虞姬生死相随。他执著于理想却又不适应现实,因性情率真而武断,因仁义重德而简单,鸿门宴上他明知放过刘邦后患无穷,却“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顿生。”他甚至以为政治就是正直,武力就可成功。他曾因武功盖世一举成名,还曾因摄服群雄而称霸西楚,“巨鹿之战”他以破釜沉舟之计转败为胜,“彭城之战”他敌重我寡却以少胜多,尽管项羽是天才的军事家,却最终不能避免一朝兵败的命运。他宁死不屈,在可以逃离的渡船面前,在生与死的抉择之间,大义凛然将“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千古掷地有声!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气过人谓之雄,英雄项羽在当世纷争中秀出,且勇于有大作为和大贡献,为什么最终落败?韩信的评价似乎可以千古定案:“项王叱咤一声,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军事奇才韩信原在项羽帐下,而项羽对他的军事建议不屑一顾,在不得重用的情形下,韩信转投刘邦,而后战必胜、攻必取,为刘邦称帝立下赫赫战功。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设下十面埋伏,以四面楚歌瓦解军心,致使项羽全军覆没的正是韩信。项羽败就败在有眼无珠,错失贤将成全对手,而自己也最终死在韩信的手中。刘邦为何成功?有一段著名的自我评价可以概括:“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彰往察来,匹夫之勇只能成为将帅之才,知人善任才堪当人主之位;知古鉴今,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没有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雍容气度难成大业。

 当年项羽徘徊在乌江之畔,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尽管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但是现实却残忍得让人难以接受。据《史记》记载,项羽最信任的部下为求赏金,割下了项羽的头,其他的部下抢夺项羽的尸体,把他瓜分为五块,并以此为凭瓜分了项羽的领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无比沉重地写下这样的史实:真性情的仁义英雄无路可走,而滑头奸诈活着,背信弃义活着,瓜分了项羽尸体继而瓜分了项羽领地的小人滋润的活着,他们让人心寒,他们使这个世界的生态更加恶化,更不适合人的生存。影响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历史,当年司马迁因为遭到小人陷害,政治失意、身受重创,可他见心明志,泰然处之,在大悲怆和大寂寞中写下《史记》,如果不能对人性的优点有极崇高的敬意,不能对人性的弱点有极宽厚的怜悯,司马迁就不可能写出那样的大著作,最终成为永垂青史的圣贤。

 反思历史表象,体味内中真谛,所谓“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的鸿门宴,不过就是赤裸裸地书写了一个小人利用英雄的仁德取得成功,而致英雄泣血的故事。怅望千秋,沧桑无语。小人之所以得志在于他“只为己利,用尽邪行。”英雄之所以失意源于他“心系天下,只守正道。”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人得志”这种现象反常而又普遍!

 鸿门宴刘邦转败为胜,但是他赢得了权力却丧失了人格,他可以生前富贵,却难掩死后骂名,所以刘邦是大得而大失。而项羽大失而大得,鸿门宴他因为仁义转胜为败,输了江山却赢得万代颂扬,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他的知音两千多年不断涌现,王安石、杜牧等无数文人政客为其慷慨悲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了项羽,竟然一改婉约词风,豪放激昂地写下这样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毛主席说得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你看,昔日的帝王江山早已在岁月长河中消散,只留下英雄人格的光辉穿透千年时光的阻隔,永远熠熠发光。是与非,得与失,功与过,自有后人评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和项羽,谁是真英雄?
我拿什么传授给你
【《史记》整本书阅读】付嘉妮:霸王项羽,真情英雄
人杰项羽
从《十面埋伏》or《霸王卸甲》说起——兼论项羽
天道密码(丹枫奇幻微武侠系列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