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伏后34天,是“养生关键期”!牢记这5点,防寒、防燥、进补、解“秋乏”……为过冬打好基础

“一夏无病三分虚”,长达40天的“三伏天”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也都明显感觉到空气里的凉意和秋风的友好~

但先别大意,从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段时间可是“养生关键期”,一不小心就可能有各类疾病找上门来!

今天就一起来跟着可可了解一下出伏后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把~

1

为什么三伏天过了也危险?

1
夏季人体消耗大,易体

夏天昼长夜短,睡眠、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天气炎热,不仅出汗多,一些营养物质也会随汗液排泄,而且消化功能大多有所降低,进食减少,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很好地补偿

到了凉爽的秋季,人体各系统发生变化,进入生理性的休整阶段。

2
昼夜温差大,血管危

俗话常说秋老虎是“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摄氏度。

而昼夜温差大,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更易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诱发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同时血管收缩紧张,血压波动较大,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心梗、脑梗的危险。

3
暑热未退,肠胃弱

夏季多贪凉,又爱生吃瓜果、冷饮,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本就较为虚弱;但到了初秋,为了适应光照、昼夜温差的变化,人体的生物钟及各种激素会做出相应调节,这一系列的过程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

因而,此时肠胃正处于一年四季中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甚至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

4
秋燥严重,燥气伤肺

跟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热一样,秋天的燥热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刚开始可能还只是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但秋燥最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又开窍于鼻,故燥邪自口鼻而入,最易受伤。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还可出现过敏、便秘等症状。

2

出伏后的养生,牢记“两宜三防”

1
秋进补,宜先健脾后平补

出伏后,天气逐渐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此时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既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又可以为入冬抗寒做好准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贴秋膘”不可盲目。因为经历了酷暑后,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盲目进补,其摄入的营养物质并不能正常地吸收、利用,而且大量滋腻的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秋季进补,应该先调脾胃,并以平补、清补为主

①三白粥,健脾胃

食材:山药10克,健脾益气;白扁豆10克,健脾养胃;生薏米15克,健脾除湿。

②适合贴秋膘的食物

藕、芋头、红枣、黑芝麻、海带、鱼肉、大豆及豆制品等,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但动物性油脂含量较低,而且口味清淡易于消化吸收,适合用来进补。

2
防寒御暖,护心血管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且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另外,尽早撤下凉席,夜晚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甚至可以不开

若有受凉易腹泻、经常关节疼痛的人,可以试试下面这款温熨包:

①温熨包

【组成】花椒20克、干姜20-30克、艾叶30-60克、炒豆蔻20克、砂仁20克、大粒盐半斤,共同缝制成一个药包。

【用法】用微波炉高火加热,普通人群加热1-1分半钟,糖尿病人群加热不超过1分钟。加热后的药包可以根据自我需要,从肚脐处的神阙穴到膝盖处的足三里进行热敷。

【注意】热敷时每个部位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即可,以免烫伤。

3
防秋燥,分清温燥、凉燥

秋分以前是风热温燥为主,这时暑气未消、气温较高、雨水较少,容易引起嗓子干痒咳嗽,且舌干苔黄,身热有汗。不妨试试下面这款川贝炖梨,帮助缓解这些不适:

温燥,川贝炖梨

【配方】选取川贝粉3克,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秋季白梨1个,清热化痰、滋阴润肺;冰糖适量。

【做法】

*梨去把儿,削盖,把梨核掏出。注意不要掏穿梨底。

*在梨中放入川贝粉和几颗冰糖。

*盖回梨盖用牙签戳上,上锅隔水蒸1个半到两小时即可。

秋分以后是湿寒凉燥为主,这时气温骤降、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容易出现咳嗽喉痒、干咳无痰、舌白而干、恶寒无汗等症状。给大家推荐一款杏仁紫苏茶能预防或改善凉燥:

凉燥,杏仁紫苏茶

组成成分

杏仁6克:偏温,偏苦,通便、止咳、降气;

紫苏10克:辛温,化痰理气,解表发散;

红糖5克:润心肺。

做法】杏仁去皮(打粉也可以),放入水里煮5—10分钟,再加入紫苏,泡1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红糖。

4
防秋困,早睡早起,增加一个小时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机体为顺应四时,出伏后很多人更容易感到疲乏了,还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但时间久了,不仅精神状态更差,机体免疫也会降低,冬季就更容易生病了。

建议: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

5
远霉菌,通风宜勤

出伏后,气温略有下降,没有夏季那么炎热,而雨水又会增多,温暖潮湿的环境给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很容易在媒介物上生菌,包括衣柜、卫生间、落叶等处。

因此,更要做好家居卫生工作,天晴时要多开窗通风,换季衣物建议清洗晾晒后再穿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10 秋风送爽道食疗
入秋后最容易生病的29天到了!牢记这两点,防燥、进补! 安度一秋冬
出伏后的健康养生指南,让你一年“病不沾”!
出伏后,是养生关键期,防3病,做好3多3少,秋冬健康,更易长寿
今日出伏 | 中华10大养生智慧,顺则寿,逆则亡
秋冻、秋梨膏、贴秋膘……秋季养生误区你中了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