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如何应对?

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主要包括Grave、桥本等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状、如烦躁、失眠、乏力多汗等,严重者可出现甲亢危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较为常见。

本期问答: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如何应对?

  • 甲亢合并肝损害有哪些?

  • 主要有哪些抗甲状腺药物能导致肝损害?是否会交叉发生肝脏毒性?

  • 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何避免肝损害?如何治疗其所致的肝损害?

  • 妊娠期如何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参考答案

甲亢合并肝损害有哪些?

1. 甲亢本身所致肝损害:甲状腺激素肝毒性,高代谢导致肝脏缺氧及营养不良;

2. 甲亢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反应介导所致;

3. 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甲亢合并慢性丙型肝炎等;

4.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主要为甲巯咪唑(MMI)、丙硫氧嘧啶(PTU)所致的肝损害;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的对比              

                             

MMI和PTU有无交叉发生肝脏毒性?                                                                                                                         

1. MMI 和 PTU 有较高的交叉过敏性,当患者服用一种抗甲状腺药物出现粒细胞缺乏、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须立即停药,禁止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2. 目前有关MMI和PTU二者交叉发生肝脏毒性的报道不详,故当应用其中一种药物发生肝脏损害时,可选择另一种药物进行尝试,但需要严密监测。

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何避免肝损害?

1. 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检测肝功能。一方面便于判断患者的上述异常究竟是甲亢本身造成的还是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另一方面如果转氨酶或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建议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保肝治疗;如果ALT或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建议临时停用药物,先行保肝治疗;

2.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血常规及肝功能。如出现肝损害,应立即停药,对症保肝治疗,甲亢可以采用131I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如何治疗?

1. 停抗甲状腺药,适当休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2. 根据肝损害类型,合理选择保肝药。如为胆汁淤积型肝炎,可给予利胆保肝类药物(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如为肝细胞损伤型肝炎,解毒保肝类(谷胱甘肽、葡醛内酯)、抗炎保肝类(甘草酸二胺、异甘草酸镁)等均可使用。

妊娠期如何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1. MMI有一定的致畸性,但肝毒性相对较小;PTU不易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致胎儿畸型的风险较低,但引起严重肝损害;

2. 考虑到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不良反应,妊娠前三月首选PTU治疗,妊娠中后期使用MMI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甲状腺药致肝损害5大知识点总结
甲亢药物治疗,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甲亢病例讨论-甲亢性肝损害
大家认为甲亢难治愈,药物治疗适合哪些人,治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他巴唑(MMI)与丙基硫氧嘧啶(PTU) 治疗甲亢的比较和选择
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需要扬长避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