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类型「黄疸」,一图教你鉴别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最强思维导图帮你轻松搞定病因分类。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34.1μmol/L),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结膜、体液等黄染。当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但<34.1μmol/L时无肉眼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黄疸。


黄疸可分为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与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这种按胆红素性质分类的方法优点是对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环节及其可能的病因大致做出了范围,对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但不少黄疸的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可能有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分别或同时存在。

黄疸作为疾病状态的一种表现具有很大的临床和病理生理意义,应该结合临床,认真分析。因此,按病因分类更能体现诊断价值。按照病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三类最为常见,尤其是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黄疸疾病的诊疗方式也更加多样,除了利用实验室检测的方式进行确诊外,还可以通过检验血常规、尿常规,检验黄疸指数、进行血清酶学检查、进行X线检查、进行肝活组织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确诊。

肝细胞性黄疸是各种致肝细胞严重损害的疾病引起,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浅黄色至深黄色,可有轻度皮肤瘙痒,其他为肝脏原发病的表现。

胆汁淤积性黄疸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皮肤呈暗黄色,胆道完全阻塞者颜色呈深黄色,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组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征的病症。由于遗传性缺陷致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转运、结合或排泌障碍而引起的高胆红素症。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主编.

[2]吴娟.黄疸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93.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陈智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黄疸
胆红素在哪些情况下高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常见症状:黄疸
肝胆导致血液胆红素升高,但还有一种严重病因会导致胆红素升高
黄疸
【胆红素高的危害】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