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雨寄北》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        品读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回环美; 

3.        体会诗人思念亲友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1.品读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回环美; 2.体会诗人思念亲友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回环之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唐代诗歌领域,有三位诗人并称为“三李”。他们分别是李白、李贺、李商隐。今天我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小诗《夜雨寄北》。 

二、朗读诗歌 

1.        齐读诗歌,认清字音字形。 

2.        再读诗歌,画出节奏,标出韵脚。 (指名上黑板给小诗划分节奏) 

3.        齐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从哪个词可以直接看出来? (学生齐答) 

 明确:这首诗是写给北方的亲友的,从“寄北”一词可以看出。 

四、品析诗歌 

1.仔细观察这首诗,从字面来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指名发言。) 明确: 这首诗有几处用了相同的字眼:“巴山夜雨”、“期”。

2.具体品析两个“期”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并发言。) 

明确:第一个“期”是指“归期”,是亲友对诗人的期盼。

第二个“期”是诗人“未有期”,没有回去的期限,暗含惆怅失落之意。

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2)指导朗读这句诗。  ①指名朗读“君问归期未有期”; ②请学生点评; ③再指名朗读; ④老师范读; ⑤请一学生模仿朗读; ⑥全班齐读。   

4.        具体品析三个“夜雨” 

(1)标题中的“夜雨” (学生发言)  明确:点名具体的时间和天气。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夜雨” 

①这句诗中除了“夜雨”外,还提到了哪几个意象? (指名回答。) 

明确:巴山、秋池。“巴山”点明诗人所在的具体地点,“秋”字点明季节。 

②请根据这三个意象想象一幅“夜雨”的画面,动笔写一写。 (学生在稿纸上写,接着小组交流,选出组内优秀的练笔,拿出来全班展示。)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哪个字最为形象? 明确:“涨”字。 

④“涨”这个字除了表示雨大、秋池水多之外,还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生思考发言。) 老师补充写作背景资料: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溪)生。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李党王茂元幕府,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窘迫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夜雨寄北》写于848年。 明确:“涨”包含了作者这样的情感: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郁闷,对亲友的无比思念。这里又用比喻,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⑤指导朗读“巴山夜雨涨秋池”。  (指名朗读;请学生点评;再指名朗读;老师范读;请一学生模仿朗读;全班齐读。) 

(3)“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夜雨” 

①“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写眼前的景还是想象中的景?(眼前的)那么“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还是眼前的景吗?(不是,是想象中的。) 

②这句诗其实是和上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构成一幅画面,谁能理解这两句的意思? (自由发言) 示例: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为方便同学们理解,老师可举例:过几天是端午节了,我们现在还在学校上课,可能就会想到端午放假时要回老家看看亲友。此时你是想念他们的。等到端午节时,我们回到亲友身边,并告诉他们:“前几天,我在学校想你的。”) 

③从时间上来看,作者先说“现在”,再说“未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提到了“现在”;从空间上来看,作者先说“巴山”,再说“家乡”,等回到家乡时,又提起了“巴山”。这在写法上叫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就叫“回环”。时空上的回环。 

④指导朗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自由朗读;自愿试读;请学生点评;再指名朗读;老师范读;请一学生模仿朗读;全班齐读。) 

五、拓展阅读  试比较这首《夜雨寄北》和杜甫的《月夜》,它们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月夜》: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huǎng),双照泪痕干。)  学生自由朗读《月夜》并思考问题。 指名发言。 

明确:  ①相同之处:都有借写对方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思念对方的情感;都运用了回环的表现手法。  ②不同之处:杜甫的《月夜》仅仅是空间上的回环,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回环。 

六、齐读《夜雨寄北》,小结课堂内容。 

七、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我答)未有期 

巴山夜雨(实景)        惆怅、思念 

巴山夜雨(虚景)        相逢的喜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语文•魏志强文本解读(四)】热烈沉静皆深情 ——《夜雨寄...
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读李商隐《夜雨寄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阅读题及答案
李商隐最通俗的一首诗,让人一看就懂,却仍给读者留下难解之谜!
如何赏析李商隐唐诗《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