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


乌蔹莓《新修本草》

五叶莓(陶弘景)

笼草《蜀本草》

乌蔹草《蜀本草》

五叶藤《履巉岩本草》

五爪龙《简便方》

五爪龙草《医学正传》

赤葛《纲目》

赤泼藤《纲目》

五龙草《本草述》

五爪龙藤《文堂集验方》

母猪藤《草木便方》

五叶茑《现代实用中药》

中药乌蔹莓的释名

本品茎叶似白蔹,而成熟浆果色黑而形态似莓,故日乌蔹莓。其茎蔓生有须,叶如五爪,故名五爪龙、五叶藤。《纲目》云:“五叶如白敛,故日乌蔹,俗名五爪龙。”

中药乌蔹莓的基原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

中药乌蔹莓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类:樟脑(camphor),香桧烯(sabin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β-榄香烯(β-elemene),γ-和δ-荜澄茄烯(cadinene),δ-荜澄茄醇(δ-cadinol),檀香萜醇(santalol),4,8-二甲基喹啉(4,8-dimethyl quinoline),棕榈酸甲酯(methylpalmitat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辣薄荷酮(piperitone),α-松油醇(α-terpineol),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14-trimethyl-2- pentadecanone),十甲基环己硅氧烷(decamethylcyclohexasiloxane)等30种成分。还含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及其糖苷,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阿拉伯聚糖(araban)及粘液质,硝酸钾,氨基酸等。根中含生物碱,鞣质,淀粉,树胶,粘液质等。果皮中含乌蔹色苷(cayratinin)。

中药乌蔹莓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疮,丹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跌扑损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咳血,尿血。

1.《本草经集注》:"捣敷疮肿,蛇虫咬伤。"

2.《新修本草》:"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汁饮。"

3.《履巉岩本草》:"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4.《纲目》:"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

5.《药性考》:"(治)尿血,喉痹,扑跌伤残。"

6.《分类草药性》:"去风散痰。治五种黄病,母猪风。"

7.《江苏省植物药材志》:"热水泡,熏腿可止痛。"

8.《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瘫痪。"

9.《闽东本草》:"治热泻,血痢。"

10.《湖南药物志》:"治偏头风,痔疮。"

中药乌蔹莓的作用(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乌蔹莓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乌蔹莓挥发油对小鼠感染流感病毒A3型和细胞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均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

2.抗炎、解热作用

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取液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乌蔹莓注射液皮下注射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引起的兔体温升高有解热作用。

3.抗凝血、增强免疫作用

乌蔹莓醇提取液能使血栓长度、血栓干重明显减轻,血小板粘附率显著降低。乌蔹莓能显著抑制ADP、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抑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乌蔹莓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M的吞噬功能,但对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有抑制趋势,对B淋巴细胞有增强作用,对胸腺重量有明显抑

制作用。

4.毒性

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取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51.12g/kg和102.8g/kg。

中药乌蔹莓的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淋润,切段,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中药乌蔹莓的性味归经

味苦、酸,性寒。归心、肝、小肠经。

1.《新修本草》:“味酸、苦,寒,无毒。”

2.《品汇精要》:“味厚于气,阴也。”

3.南药《中草药学》:“人心、小肠经。”

4.《福建药物志》:“辛、苦,凉,有小毒。”

中药乌蔹莓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1.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医学正传》)

2.治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3.治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

4.治发背、臀痈、便毒。乌蔹莓全草水煎2次滤过,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1次。(《江西民间草药》)

5.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1次。或晒干研末,每药末30g,同生猪脂90g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同上)

6.治乳腺炎。鲜乌蔹莓,捣烂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7.治淋巴腺炎。乌蔹莓叶适量,和等量水仙花鳞茎,红糖少许,共捣烂,加温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8.治带状疱疹。乌蔹莓根,磨烧酒与雄黄,抹患处。(同上)

9.治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60g,米酒冲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10.治蜂螫伤。

①五爪龙鲜叶,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②乌蔹莓、紫花地丁葎草、野菊花各30g。水煎服,每日1帖。[《上海赤脚医生杂志》,1977,(4):封底]

11.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方》)

12.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30g,泡酒服。(《贵州草药》)

13.治风湿瘫痪,行走不便。母猪藤45g,大山羊30g,大风藤30g。泡酒500g。每服15-30g,日服2次,经常服用。(《贵阳民间药草》)

14.治黄疸病。用(乌蔹莓)鲜根30g,泡酒,每次服一杯。(《重庆草药》)

15.治湿热白浊,色白若泔浆浊,在尿后不痛者。五爪龙藤连根一两,茯苓牛膝各八钱。生白酒三碗,煎至一碗。空心服三次愈,并治下疳如神。(《文堂集验方》)

临床报道

治疗急性扭伤 用乌蔹莓鲜根,洗净晾干,除其中木质部,用其根皮,加少许食盐

或醋后捣成糊状。将糊状乌蔹莓均匀地涂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用布带扎牢。7小时后如患者无明显过敏反应,可重新用此法,直至症状全部消除为止。治疗103例,结果75例用药7小时内疼痛等症状消失。

植物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Vitis japonica Thunb.]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茎横走。茎紫红色,有纵棱,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鸟足状复叶互生;小叶5,膜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长2.5-8cm,宽2-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中脉具毛,中间小叶较大,叶柄长,托叶三角状,早落。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梗;花小,黄绿色;萼不明显,花瓣4;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盘肉质,4裂,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浆果卵圆形,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路旁的草丛、灌木丛中,常攀附在它物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中药乌蔹莓的采集

夏、秋季割取藤茎或挖出根部,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中药乌蔹莓的药材

乌蔹莓Herba Seu Radix Cayratiae Japonicae茎圆柱形扭曲,有纵棱,多分枝,带紫红色;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叶皱缩,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小叶5,椭圆形,边缘具疏锯齿,中间叶较大,叶柄长可达4cm以上。浆果卵圆形,成熟时黑色。气微,味苦、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蔹莓
乌蔹莓(五爪龙)
钩吻
五爪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钩吻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