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话祭祀

 

伟大复兴梦想提出后,“祭祀”才渐渐被看成是克已复礼传统文化礼仪活动。曾几何时,它被有意无意归类于封建迷信的贬义之列。

 

国人祭祀对象主要有三个,一是天地,二是鬼神,三是祖先。祭拜天地和鬼神关乎精神信仰,是人们心理层面需求;祭拜祖先关乎人伦道德,是人们行为层面需求。只不过用有强烈仪式感的方式去实现它而已。因此,祭祀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若介定它为封建迷信,显然是不对的。

 

圣人孔子是怎样对待祭祀的?首先,他是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待,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以非常谨慎态度对待的三件事:斋戒即祭祀、战争和疾病。圣人谨慎的三件事,我们今天同样保持着谨慎。其次,他是以非常真诚的态度对待,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说:“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如果不是我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所以,祭祀活动有二个功能,一是洗涤自己的灵魂,鞭策自己不断反省自新,择良处,向善行;二是示范和教化作用,先做个最好的自己,然后成为他人仿效的榜样。

 

清明又至,慎终追远,祭拜祖先以尽人伦之责。但是,如今城市化进程那么快,有多少人的祖坟在拆迁中灭失或变迁了,已无青山可叩首,已无祖坟可祭拜。

 

于是,我们更要明白祭祀活动的文化含义,祭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论语》中季路问老师如何祭祀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又问老师如何看待死亡?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圣人已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善处人事,善待人生,就是对生活最好的祭祀。

 

                                              二0一七年四月二日于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佾篇》第十二章
季路问事鬼神①,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②?”曰:“敢问死③?”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季路:即仲由,字子路,亦字季路。 ②焉:怎么,疑问副词。 ③敢:表示尊敬对方的谦词。古代地
20200203
聊聊道教那些事(7):儒家对鬼神的态度
孔子是怎样看鬼神的?
“吾不与祭,如不祭”是讲对祭祀的态度还是对其个人祭祀的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