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东将完成电气、机械、液压、洗选等80类近2万项高端装备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开发

   “像这样的单向阀,一个6000多元,过去一坏就全换新的,而现在,仅换个价格800元左右的阀芯就行了。”5月16日下午,在大柳塔煤矿210米深的井下,该矿综采五队队长李明利指着一个液压支架立柱单向阀对记者说。

  2016年以来,在连续经历三年煤炭市场低迷、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神东煤炭集团苦练内功,开拓创新,及时转变成本管理理念,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像大柳塔煤矿综采五队这样的节约事例,如今在神东矿区俯拾皆是。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因为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2016年,神东煤炭集团吨煤完全成本较上年同比降低13.75元,降成本为企业增加收益23.2亿元。今年,吨煤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8元多。

  1 转理念,强化成本管控

  过去,因煤炭行业多年处于卖方市场,神东这艘中国煤业的“大船”,效益也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而水涨船高。渐渐地,员工们的成本意识不同程度淡化,一种跑冒滴漏、大手大脚的习惯悄然形成。

  然而,当神东矿区经过三十年的开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时,当国家的“去产能”政策使产量无法增加时,特别是在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神东的成本压力日趋增大。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这艘“大船”能否劈波斩浪、继续快速前行的关键。

  为此,神东煤炭集团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在认真总结此前推行的精益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取得“降本增效”新突破。在2016年的工作会议上,公司提出,经营上要精打细算,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成果上,由过去“靠提产、靠提价”向“靠管理、靠创新”转变;在降本增效上,由过去“指标强制”向“主动控制”转变。

  为了增强每位员工的成本意识,神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各单位深入开展“识别浪费,减少浪费”主题活动和“降本增效党员当先锋”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使铺张浪费习惯失去市场,全员成本理念快速树立。在管理层,无论组织安排生产还是计划各类投入,始终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各项生产要素投入对成本的影响,选择最少投入和实现最大效益的方式;在普通员工中,则从自己岗位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自觉减少损失和浪费。

  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除了观念的转变,更要靠制度的约束。去年开始,神东以改革的理念、创新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成本管控的制度并不折不扣地实施。

  他们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的控制与调节,确保总体预算指标控制。在此基础上,用完全成本考核法对所有二级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将各单位工资总额分别与成本、利润总额挂钩,挂钩比例高达45%。根据各单位年度预算指标,结合成本要素控制难易程度,分别给各单位制定了目标值和奋斗值。完成计划目标值的单位,发放基本工资;完成奋斗目标的单位,发放全额工资;超额完成奋斗目标的单位,发放105%效益工资;完成值在奋斗目标与计划目标值之间的单位,按照完成比例发放效益工资。

  为了实现降本目标,各单位推广应用班组核算,抓好成本管理源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区队之间积极开展成本对标,查找管理方法中的差距,从而形成了“人人参与管成本、谁消耗资源谁管控成本”的良好氛围。

  “我们在全公司43个单位开展双增双节管理工作,从优化队伍、物资采购、大修、煤质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制定了20个方面、50条具体措施,全力降低成本,收效明显。仅招待费一项,降幅达86%,去年全公司共节支9.56亿元。”神东煤炭集团财务部经理杜芳田说。

  2 轻资产,减少运营“辎重”

  几年前,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曾对神东旗下的一个现代化煤矿进行“诊断”,发现设备综合利用率只有56%。由此可见,设备使用成本高、资产拖累重已成为神东煤炭集团运营管理中出现的一大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16年以来,神东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进轻资产运营管理,对于大型设备、材料,变以前的一次性购置为租赁,进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运营成本。

  2016年8月,神东首套采取全租赁模式的设备——大阻力3.9米放顶煤液压支架在布尔台煤矿使用。此后,这个全租赁模式的“星星之火”,在神东矿区快速形成燎原之势。今年3月正式投产的补连塔煤矿8米大采高工作面,成套设备除了采煤机之外,几乎都采取了租赁模式,按设备运行时间和出煤量向供应商结算租赁费用。

  “以前购买一套综采设备大约需要5亿元,这次8米大采高的绝大部分设备,在出煤之前我们一分钱也不用出,只在出煤后按吨煤付费。据初步估算,仅补连塔煤矿的一套液压支架,运行一年就比以前节约2500万元!”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中心调剂部副经理张斌说。

  不仅是省下了前期购买设备的费用,据张斌介绍,设备的由“买”变“租”,可谓一石多鸟。

  首先,倒逼设备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原来将采掘设备一次性买回后,后期的配件、保养维护到一定期限后的大修都得神东自己做,设备质量好坏与供应商关系不大。现在不一样了,供应商负责提供设备全寿命期内的检修维护等专业化服务,如果设备质量不好,后期维护费用就大。

  其次,由“买”变“租”后,设备的配件无需像以前那样仓储,没有了管理损耗,而且还省下了购买配件的费用。

  此外,后期维修的安全问题也全由供应商负责,维修的人工成本也没有了。

  由于好处多,目前,在神东矿区,这种轻资产运营管理模式正在向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的方向深化推进:一是由原来单一的吨煤结算方式向依据运行时间、行走里程、循环次数等多种结算方式推进;二是由综采设备向连采掘进设备、支护设备、大型部件和大型材料等领域推进,同时,正研究引入第三方融资公司以及租赁合同、专业化服务合同分开签订等多种模式。截至4月底,神东矿区已经有21项采掘设备和大型材料开始实施租赁,如果按以前一次性购买的模式,至少得花费8.5亿元。

  在由“买”变“租”的同时,神东还将闲置的综、连采设备给神华集团各下属企业转让、租赁,盘活上亿元的闲置资产。

  “由于设备管理得好了,故障少了,周期短了,刚刚过去的4月,我们队产煤111万吨,创了历史最好成绩。”李明利说。

  3 夯责任,激活内部市场

  神东降本增效的另一项创造性举措,就是推进内部市场化。

  为了落实成本管控责任,他们将专业化单位服务范围及项目、收费标准、考核标准、结算流程等内容制定成册,理顺内部市场化服务价格体系,各内部专业化服务单位与被服务单位自行商定服务范围、服务价格,按照双方确定的结果签订服务协议,同时明确双方的责任及权利、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费用结算等内容。

  2016年上半年,补连塔煤矿、大柳塔煤矿、布尔台煤矿等13家矿井单位分别与生产服务中心、开拓准备中心签订了服务协议。补连塔煤矿还作为试点单位同洗选中心、矿业服务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

  同时,他们将矿区从上到下分为六级市场,对材料消耗等指标一级一级进行承包,直至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工人。工人工资等于收入减支出,奖罚分明。

  有了这样的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各生产单位都精打细算降成本。

  在补连塔煤矿,将材料、矿务工程等成本项目分解到区队,按采、掘、机、运、通各生产环节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并根据当班的收入、支出、结算单进行统计结算。

  该矿综采一队22308工作面管路的截止阀漏水,更换一个新的截止阀需要362.1元,更换损坏的密封圈只需要0.7元。虽然更换密封圈比较麻烦,但当班工人毫不犹豫地只更换了密封圈,他因此获得材料费用节约奖54.32元。

  大柳塔煤矿经营办主任刘澎介绍,“对区队的各类材料和费用进行定额考核,具体指标按金额和数量分解到各台设备、各个岗位,节约奖励按月兑现到区队、员工手里。”因为有了激励政策,工人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很高。以前,每个4000元的支架油缸一坏就换新的,现在坏了后拆开把密封换了继续用,可节约材料费80%。

  “由于内部市场化的推进,工人由原来等着领工资变为现在的抢着挣工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材料消耗降了很多。”神东煤炭集团副总工程师张在明说。

  4 重研发,加快技术革新

  作为中国煤炭科技的领跑者,技术革新,自然是神东降本增效的一条主要途径。

  走进神东区域中央自动化控制中心,只见大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一个个特大型矿井的综采、连采、主运、机电等运行情况,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这里进行安全监测、调度指挥。这是世界首个亿吨级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因为这个系统的建成,神东的“四矿五井”减少了200多名井下工人,每年节省人工成本3500余万元。

  上任不久的大柳塔煤矿矿长高士岗说:“降本增效的手段很多,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减人就是很重要的一种。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公司的部署,实现变电所、水泵房等无人值守,逐步达到自动化、信息化全覆盖,从而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在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减人的同时,神东通过合作创新,加快了设备的高端开发步伐。

  据设备管理中心高端开发部技术员陈伟介绍,神东停止了所有进口设备采购,全面进行高端开发。现已自主研发了两套630升/分钟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分别在大柳塔煤矿7米工作面和补连塔煤矿8米工作面投入使用。这种乳化液泵站,原来进口一套1600万元左右,加上修理、维护费用,运行7年少说也得4000万元。现在自主研发,运行一小时结算费用700元左右,7年下来大约能节省1000多万元费用。

  此外,神东还开发了采煤机摇臂、牵引块、液压过渡支架、泵站的曲轴箱泵头总成等部件,总共达3000多种、十几万个,可节约资金40%左右。

  “新开发的马蒂尔迈步式液压过渡支架,可以实现每天早班集中拆除皮带架,中、夜班不停机,每天节约有效生产时间半小时。这样一算,仅我们一个队一年最少节约138小时,按现在的效率能出15万吨煤,利润至少可增加2500万元。”大柳塔煤矿综采一队队长董志超说。

  设备和配件的自主开发,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减少了库存量。

  “预计到2018年底,神东将完成电气、机械、液压、洗选等80类近2万项高端装备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开发,降本成效将更为显著。”神东煤炭技术研究院负责人说。


 涉及版权等问题找小编—微信:830860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十年代初期引进外资建立的项目之:43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
煤机行业研究
暖流,奔涌在矿井深处
山西煤机行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煤机行业:步入高景气周期 关注2股
我国煤矿机械设备行业驱动因素:原有煤机迭代及新增煤炭产能需求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