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
摘要
本文论证了《红楼梦》的故事原型和写作年代的整个时间跨度不超过六十年,提出作为朝代标志的物证应当具有的两个特点,论证了玉带的正式名称是宝玉带,林黛玉的名字来自玉带,贾宝玉的名字来自宝玉带。清朝废除官方玉带,宝玉带是明朝标志的物证。解释了"借通灵之说,说此《石头记》也"的含义是借亲王府的故事说此《石头记》一书也,《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来自明朝末年的亲王府,也就是来自益王府。
 
一、 前言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写的故事是清朝的,还是明朝的?《红楼梦》是乾隆年间的作品,还是清朝初年的作品?这两个问题一直是红楼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它不仅涉及《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而且关系到作者问题。对于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首先要确定它的历史背景和写作年代,然后才是作者问题。有的作品,如《金瓶梅》,其作者佚名,兰陵笑笑生显然是个笔名,但是并不影响它是明朝作品的结论。《红楼梦》的写作年代是指作者实际写作《红楼梦》的年代,写作年代的下限,也就是成书年代。

作者在第一回中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从表面上看不出书中涉及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可是书中却有许多关于年代、日期的提示。如第十一回中明确交待秦可卿得重病的年代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这显然是作者在提醒读者注意秦可卿得重病的年代。书中表面上说的"无考"不过是"假语"(贾化)而已,此地无银三百两,实际上《红楼梦》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都是可考的。笔者已经对书中的"地舆邦国"进行了考证[1、2],本文继续对其"朝代年纪"进行考证。
 
二、《红楼梦》的整个时间跨度不超过六十年
就小说而论,写作年代与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历史小说,写作年代与故事背景可以相差很多年。但是《红楼梦》不是历史小说,而是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与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同,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并不要求作者亲身经历,作者可以把别人经历的故事写进小说。《红楼梦》中的"陈迹故事"是作者"亲自经历的","半世亲睹亲闻的"。作者说:"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作者有半世的生活体验才开始写《红楼梦》。如果作者活了七十多岁,他从十几岁开始"亲睹亲闻",至半世开始写《红楼梦》,在写作过程中还可以把"亲睹亲闻"的一些情况写进去,《红楼梦》的整个时间跨度不超过六十年。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故事原型和写作年代都限制在六十年以内。

这个结论是很重要的,它断然否定了乾隆年间有一位《红楼梦》"作者"写清朝初年的事情,因为这个时间跨度超过了六十年。鲁迅先生在《小说史略》中说:"此书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经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有人说:"曹雪芹不一定要亲身经历康熙朝事,才能写小说《红楼梦》。"这是公然否定作者说的"亲睹亲闻",公然否定此书"闻见悉所经历"。

应当指出,"《红楼梦》的整个时间跨度不超过六十年"这个估计与具体作者直接有关。笔者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延宁王朱由梿,他大约活了七十多岁。对于活了七十多岁的作者,《红楼梦》才有六十年的时间跨度。红学家考证曹氏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多岁。假定此人在历史上存在过,如果从他十几岁开始"亲睹亲闻"算起,到四十多岁去世,《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和写作年代都限制在三十年以内,这比我们估计的《红楼梦》的整个时间跨度整整少了三十年。这样一位短命的"作者"是不可能写出《红楼梦》这样博大精深的巨著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红楼梦》文本,采用《红楼梦》各主要版本都有的内容,所以研究的对象是可靠的。
 
三、朝代标志物的条件
判定《红楼梦》中的故事原型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必须举出物证。这个作为朝代标志的物证应当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该物证清朝没有而明朝有,或者该物证明朝没有而清朝有;
(2) 该物证与《红楼梦》中的故事关系很大,不是可有可无的。

上述第一条具有排它性,非此即彼,这对于确定朝代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物证并不要求是明朝独有的,只要明朝和明朝以前的朝代有,而清朝没有,即可满足第一条的要求,因为我们讨论的朝代区间是明、清两朝。上述第二条要求举出的物证是一个重要的物证,它直接影响《红楼梦》故事的叙述。举出一个对《红楼梦》可有可无的物证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四、玉带是明朝的标志物
(1) 书中的提示

在第六十二回谈到宝玉二字的出处:
 
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你怎么忘了。"
 
在第三回宝玉跟黛玉初次见面,宝玉问起黛玉的名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因为《红楼梦》第一回作者交待了"真事隐",所以"此乡多宝玉"并不是宝玉二字的真正来历。关于黛玉的名字,当然也不是来自"黛石",探春已经明说"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也承认是"杜撰"的。实际上,这两段文字提醒读者注意书中这两位主要人物的名字的来历。黛石即乌石,隐含乌石镇的乌石二字[2]。

(2)宝玉和黛玉的名字来自宝玉带

宝玉、黛玉和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的名字存在一定的关系。宝玉和黛玉都有玉字,凤姐说过:
 
"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第二十七回)
 
凤姐这话对玉字进行了强调。第四十六回写鸳鸯在贾母面前哭诉:
 
"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鸳鸯这段话说明宝字可以与金字组合为"宝金"。宝玉和宝钗都有宝字,《红楼梦》第五回写了"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众所周知,"金钗雪"是指薛宝钗," 雪"和"薛"在南京官话中是同音字。"金钗雪"符合倒读法,名在前,姓在后。这样的姓名次序倒很符合西方人的习惯。根据鸳鸯讲的"宝金",把宝字放到金钗前边,得到宝金钗,然后删掉金字,得到宝钗。 "玉带林中挂"倒读得林黛玉,黛玉来自玉带。同样,把宝字放到玉带的前边,得到宝玉带。根据"春秋法子","撮其要,删其繁",从宝玉带可以得到宝玉。这样就说明了《红楼梦》中三个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名字的来历。

(3)玉带的正式名称是宝玉带

根据宝玉、黛玉、宝钗三个名字的关系得出的宝玉带并非主观推测,这宝玉带还真有一点来历。《明史· 列传第八· 诸王五》载:
 
"十六年秋七月,由崧袭封,帝亲择宫中宝玉带赐之。"
 
《明史》中记载的"宝玉带"三个字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原来玉带的正式名称叫做宝玉带。作者给宝玉和黛玉取名字时,是根据宝玉带取名的,先有宝玉带,然后有宝玉和黛玉。

在崇祯殉国之后,凡是拥有宝玉带的亲王都有资格监国,甚至当皇帝。在南明时期,宝玉带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其作用接近于玉玺。朱由崧的宝玉带是崇祯皇帝亲自挑选和赐给的,这大概是为朱由崧当上弘光皇帝所造的一条舆论。

(4)玉带是明朝的标志

林黛玉的名字直接来自玉带,宝玉来自宝玉带,他们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研究《红楼梦》有必要对玉带进行讨论,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玉带。下面引用一段关于玉带的介绍: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所著《通雅》有关於"帶"的描述:"今時革帶,前合口曰三台,左右各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所述有帶18枚,及兩枚魚尾,共20 块帶板。方以智所述革帶形制应該是当時革帶的标準形制,同時,出土的许多明代革帶形制也与其述相符。这使我們对明代革帶的标准形制及排列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论考古出土的明代玉帶之形制工艺,作者:虞海燕〔3〕)
 
由方以智的描述可以看出明朝标准形制的玉带是在革带上面缀饰20块玉板,其中的"後七枚"的形状是长方形的玉片,六块圓桃形和两块魚尾形。这种玉带的革带表面全部被玉板覆盖、装饰,显得极为华贵。所以玉带的定义应该是在革带表面全部缀饰玉板的腰带称为玉带。

虞海燕还详细介绍了明代玉带的出土情况,摘要如下:
 
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22 个省、市、自治区出土过明代玉器。在这些明代各类玉器中,玉带所占数量较多。出土玉带的墓葬自明初至明末贯穿了整个明代。由于玉带与古代礼仪制度紧密相连,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凡出土玉带的墓葬多等级较高,墓主身份有皇帝、亲王和王妃、够品级的官员及命妇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出土玉带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南京、北京、江西。其中江西的藩王墓发现较多,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带。嘉靖、崇祯朝是玉带的鼎盛期,出土的这个时期的玉带数量最多,为45 副,雕琢技法丰富,可以说是明代玉带发展的鼎盛时期。
 
以上引文完。下面引用《百度百科》对清代"玉带"的解释:
 
(清代)官方玉带使用制度被废除(《玉带·百度百科》)。(清代)  由于服制的变化,革带系在補褂之内,其身份的标志作用不再具备,因此逐步退化,带銙基本无存,仅存带钩、带扣,其作用和明代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玉带具沿革》,中国文化遗产网)
可见,清代的"玉带"不再具有完整的形式,主要以带钩,带扣为主。只有玉钩和玉扣的革带不能够算作玉带,因为革带表面并没有用玉带板装饰。因此,清代已经没有明朝那种官方玉带,这一点已经被出土文物所证实。因为官方玉带明朝有,清朝没有,所以玉带是明朝的重要标志,玉带是《红楼梦》写的是明朝故事的重要证据。


摘要
本文论证了通灵宝玉与宝玉带的关系,通灵宝玉的原型是宝玉带上的一块玉带板,其长宽比大致为二比一;说明了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寓义,他的原型是世袭的亲王;论证了"宝玉是传国玺"是附会之说;玉带说明《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来自明朝的亲王府;解释了宝玉为什么要摔通灵宝玉?找到了作者见过的玉带,今藏江西省博物馆,说明了玉带做为朝代物证的意义。
 
(5)通灵宝玉与宝玉带的关系
宝玉衔玉而生,通灵宝玉是他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与宝玉带有什么关系呢?书中第八回对通灵宝玉做了描述: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後。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内衔下。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於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故今只按其形式,无非略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蠢大之物等语之谤。
 
通灵宝玉有正面和反面,显然其形状是片状的。书中还出示了通灵宝玉正反两面的图式,正面横写篆字"通灵宝玉",分两行竖写篆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因为这些篆字既横写,又竖写,所以通灵宝玉具有两维尺寸。

第一回描写了通灵宝玉的来历,写了大石的尺寸和数量: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 "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通灵宝玉是由"那僧"(茫茫大士)"大展幻术"从"一块大石"变来的,这当然是神话小说的写法。大石的尺寸是"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也就是说这块大石的长宽比为二比一。由"大石"变成美玉后,其形状应当保持不变。这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成一根针,放到耳朵里,其形状保持不变一样。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通灵宝玉的形状,但是根据"大石"的形状可以判断通灵宝玉也应当是矩形,长宽比为二比一。矩形的"大石"适合"补天",这与铺地的瓷砖多为矩形的道理是一样的。"补天"是指挽救大明朝的灭亡。作者自叹无才,不能挽救大明朝的灭亡,有一种负罪感。这里的无才不是指文才,主要指军事才能。

根据宝玉的名字来自宝玉带,通灵宝玉也应当来自宝玉带,通灵宝玉实际上是从宝玉带的一个长方形的玉带板演化和艺术加工来的。图1示出出土的一副明代龙纹玉带,其中称为"扁方"为长方形的玉片,又称为"后七枚",其长宽比大约为二比一,完全符合"大石"的长宽比。长方形的"扁方"就是通灵宝玉的原型,通灵宝玉代表了宝玉带。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二)

图1 明代龙纹玉带(〔4〕,姚铮华,大河报,2008-1-23)
(6)玉带说明《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来自明朝的亲王府

上面的引文已经提到玉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明史·舆服志二、三》记载了 "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根据明制,玉带上面的玉带板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皇帝使用24 块玉板,亲王一般使用20块。

根据明制,一品文官也可以拥有玉带。《红楼梦》中的故事原型并不是一品文官,这一点可从大观园里有正殿,有龙蟠螭护的玉石牌坊,贾府有资格使用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看出。贾珍说:
"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第五十三回)
贾珍的话否定了贾府是官员之家,不是"世袭穷官儿家",当然也不是一品文官之家。实际上贾珍说的是甄家的情况,全国最富贵的一、二家当然是皇家,亲王府是皇家,宝玉带代表了亲王府。

(7)"宝玉是传国玺"是附会之说

关于通灵宝玉的寓义,前人做了很多猜测,蔡元培先生认为"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这个观点被很多人接受。玉玺是政权的象征,通灵宝玉上的字似乎跟传国玉玺的字在内容上有些相像。很多人在接受某种观点的时候,并没有动脑筋思考。我们只需要把通灵宝玉跟传国玉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把宝玉说成是传国玉玺是错误的。

玉玺具有三维尺寸,除了一面雕刻蟠龙饰纽以外,还有五个面,这与书中描写的通灵宝玉有正面和反面不符。从形状看,通灵宝玉是片状的,长宽比为二比一,玉玺是块状,刻字的一面为正方形。从"补天"的功能看,用片状石料"补天"显然比块状物料"补天"节约材料。从数量看,每一条玉带有七块称为"扁方"的玉带板,明朝有资格拥有玉带的亲王、一品文官、以及皇帝,有一、二百人,每人不止有一条玉带,这样扁方的数量有数千块,其数量远远大于玉玺的数量。作者不会从一个玉玺想到补天,形状、数量都不符合,而从宝玉带的玉片比较容易想到补天。至于通灵宝玉上面的字是作者艺术加工的结果,不是玉玺上面的字。所以猜测宝玉寓玉玺是不正确的。玉玺是政权的象征,宝玉带则是地位的标志。

(8)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寓义

如上所述,通灵宝玉代表了宝玉带,宝玉带则是亲王的标志。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寓义就是他生来就具有亲王的身份,这个身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书中描写的贾宝玉是以亲王为原型。在明朝尽管一品文官也有资格拥有宝玉带,但是,一品文官不是世袭的。

作者是郡王,不是亲王,胡适先生的自叙体说是牵强附会的。郡王的地位跟亲王的地位虽然有差别,但是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虽然不能把贾宝玉附会成作者,但是贾宝玉的人物塑造上也可以有作者的生活经历。

(9)宝玉为什么要摔通灵宝玉?

第三回写宝玉与黛玉初次见面,宝玉问过黛玉的名字以后,听说黛玉没有玉,便"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宝玉说的" 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这一段话实际上是作者指责明末和南明期间有资格佩戴宝玉带的某些亲王,甚至包括某些皇帝,说他们是低等的、不称职的。作者具体指责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黛玉葬花》可以看出作者对永历帝是悼念的。书中的游廊即由榔,暗寓永历帝。据笔者统计,前八十回就写了五十多个游廊。至于为什么说游廊隐永历帝,以后再详谈。目前没有发现书中有悼念崇祯皇帝、弘光帝等人的文字。

贾母的话透露了两个信息:(1)玉带是陪葬的物品;(2)女性也可以"有这个来的"。从明朝益宣王朱翊鈏继妃孙氏墓中也出土了玉带,有十六个玉片(今藏江西省博物馆)。孙氏是作者延宁王朱由梿的祖母,很有可能她就是贾母的原型。

(10) 作者见过的玉带今在何处?

作者交待过《红楼梦》中的故事是他半世亲睹亲闻的,书中写了玉带,那么作者应当见过玉带。益定王朱由木是作者延宁王朱由梿的哥哥,朱由木的玉带已经出土,今藏江西省博物馆。这条宝玉带应当是朱由梿亲眼见过的。目前我们还没有收集到作者使用过的实物,但是发现作者见过的宝玉带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就拿"曹学"来说吧,研究快一百年了,连宝玉的名字来历也没有搞清楚。清朝废除了官方玉带,即使不废除,曹家也没有资格拥有玉带。那位曹氏曹雪芹可能连宝玉带也没有见过,怎么可能取宝玉和黛玉两个名字?曹氏曹雪芹见过的宝玉带今天在哪里?恐怕永远也不可能把这条玉带找到。

(11)玉带做为物证的意义

如果《石头记》没有通灵宝玉,没有玉带,那么宝玉和黛玉两位主要人物的名字就必须改写,《石头记》没有了石头,也就不是《石头记》了。这说明玉带在《石头记》中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也可以说玉带是一个分量很重的物证,它有力地说明《红楼梦》写的是明末亲王府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马兴华,《红楼梦》地舆、邦国考(一), 2008-7-14发表在 红楼艺苑-学术研究。
〔2〕马兴华,《红楼梦》地舆、邦国考(二), 2008-7-14发表在 红楼艺苑-学术研究。
〔3〕虞海燕,论考古出土的明代玉帶之形制工艺,北京文博,2008-6-24.
〔4〕姚铮华,明代龙纹玉带板,大河报,2008-1-23.


摘要
本文根据明清皇帝的画像、贾府宗祠的遗像和玉带板,论证了真家的祖先是否有玉带是判断《红楼梦》作者的一个必要条件,论证了出身于益王府的延宁王朱由槤符合这个条件,胡适提出的曹氏曹雪芹、其他曹氏、土默热先生提出的洪升等都不符合这个条件。
 
一、前言
笔者在《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一)、(二)中指出[1,2]:

明朝有官方玉带,清朝废除官方玉带,所以玉带是明朝的标志物。林黛玉的名字来自玉带,贾宝玉的名字来自宝玉带。玉带说明《红楼梦》写的是明朝的故事。《明史舆服志二、三》记载了 "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在明朝玉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通灵宝玉实际上是从宝玉带的一个长方形的玉带板演化和艺术加工来的,"宝玉是传国玺"是附会之说。
 
二、明清皇帝画像
下面示出明清皇帝画像各四幅,请注意他们腰间饰物的区别。
(1) 明朝皇帝画像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1 明成祖 永乐皇帝 朱 棣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2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3  明宣宗 宣德皇帝 朱瞻基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4 明英宗 正统皇帝 朱祁镇
(2)清朝皇帝画像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5 清世祖 福临 順治

《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三)
图6 清圣祖 玄烨 康熙
图7 清世宗 胤禛 雍正
图8 清高宗 弘历 乾隆
        明清两朝皇帝画像的区别除了帽子、披肩、马蹄袖和胡须以外,最重要的区别是明朝的皇帝腰间都系有玉带,而清朝皇帝都没有玉带。这些画像证实了玉带是明朝的标志物。(明清历代皇帝的画像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贾府宗祠的遗像有玉带
        《红楼梦》是一本小说,内容当然会有虚构的部分。作者为了说明书中对贾府的描写哪些是真家的,特意写了甄家,并且将贾家与甄家进行了对比。第五十七回写了宝玉见到的甄家的情况:
 
        话说宝玉听王夫人唤他,忙至前边来,原来是王夫人要带他拜甄夫人去。宝玉自是欢喜,忙去换衣服,跟了王夫人到那里。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
 
        这里讲的甄家的"形景"包括形和景两个方面。形是指形体,景是指景致,情况。《 漢典网》对形景给出三个解释:(1)身体和影子,借指人;(2) 形象,样子;(3)情形,情状。所以"形景"是指对有形的人和物的描写。凡是书中对贾家"形景"的描写,可以认为真家也是有的。如大观园里有正殿,有龙蟠螭护的玉石牌坊,贾府有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从树种上看,大观园里有大桂树、芭蕉、还有浣葛山庄、浣葛处等,这些描写都是对"形景"的描写,所以真家应当有正殿,有资格使用龙作为建筑装饰,有这些树种。但是贾府接驾四次是事件,贾家的谱系是辈分关系,这些并不属于"形景"。胡适先生把四次接驾、谱系等附会到曹家,是没有根据的,是完全错误的。书中对贾府"形景"的描写,都是真实可信的;反之,书中对贾府的描写不是属于"形景"的,都不可随便附会到真家。

        第五十三回描写宁国府宗祠里宁荣二祖遗像的情况:
 
        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宁荣二祖遗像"是否反映了真家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是需要论证的。"遗像"是身体的影像,符合"形景"的第一个解释,所以贾府的"遗像"反映了真家的实际情况。这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当然,真家的祖宗遗像也应"披蟒腰玉",如果再稍盛一些,就要披龙腰玉了。所谓"腰玉"就是腰间系的玉带,如图1~4所示。

        经查《红楼梦》各主要版本,如程甲本、程乙本、甲辰本、戚序本、列藏本、蒙府本等,此处皆作"披蟒腰玉",只有庚辰本写成"披龙腰玉"。本文不对"披蟒"、 "披龙"进行讨论,文字的考证是很复杂的。需要肯定的是真家祖先的遗像有"腰玉"。
 
四、书中提到玉带板
        在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从入画箱中寻出一副玉带板子:
 
        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也黄了脸。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
 
        书中写了贾敬袭了宁国公的官,贾珍把一副玉带板子送给入画的哥哥,这副玉带板子应当属于宁国府。"玉带板子"是有形的物体,符合"形景"的要求,根据甄家比贾家"不甚差别",《红楼梦》作者的真家当然也应该拥有玉带板子。如上所述,玉带是明朝的标志物,"玉带板子"出现在书中的故事中以及祖宗遗像有"腰玉",说明《红楼梦》描写的是明朝末年亲王府的故事,不是描写清朝的故事。
 
五、玉带是作者的必要条件
        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任何一个学术研究都需要辩是非,红楼梦研究辩是非更难。根据真家有玉带,我们可以分析玉带与作者的逻辑关系。如果祖先无资格拥有玉带,必不是《红楼梦》的作者;如果祖先有资格拥有玉带,可能是作者,也可能不是作者。玉带是作者的必要条件。祖先有玉带这个条件不一定能够推出《红楼梦》的作者,但是《红楼梦》的作者的祖先一定有玉带。

        下面我们对几个红楼梦作者提案进行辩是非。

        (1)笔者提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出身于益王府的延宁王朱由槤。益王府是亲王府,有玉带。朱由槤的大哥益定王朱由木的玉带已经出土,今藏江西省博物馆。作者的祖先是明朝的亲王和皇帝,"腰玉"是不成问题的。书中写了"乘槎访帝孙",就是提醒读者访问皇帝之孙,当然也包括作者在内。朱由槤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

        (2)胡适提出作者是曹氏曹雪芹。曹家在清代,清朝连皇帝都没有玉带,更不必说曹家了,曹家祖先的遗像不可能"腰玉"。用玉带是作者的必要条件很容易判定曹氏曹雪芹和曹家的人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3) 土默热先生提出洪升是作者,这个作者提案比曹氏曹雪芹提案进步了很多。如作者是汉人,不是旗人;《红楼梦》是清朝初年的作品,不是乾隆年间的作品;《红楼梦》继承了明朝的文化等,这些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洪家也没有玉带。据说洪升的祖父曾在明朝出任"都御史"的高官,父亲洪起鲛也曾在清初出仕,是个小官。明朝都察院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根据明制"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洪家没有玉带,洪家祖先的遗像不可能"腰玉",所以洪升也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通灵宝玉不是传国玉玺,而是来自玉带板[2]。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玉带板就是《红楼梦》的命根子,任何一个作者提案都可以用玉带进行初步鉴别。
 
参考文献
〔1〕马兴华,《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一),2008-9-26  发表于 红楼艺苑-学术研究。
〔2〕马兴华,《红楼梦》朝代、年纪考(二),2008-9-26  发表于 红楼艺苑-学术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
金陵十二钗:自黛玉起,至秦氏终,都与一物有关
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落草含玉的寓意
红楼梦已解
《红楼梦真事隐》亲历亲闻之第二十九回(下)
红楼谜案(连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