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省樟树港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与品牌建设

作者:杨莎 邹学校

“樟树港辣椒”是我国鲜食辣椒高端品牌影响力最大的高品质辣椒。介绍了樟树港辣椒的栽培历史,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规程,露地、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分析了公共区域品牌建设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樟树港辣椒是湖南省湘阴县樟树港镇地方品种,2018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具有超过200 a的栽培历史。樟树港辣椒划定的保护区域为东经112°47′11″~112°53′18″,北纬28°32′25″~28°35′40″,常年种植约500 hm2,产量8 000 t左右,年产值超过3.5亿元。其皮软、肉糯、清香,且前期微辣香甜,中期中辣香脆,后期味辣而香,味纯不涩,椒香浓烈,炒食皮肉不分离,糯香鲜美,供不应求,声名远扬,享誉全国,具有“辣椒界的爱马仕”之称[1]。樟树港辣椒代表着极高的产品品质,优良的口碑转化为品牌效应,销售价格连年递增,在100~150元/kg,并持续热销,其独特的风味与当地小气候、高效栽培、采收标准及品牌建设等密不可分。

1 樟树港辣椒的栽培历史

樟树港辣椒栽培历史悠久,清朝道光年间就有记载,闻名起源于晚清名臣左宗棠,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广泛种植在湘阴县樟树镇。湘阴县樟树镇位于湘阴县西南部,年均气温17.1℃,无霜期195 d,降水量1 383 mm;处于一江(西依湘江)一港(北邻文泾港)二湖(南伴铁炉湖、中抱阳雀湖)的小盆地;土壤是典型的河流冲积土,呈团粒状结构,土质肥沃,土壤既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钙、镁等中量元素,又含有硒、铁等微量元素,p H值5.8~6.5,形成了适合樟树港辣椒生长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也为其生长发育和风味形成创造了有利基础。

为了提早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200 a以上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当地农民培育出了极早熟樟树港辣椒,其是我国少有的极早熟牛角椒品种之一。利用盆地小丘陵南面太阳光照射早、时间长,当地小气候气温回升快的优势,及靠近洞庭湖的温室效应,集成了独特的樟树港辣椒提早栽培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前,樟树港辣椒是湖南露地辣椒栽培上市最早、经济效益最好的辣椒品种。随着我国蔬菜生产方式的改革,南菜北运和保护地栽培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樟树港辣椒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到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高收入群体对高品质有机蔬菜的需求更加迫切,消费者不仅注重蔬菜的营养价值,还对风味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樟树港人发现,不同的发育阶段樟树港辣椒的口感风味不一样,如嫩果时期,其果实软糯香甜、辣味适中,有特殊清香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当地生产者制定了高品质樟树港辣椒采收标准,作为高品质辣椒供应市场,全力打造樟树港辣椒高端品牌,实现樟树港辣椒高品质、高端品牌、高价格、高效益销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 樟树港辣椒的特征特性

樟树港辣椒是指在樟树港镇及特殊的栽培条件下,经过多年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极早熟区域性独特品种。植株生长势不强,株型矮小,分枝能力强,叶色浓绿,卵圆形。极早熟,首花节位8~10节,株高30~40 cm,株幅35~40 cm;果实牛角形,标准果实纵径9.0~10.0 cm,横径2.0~3.0 cm,果肉厚0.15~0.20 cm,平均单果质量8~10 g,单株坐果数100~120个;果表微皱褶,嫩果绿色偏浅,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生育期200 d左右,定植至始收50 d左右;耐低温弱光性强,耐湿、耐热性,抗病性中等,耐瘠性较弱。果实肉质软糯,前期辣味适中,后期辣椒较强,口感好,品质佳,适于整果煎食,一般667 m2产量在750~1 000 kg。

3 樟树港辣椒的育苗技术规程

樟树港辣椒采用工厂化穴盘育苗方式,可达到及时定植、提前采收、延长货架期的目的。为此,笔者制定樟树港辣椒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如下。

3.1 育苗设施

主要包括可控温、控湿、防虫、补光等设施齐全的智能化温室,及移动育苗床、不同规格的育苗穴盘、机械播种机、基质搅拌机等。

3.2 基质选择与处理

基质宜将草炭、菌渣、秸秆等按一定比例,堆制、发酵再与蛭石、珍珠岩配比合成。也可按蛭石∶珍珠岩∶草炭=3∶2∶5或菌渣∶蛭石=1∶1配制,p H值为5.5~6.8,或直接购买辣椒专用育苗基质。新基质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m3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200 g/m3充分拌匀消毒。基质装盘前应拌水,确保基质含水量在50%~60%。

3.3 育苗温室及穴盘消毒

育苗温室可在6~8月进行高温闷棚,每667 m2喷施10%多百粉尘剂1 kg,结合45%百菌清烟剂1 kg密闭大棚24 h烟熏处理,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穴盘可用高锰酸钾500~1 000倍液浸泡15~20 min或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10~15 min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晾干即可使用[2]。

3.4 种子消毒

播前晒种1~2 h,再用10%Na3HPO4溶液浸种30 min,以预防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浸种后将种子及时冲洗干净,放入25~30℃温水中浸泡6~8 h,然后用清水洗净种皮上的黏液,晾干播种。

3.5 装盘

宜选用72孔或128孔苗盘,机械装盘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50%左右;人工装盘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55%~60%。装盘时要注意穴盘中的基质要均匀、疏松,忌压实,忌中空[2]。

3.6 播种

(1)播种时间春提早设施大棚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春季露地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

(2)播种流程将装好基质的穴盘用压穴器压好后即可进行播种,压穴的深度要均匀一致,适宜深度为0.5~0.7 cm,不宜超过1.5 cm。每穴播1粒,平放在穴孔中间,播种后覆土,厚0.8~1.0 cm。覆土后浇透水,以穴盘底部的穴孔中有水滴流出为宜。后育苗盘上覆盖1层薄膜保温保湿。

3.7 苗期管理

春提早栽培幼苗生长阶段重点是湿度和温度管理。定植前7 d控水,定植前1 d浇1次透水,易于提苗移栽。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一次浇透,待表层土壤快干透时再浇第2次水,避免基质忽干忽湿。幼苗2叶1心和4叶1心时,可随水喷施0.10%~0.12%磷酸二氢钾液等叶面肥,后期视苗势追肥。幼苗长至3~4片真叶后开始适当控水,白天酌情通风,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幼苗生长温度以白天25~30℃、夜间18~22℃为宜。温度低于10℃时,可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帘保温,也可采用地热线、煤炉加热等方式提高棚内温度。

若温室温度偏高、湿度过大,易形成徒长苗,应控制肥水,并适时喷施多效唑等。苗期容易发生生理性病害,出苗后应根据天气变化重点加强湿度和温度管理,预防猝倒病、灰霉病和立枯病等病害。

3.8 壮苗标准

幼苗茎秆粗壮,苗高10~15 cm,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多且色白。茎叶及根系无病虫为害,无病斑、无伤痕。叶色深绿,叶片舒展有光泽,叶柄长度适中。

4 樟树港辣椒春季露地种植技术规程

4.1 整地施肥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作为辣椒种植地,深翻细耕,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优质三元复合肥50 kg和过磷酸钙100 kg,撒施后旋耕土壤,深翻20~25 cm。禁止使用含氯化肥,避免影响樟树港辣椒品质和独特风味。

施肥后分厢作畦,畦宽80 cm,沟宽40 cm,沟深25 cm,开好排水沟。整地后铺滴灌带、覆膜。滴灌带铺设时应将流道凸面向上,银黑色地膜铺在滴灌带上,拉紧铺平,压好膜边。

4.2 定植

露地栽培以4月上中旬定植为主。株行距40 cm×40 cm。移栽前1 d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 200~1 500倍液喷施苗床,定植深度以子叶节稍高于地面为宜,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用细土将定植孔周围地膜盖严。

4.3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14 h后,每667 m2可结合中耕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7-17-17)5~6 kg;初花期后,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7-17-17)10~15 kg、钾肥10 kg。每采收2~3批,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12 kg。

露地栽培,还应在雨季来临前加强田间清沟沥水,开展洼地排涝,避免涝害。

(2)主要病虫害露地栽培主要病害有疮痂病、白粉病、青枯病、炭疽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蓟马、烟青虫等。

5 樟树港辣椒春提早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5.1 定植前准备

在1~2月提前扣好棚膜使棚内土壤干燥。定植前10 d进行大棚消毒,大棚内用硫磺粉3~4 kg/667 m2与锯末混匀分堆点燃,密闭大棚熏蒸24 h,放风至棚内无气味时定植。定植前7 d,将大棚四周围膜围好,提高大棚内温度。

5.2 整地施肥

11月翻地时,尽量整成大土块,翌年1月中旬前将表土整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撒施优质有机肥300~5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30~50 kg,均匀撒施后旋耕土壤。施肥后分厢作畦,畦宽80 cm,沟宽40 cm,沟深15~20 cm,开好围沟、腰沟和排水沟。整地后铺滴灌带、覆膜。滴灌带铺设时应将流道凸面向上,银黑色地膜铺在滴灌带上,拉紧铺平,压好膜边。

5.3 定植

当棚内陆温稳定在12℃以上,达到壮苗标准即可定植。双行种植,株行距35 cm×40 cm,栽苗时应使根系展开,然后压细土,及时浇足定根水,每垄地搭上小拱棚。定植后密闭大棚7 d左右。

5.4 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前期生长适温25~30℃,因此,当前期外部温度低于生长适温时,保温防冷害,降湿防徒长[3]。应根据外部气温及时揭盖大棚和小拱棚膜,调控棚内温湿度,棚内温度以25~3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小拱棚膜在外界气温低于8℃时,不必揭开,5月中下旬撤除棚膜或将棚膜卷高至1.8 m左右。

(2)光照管理湖南早春低温往往伴随着弱光、阴雨天气,大棚一般不揭膜,并及时将棚膜上的水清除,避免影响膜的透光性。同时注意弱光条件下植株徒长情况,条件允许时,可以安装补光设施。

(3)水肥管理定植后气温低,蒸发量少,初花期前一般不浇水施肥,但随着气温回升,通风量增大,水分蒸发加大,可视苗情和土壤干湿情况每7~10 d浇1次水。每采收2~3批,可采用滴灌进行补水补肥,每次追三元复合肥10~12 kg/667 m2。

(4)主要病虫害大棚种植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疫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烟青虫、红蜘蛛等。

6 樟树港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不能长期单一用药,最好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6.1 苗期病虫害防控技术

(1)主要病害及防控技术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防控重点是撒草木灰控制苗床湿度。猝倒病防治可用1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或30%精甲·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立枯病防治可用3.2%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灰霉病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粉剂1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喷雾,7~10 d喷1次,连续2~3次。

(2)主要虫害及防控技术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烟青虫等。在育苗设施的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设置40目防虫网,并在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同时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 000~7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7 d 1次,连续2~3次。

6.2 成株期病虫害防控技术

(1)主要病害及防控技术前期易发生灰霉病,中后期易发生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宜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及时清理病株残枝,带出大棚集中处理。疫病防治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600倍液喷雾。青枯病防治可用52%氯脲·硫酸铜可溶性粉剂750~1 000倍液、30%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病毒病防治可用5.9%辛菌·吗啉胍水剂400~500倍液、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3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续2~3次。

(2)主要虫害及防控技术成株期主要发生的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烟青虫、蓟马等。定植前主要防治小地老虎,可选用灰灰菜、刺儿菜、苜蓿、青蒿等杂草集中堆放诱集小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开花结果期主要防治烟青虫、蚜虫和蓟马等。烟青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蓟马可用10%多杀·吡虫啉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 d喷1次,连续2~3次。

7 樟树港辣椒的采收标准和时期

高品质樟树港辣椒果实相对细小,呈小羊角形,果皮半光滑、有韧性,果表微皱,纤维素含量低,辣味纯正,肉糯、清香、微甜,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4]。但不同时期采摘,口感风味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整个生育期的樟树港辣椒都属于高品质辣椒。只有前期微辣香甜的樟树港辣椒才是高品质辣椒,虽然中期的中辣香脆,后期的辣而具香,味纯不涩,但辣椒表皮明显变硬,辣味增强,都不属于高品质樟树港辣椒。春提早大棚栽培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采收,春季露地栽培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开始采摘,均宜早采勤采,在果皮变硬前采收,以保证辣椒品质和口感,每隔5~7 d即可采摘1次。

高品质樟树港辣椒的采收时间非常短,一般选择开花后15~20 d、果实还未完全成熟时的微辣型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6~8 cm、宽1.0~1.2 cm,果肉厚0.10~0.15 cm,单果质量5~6 g。过了这个采收期的樟树港辣椒不能作为高品质辣椒,只能作普通辣椒食用,普通青椒果实已经充分长大,果皮开始变硬变亮,采收时间一般在开花后20~30 d。普通樟树港辣椒主要用于烹饪配料和泡青椒加工,紫红椒主要用于肉类菜烹饪配料和剁椒、辣椒酱加工。

8 樟树港辣椒品牌创建及经济社会效益

高品质樟树港辣椒最高价达1 000元/kg,价格与上市时间直接相关,价格最好的时间在“五一”节前,产量约50 kg/667 m2,可卖到400元/kg以上;第2阶段为“五一”节后至露地早辣椒上市前,产量约250 kg/667 m2,售价约200元/kg;生长后期,即夏秋辣椒和秋后的“扯树辣椒”,产量约600 kg/667 m2,均价20元/kg以上[5]。保护地栽培能大幅提高樟树港辣椒的前期产量,产值能够翻番,产值在6万~8万元/667 m2。露地栽培的樟树港辣椒因前期产量低,667 m2产值一般在3万~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大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樟树港辣椒不仅可在樟树港镇内种植,樟树港以外如广西、云南、江西等省份也种植,面积4万~5万亩(2 666.7~3 333.3 hm2),产值可达20亿元。樟树港辣椒能够取得这么高的经济效益,除辣椒本身质量好外,还与樟树港辣椒品牌打造得好有关。目前樟树港辣椒已成为我国鲜食辣椒高端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品牌,基本上到长沙,樟树港辣椒是必点之菜。

樟树港人经济意识强,早在改革开放前就知道通过科技创新提早上市,以提高辣椒价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辣椒栽培技术发展很快,樟树港人历经100 a以上研发的湖南露地早熟辣椒栽培技术优势很快丧失。为此,樟树港人又到市场中寻找优势产品,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品质辣椒成为市场新需求。同时发现湖南栽培的牛角型辣椒品种,果实在快成熟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口感最好、有特殊风味,是最佳的微辣型高品质辣椒。为此,当地政府及种植合作社迅速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合作,推进品种提纯复壮,制定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和采收标准,做到科技创新提质;同时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上加强宣传,扩大樟树港辣椒产品的知名度;此外,坚持重点培育一批种植大型合作社,如湖南省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众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樟树港辣椒定位高端品质辣椒产品,投放市场后,专攻高端消费市场,产品很快被市场接受,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均不断增强。

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樟树港人非常重视公共区域品牌“樟树港辣椒”的打造。2012年“樟树港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4年获湖南省著名商标,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大型辣椒文化节,2018年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销售方式上大胆改革,实行政府塔台,企业唱戏,由几家大型企业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维持价格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依托“互联网+农业”,整合地方现有电商平台[6],实现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相互融合和带动,助力产品畅销全国,加快实现辣椒产品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带动成为我国高品质鲜食辣椒产品高端品牌开发的典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温室大棚辣椒疫病预防和处理措施
红美人柑橘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一)
大棚香菜怎样种植
湖南泸溪县早春辣椒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亩产2万斤!秋延后越冬高产优质辣椒栽培技术,赶紧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