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连山] 我的春节观

节日博览

作者简介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中国神话和节日民俗。




我的春节观





      古语说得好:“仓廪实,然后知礼仪。”初步摆脱了物质贫困的中国社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精神生活的“贫困”了。千百年来曾经给人们带来无穷诗意和价值满足的春节在物质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里已经严重衰败,变得无聊、乏味;而在相对贫困落后的农村,春节依然红火热闹。同样是中国人,城乡之间对于春节的认同差别如此之大,其中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农民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使用夏历(农历的传统名称),农业生产多用二十四节气,出生日期也多用夏历。农民对于夏历新年——春节毫无怀疑。而城市人习惯用公历,很少了解夏历。对于他们而言,公历新年大大冲淡了夏历新年——春节的真实性。其次,农村生活方式比较传统,春节习俗保存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第三,农民日常生活水平不高,春节的美食、新衣,仍然具有比较突出的节日象征意义,从而使得春节和平时的差异比较突出,节日气氛更加浓厚。相比之下,城市人的日常生活水平高,春节和平时的差异不大,节日气氛也就显得淡漠了。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原因。城乡春节之所以冷热迥异,其主要原因不能不归咎于城市所接受的所谓“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对传统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这里只谈近100年来激进知识分子奉行的科学至上主义对春节习俗的侵蚀和毒害。

      我所说的科学至上主义,是指那种把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当作评价一切文化现象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其内容包含了科学、信仰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简单地仅仅根据科学去判断春节,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一、从公历、夏历的比较看春节设立日期的科学性

      由于现行公历的新年比作为夏历新年的春节早,所以,不少城市人都怀疑春节作为新年第一天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春节的设立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这还得从夏历是否科学来谈,从夏历与公历的比较来谈。

      现行所谓“公历”,实际是格里高利历,它是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发布实施的一种历法。由于比较准确、比较简便,逐步成为西方世界的统一历法,并随着近代西方的扩张而流行于世界。公历是阳历,它的一年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365.25天。平年与闰年的差异只有一天。这是公历的长处。但公历每月的长度差别巨大,从28天到31天不等,因此根本无法反映月相(即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所以,我看到的美国日历不得不另外用空白圆圈表示满月,用黑圈表示无月之夜,用半黑半白圈表示上弦月、下弦月。至于公历如何确定每月第一天,实在没有任何天文学上的科学根据。

      夏历是阴阳合历,兼顾日、月的视运动周期。每月的长度完全依据月相变化周期29.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看不见月亮的朔日定为每月开端,即初一;十五,自然就是满月。正月的设置,也有天文学依据。古人发现北斗星的勺柄在天刚黑的时刻所指的方向四季不同;春季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于是,夏历规定:当北斗星的勺柄在天刚黑的时刻指向天空的寅辰——在东北方——的月份,即正月。正月初一即新年。由此可见,夏历新年春节的设立很科学、很直观,也很有美感。不过,夏历也有缺点,它每年的长度不同。平年12个月,354天;闰年13个月,383或384天。每19年加7个闰月,才能最终使夏历跟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这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存在巨大差距。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夏历内部另外设立了纯粹阳历性质的二十四节气。

      通过以上比较,夏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是一种很科学的历法。有些人以春节在公历上的日期不固定为由否定春节,那是错误的;因为,假如以夏历为依据,公历新年的日期也不固定。公历与夏历各有长短。夏历之所以在与公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完全是政治原因: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强势决定了格里高利历成为世界流行历法。指责夏历不科学是对传统历法的误解。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剥夺了夏历年的正名“元旦”,转赠给公历新年第一天,并把夏历新年贬称为“春节”。这就破坏了春节作为夏历新年第一天的含义。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并不了解历法科学的激进知识分子批判春节不科学。谬种流传,沿袭至今。也难怪被洗脑的城市人会怀疑春节的科学真实性了。在这方面,广大农民比城市人幸运。他们较少受政治家和激进知识分子影响,生活中也多使用夏历,因此对春节的“新年”属性确信无疑,计算年份、计算年龄、生肖都以春节为唯一标准。因此,农村的春节比城市的春节更加深入人心。 




      二、春节习俗的神圣性与科学无关

      城市春节的衰微也表现在信仰的缺失方面。春节作为最大节日,必然要全面展示人们的信仰,借此重申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传统民众一般信仰多神论,所以春节要祭拜的神灵很多。来自道教的玉皇大帝、土地神、城隍、龙王、财神、灶神、门神,来自佛教的佛祖、观世音,还有祖先的灵魂都在祭拜之列。人们或者在家设立香案祭拜,或者到寺庙烧香祷告,祈求保护,祈求赐福。但是,在科学至上主义者眼中,这些都是“迷信”,必须彻底扫除。发展到极端,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尤其是城市全面消灭了宗教信仰,把这些超自然因素从春节习俗中全面扫除了。时至今日,城市里春节活动除了大鱼大肉等物质内容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信仰内容。因此,城市春节的神圣性荡然无存。丧失了神圣性的春节如何能够使市民们心安理得呢?

      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需要科学,也需要信仰。信仰是科学以外的领域,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要求宗教。神的存在与否,和科学的事实无关。激进知识分子以科学的名义消灭宗教信仰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是对信众的迫害。近年来,农村民间信仰逐步复兴,城市各种庙会也有恢复。北京著名的白云观庙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想,参加庙会的市民与呆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的市民对春节的感受一定有天壤之别。

      春节信仰也包括一些俗信,比如危害人的邪气、除夕夜会出来吃人的年兽、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语、忌讳摔碎盘子等等。这些在科学至上主义者眼中都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难免有一些未知的有害因素,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通过这些俗信强迫自己保持一份谨慎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除夕守岁是非常辛苦的,人们解释说这样可以防止年兽害人,于是也就能够坚持下来。有的地区解释说老人守岁可以长寿,孩子守岁可以为长辈延寿,这样全家上下共同努力,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这些习俗表达的是美好愿望,怎么能用科学判断其真假呢?



      三、春节习俗的艺术性

      春节之所以吸引人,更直接的因素是其中包含大量的艺术化生活。如果抛开其艺术性,单单从科学立场评价春节,也是错误的。

丰子恺1947年写的《新年小感》总结民国初年的新年风俗:

     “总之,所有的人,在元旦这一天,不是做人而是做戏了。这样的做戏,一直延续半个月。

      一年一度,这样的戏剧性狂欢,在人生实在是很需要的。好比一支乐曲,有了节奏,有了变化,趣味丰富得多。可惜四十年来,因了政治不清明,社会组织不良,弄得民不聊生。新年的快乐,到现在已经不绝如缕了。我不想开倒车,回到古昔;我但望有另一种合于现代人生的新的节奏,新的变化,来调剂我们年中生活的沉闷。目前的人的生活,尤其是都会人的生活,实在太枯燥了,太缺乏戏剧的成分了。三百六十六日,天天同样,孜孜兀兀,一直到死,这人生岂不太单调、太机械,太不像'人生’吗?”

      日常生活是单调的,春节作为新年第一天,也是第一大节,它的所有活动都是艺术化的,具有很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春节放鞭炮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爆竹习俗——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信仰者说这能驱除吃人的“山魈恶鬼”,或“年兽”。但在一般无神论者眼中,那些传说是一个奇幻的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而放鞭炮前的紧张与燃放之后的轻松,又构成一种美妙的艺术心理体验。但是,鞭炮是危险品,制造和燃放过程中多次出现伤人事件,燃放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于是,放鞭炮自然成为科学至上主义者的又一个批判对象。1928年,民国政府禁止放鞭炮,理由是迷信、浪费钱财。丝毫没有考虑它美化生活的艺术价值。结果自然是失败。1993年以后,从北京开始,各大城市又陆续禁止燃放。理由是危险、污染。仍然没有考虑放鞭炮作为生活艺术的价值。效果呢?只有一个,就是城市里的“年味”更加淡漠了。喜欢放鞭炮的人只好大年初一冒着严寒,跑到乡下去放!2008年正式确定四大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假日之后,北京也改“禁放”鞭炮为“限放”鞭炮,城市人终于享有与农村人同等的过节权利了。那么,是否让鞭炮继续伤人呢?当然不是。政府改从控制生产、销售渠道入手,禁止高危险鞭炮,保证人们买到安全鞭炮。这样,城市放鞭炮的伤人事件和伤害程度都大大降低了。

      春节是要挂灯笼、贴春联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把新年第一天装扮得喜气洋洋。这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可是,在科学至上主义的影响下,我们的城市建筑师从来不考虑房屋还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艺术的需要。楼房门窄到无法贴春联,白色的粉墙也不能贴。门口没有突出物,更不能挂红灯笼。于是,没有任何艺术装点的城市春节就基本混同于普通的休息日,没有多少节日气氛。而广大农村依然是独门独院,不仅挂灯笼、贴春联,还有剪纸窗花,那个节日气氛实在令城市人羡慕不已。

      要把生活变为艺术,是需要花费金钱、投入心血的。父母要操劳,准备年货,打扫卫生,装饰房间,很麻烦,很累。但是,年前的所有忙碌换来新年万象更新的美景。还是很值得的。不懂事的孩子要学习相关习俗与规矩。鲁迅在《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里批判春节习俗太烦琐。鲁迅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指保姆阿长)……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为什么呢?原来,作为小孩子的鲁迅元旦(指春节)醒来,阿长要他先说:“阿妈,恭喜”。然后阿长回答:“恭喜恭喜!大家恭喜!”其次,再把“冰冷的”福橘塞进小鲁迅嘴里。这让鲁迅很不高兴,称之为“元旦劈头的磨难”。他说:“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小鲁迅的感受当然是真实的,因为他当时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知道这些规矩是幸福的象征,表达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而作为作家的鲁迅以此为据批判春节,实在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现在一些城市人害怕麻烦,什么也不做,却哀叹自己家的春节没气氛。这是咎由自取。

     抛弃科学至上主义的偏见,正确认识春节的科学性,尊重春节习俗的神圣性,享受春节习俗为我们提供的艺术化生活,才能使我们恢复快乐人生。


文章来源:《文史知识》2012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为什么?对于春节民俗意义的追寻
科学至上主义对春节习俗的破坏
元旦“简史”:从先秦到如今,元旦的日子在变,有件事却始终不变
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什么朝代,何时出现“春节”一词的呢?
国学教育,带你读懂中国历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