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梦欣:《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图版札记二则
userphoto

2022.10.25 中国台湾

关注

于梦欣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原载《汉字汉语研究》2022年第3期


提 要 通过考察《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中的新图版,我们发现两处过去没有注意到的字形问题:曾侯乙墓中的“凫”,过去认为从独立的“勹”旁,新图版可见“隹”“勹”共笔,此可联系并解释包山简从“凫”之字,同时望山简新图版中“凫”字也存在共笔现象;曾侯乙简新图版中有一从“兕”之字过去漫漶不识,对比古文字“兕”及相关字形,可推此形释“兕”合理。

关键词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 图版  凫  兕


近些年,一些较早公布的楚简得以重新整理,其中一项重要的整理工作就是为其拍摄新的照片。这项工作以近年出版的《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最具代表性。目前这套丛书已出版五册,重新拍摄的竹简照片及红外影像涵盖郭店简、新蔡葛陵简、信阳长台关简、曾侯乙简、望山简、曹家岗简、九店简等多批楚简(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1;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3;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9;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9;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21)。这无疑为学界研读这些楚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图版中许多细枝末节、过去难以洞见的细节也得到了更好的展现。整理者指出,《合集》通过研读新图版,发现了一些先前无记录的简文,还通过比对新出土资料,改释或新释多处简文,例如曾侯乙简174号简的“驳”,184号简的“葈”,78号简的“里”,183、185、199号简中的“驈”等(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9:前言4)。又如,郭理远(2021)根据《合集》新公布的红外图像,对曾侯乙简、望山简中几处字词的考释提出补充意见。

通过考察《合集》图版,我们也发现了两处过去没有注意到的字形问题,或许可以为理解这些楚简文字的构形提供新的线索。

   1.凫   

曾侯乙墓遣策简中记有一种旗,作“△1旃”。早先出版的曾侯乙墓考古报告中,此字图版作:

曾侯乙简46  
曾侯乙简86  
曾侯乙简89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摹作:

摹本:

曾侯乙简46  
曾侯乙简86  
曾侯乙简89

考古报告中,整理者(裘锡圭、李家浩,1989:516)将此字隶定为“

”,认为从“鸟”从“
”,“
”即“堆”字,故“
”为“鵻”字异体。何琳仪(1998:1207-1208)认为此字从“隼”,隶定为“鶽”,是“隼”的繁文。李守奎(1998:28)也认为此字声旁当隶作“
”,“隼”“隹”声可通转,故“
”可视为“堆”字异体,可释为“鵻”。滕壬生(1995:316)早先在《楚系简帛文字编》也将其归在“鵻”下,修订本(滕壬生,2009:376)中则将此字归在“
”下。单育辰(2008:23)据甲金文字“凫”从“勹”,作
(合集18328)、
(爯簋,集成3913)等
,对此字右旁作出新的分析,指出右旁“隹”下“土”上的
形实为“勹”旁。故△1应隶定为“
”,从“勹”得声,就是“凫”字。又典籍中有“凫旌”一词,可以和曾侯乙墓竹简的“凫旃”对照。至此,△1得以正确释读。

望山遣策简中记有一种旗,曾侯乙简整理者(裘锡圭、李家浩,1989:516)曾对此有所提及,并谓之“

(堆)
(旌)”,相关辞例作“△2旌,白旆,翡翠之首”,旧有图版及摹本如下:

望山2-13   摹本:

此字李家浩(1982:194)认为其与曾侯乙墓的△1为一字之异,从辞例上看,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单文(2008:25)在此基础上认为,此字应严格隶定为“

”,“土”上所从为“
”之省声。辞例“△2旌”正是《逸周书·王会解》的“凫旌”。

2019年《合集三》《合集四》公布了曾侯乙简及望山简更加清晰的新图版,帮助我们对这个字的字形有了更多认识。新出曾侯乙墓竹简图版中作:

曾侯乙简46  
曾侯乙简86  
曾侯乙简89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曾侯乙简的“勹”旁并不像摹本所示有一个独立的

旁,相反“隹”旁下曳的笔画极长,“勹”旁依附在“隹”旁上,形成共笔

曾侯乙简46

曾侯乙简86

曾侯乙简89

“勹”旁共笔示意

本文摹本

这样的写法使我们联想起包山遣策简中的一个相关字形,写作:

包山258(以下以“△3”代替)

整理报告(刘彬徽等,1991:392)及李家浩(1996:6)皆结合该墓竹笥中出土的荸荠(即凫茈)实物,以及签牌上的“苻茈”,指出“△3茈”当为“凫茈”。有关此字的字形,整理报告认为此字从“艹”从“隼”,为“蒦”之误。李家浩认为此字写作从“艹”从“隹”从“

”。又谓:“'
’的左侧一画与'隹’的左侧一竖公用,右侧一画的中间加有一点。这种笔画公用和加点的情况,在战国文字中常见。金文'凫’所从'鸟’旁作'隹’。于此可见,简文此字应该释为'
’。”将曾侯乙简新图版所示“
(凫)”旁与包山简的“
(凫)”旁相比较,可知两处简文的写法是相同的。由此可知,楚文字中“
(凫)”旁确有一种“隹”与“勹”共笔书写的形式。
只不过包山简的“
(凫)”旁,相较曾侯乙简的字形,省去了饰旁“土”,并在“勹”旁上附有横画饰笔。李家浩所说的“
”,当为《说文》训“鸟之短羽飞
也”之“
”,又《说文》谓“凫,从鸟
声”,“
”即“勹”旁。现在看来,李家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提出“隹”“
”笔画公用的观点,可谓卓识。

有了“

(凫)”旁“隹”“勹”共笔的认识,我们进而考察了望山简新图版中的“凫”字,发现其似乎并非写作“
”,也并非是从“
”省:

望山2-13

其中“隹”旁第三横笔左右墨迹不均,且与下面“土”旁相连,我们怀疑字中存在一弧笔,与包山简“勹”的写法相似,只不过下面又与“土”旁共笔:

《合集》图版

共笔示意

《望山楚简》摹本

本文摹本

这种不同部件之间的共笔虽然看起来比较特殊,但在楚简文字中时有发生。例如安大简新公布的《仲尼》中(徐在国、顾王乐,2022),“厚”字写作“

”,即楚简“厚”字上赘加“土”旁。楚文字“厚”可看作是“石”“
”共笔(参看冯胜君,2007:83、264-265),《仲尼》之“
”字所从“厚”之下部又与“土”共笔,与我们讨论的“
”相似:

厚:

清华五·厚父13背    
安大二·仲尼01

现将以上有关“凫”字“隹”“勹”共笔写法所涉变化过程排比列出,以清眉目:

(共笔)→
(增繁短横饰笔)→
(增繁“土”旁)

另外,除去上文所涉的各类写法外,战国文字“

”所从的“勹”旁还有讹变为“九”形的写法,学者已作出很好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参看单育辰,2008:27;单育辰,2014:93-96)。

   2.兕   

曾侯乙简有一处记录木俑的辞例作“△一夫”,《曾侯乙墓》图版及《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摹本中“△”字作:

曾侯乙简212  
(摹)曾侯乙简212

此字图版漫漶,整理者仅隶定为上部从“尾”之字。2019年《合集》公布的新图版中,这个字作:

曾侯乙简212

《合集》整理者(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等,2019:41)将此字隶定为“

”,并谓:“看红外影像,下从“兕”,疑是“兕”字繁构。”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观点。

《说文》:“兕,如野牛而青。象形。与禽、离头同。”甲骨文“兕”象形,如:

合集10398
合集10407
合集28411
合集32603

秦汉文字中“兕”写作如:

马王堆帛书·老乙12
北大简·老子36

以上有关“兕”的古文字字形较早被释读出来,战国文字中“兕”的释读则稍晚。《齐文字编》收《古玺汇编》中的两个字作:

玺汇0153
玺汇3483

孙刚(2010:216)将其列在“

”字下。郭永秉(2011:231)指出,这两个字当是“兕”字,字右下部分所从当是“矢”,“兕”“矢”古音相近,“矢”是加注的声符。观点可信。

仅看前文所举古文字“兕”,《合集》所谓曾侯乙简中的“兕”旁与它们字形相似,同在一个演变序列中,似乎很容易系联。不过,将此字隶定为“

”的观点最早见于2009年出版的《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此时楚文字中的“兕”字尚未释出曾国文字与楚国文字同为楚系文字,但若要将曾侯乙简中的“兕”旁与楚国文字“兕”作字形上的对比,情况则大不相同。

楚文字中的“兕”旧不识,近出安大简《诗经·卷耳》简7有“我姑酌彼兕觥”一句,可与传世本《诗经》对读,徐在国(2017:11)据此释出安大简中的“兕”字,写作:

安大一·诗经07

在此基础上,徐文又将楚文字中旧释“

”的字改释为“兕”,如:

仰天湖35
仰天湖32
包山41
包山86

包山18
包山48
包山269
信阳2-19

包山牍1
 包山马甲漆书

曾侯乙简的“兕”旁与楚文字中的“兕”虽然差别较大,但仔细思考后,我们以为这两种字形并不冲突,这种差异也是可以解释的。正如徐在国所言:

……楚文字中的“兕”,似应分析为从“兕”,加注“厶”声。……“

”下部与“能”形混,当为“兕”的身体及四肢部分,上部推测应为“角”的讹变。

而这种有关动物身形的讹变在楚系文字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马”“象”写作:

马:A.

曾侯乙简128
鄂君启舟节,集成12113

B.

清华五·封许06 C.
清华二·系年130

象:A.

安大一·诗经45
清华十一·五纪70

B.

郭店·老子丙04 C.
上博六·天子甲02
上博六·天子乙02

以上字形A类仍保留象形形象,B类、C类则是在A类基础上减省或讹变形成的,各类字形之间象身体的部分写法差异极大,又同时共存于楚文字中。由此观之,“兕”字完全可以存在相似的讹变过程。又,“能”形为楚文字中常见的集体类化符号,楚文字中从“能”形之字如:

能:

清华一·皇门06
包山206
新蔡·零2

新蔡·甲三22
上博三·周易53

“兕”字在演变过程中,也很可能受到这种集体类化趋势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包山简中还有一些不从“能”形的“兕”。我们认为在楚文字中,一些长期受到集体类化影响,导致造字理据模糊的字,它们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常见的异体字形,常常会揭示这个字的古老来源。例如楚文字中“帝”多从类化符号“用”形写作

(清华一·尹至05),偶作
(清华五·厚父07),后者的写法与甲金文字作
(仲师父鼎,集成2743)相似,是其来源。就“兕”字而言,上举安大简中并未完全类化作“能”形的
,包山简中
等字形,似乎还保留有兕尾的象形意味,与上举“象”字变化过程相似,或与其“本来面目”有关

有关“

”所从的“尾”旁,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从“
”省声。
楚文字中“
”多用为“徙”之声符(黄德宽主编,2017:201-202)。“徙”“兕”音近,徙,心纽支部,兕,邪纽脂部,韵母旁转,声母相近。“
”作声旁或写为“尾”,例如“
”字从“尾”写作
(新蔡·甲二113)、
(楚帛书)。推测此字为附加“
”声的“兕”字,或为从“兕”从“
”省的双声字。《合集》整理者谓“
”是“兕”的繁构,或许也是就这个原因而言的。
上举战国齐、楚文字的“兕”分别从“矢”声、从“厶”声,曾侯乙简中的“兕”附加声符也比较合理。

故我们认为曾侯乙简中的这个字释为“兕”字,应该是比较符合文字演变规律的。同时,这也为我们认识古文字“兕”提供了过去未见的新资料。

总之,随着拍摄条件、拍摄水平的日益发展,新拍摄的竹简图版清晰度更高、细节也更加丰富。依靠这些新图版,一些以往楚简研究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可以得到进一步认识,这对楚系简帛文字的考释及其他相关研究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仍有一些楚简仅有早期不甚清楚的图版可供学习,其中一部分原因即是受到早期拍摄条件的制约,期待这些楚简的新图版早日问世,为学界研究楚简文字提供更好的条件。

蒙季旭昇先生提示,1988年发表的《荆门包山2号墓部分遗物的清理与复原》(《文物》1988年第5期)一文中,包山马甲上的“兕”字摹作

,其上有“厶”旁,与包山简中的其他“兕”字写法大致相同。后出《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2页) 图版中该字则无“厶”旁。本文正文采用的图版截取自《包山楚墓》。有关包山马甲上的“兕”字,2019年10月27日悦园(尉侯凯先生)已在武汉大学简帛论坛《安大简〈诗经〉初读》第179楼的发言中指出,《荆门包山2号墓部分遗物的清理与复原》 一文公布的马甲上的字应释“兕”。谨向季先生致以衷心谢意!

注释

①《楚文字编》(李守奎,2003:241)也将此字收在“鵻”下。

②参看于省吾(1979)、裘锡圭(1980)文。

③网友“藤本思源”认为此字当为“厚生”合文,可参考。这一观点与我们探讨的共笔现象并不冲突(简帛网论坛“安大简《仲尼》初读”第7楼,2022年4月18日,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727&pid=30101)。

④相关意见参看郭文文后追记。

⑤《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是以《楚地出土战国简册》6卷本稿本为基础撰写而成,而《楚地出土战国简册》6卷本是后出《合集》的底本。据陈伟言,《合集》中公布的竹简照片在2007年之前已经拍摄完毕(参看陈伟等,2009:前言2)。

⑥有关楚文字“

”的考释参石小力(2022)文。

⑦ “兕”的这种字形或可看作是上举“象”字B、C类变体的组合形式。

参考文献

安微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黄德宽徐在国(主编)  2019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西书局。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 2012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 伟等 2009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

董莲池(编著) 2011 《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

冯胜君 2007 《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线装书局。

郭理远 2021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汉字汉语研究》第1期。

郭永秉 2011 《睡虎地秦简字词考释两篇》,《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在国程 燕张振谦(编著)  2017 《战国文字字形表》,上海古籍出版社。

黄德宽(主编)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202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中西书局。

何琳仪 1998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

湖北省博物馆(编) 1989 《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 1991 《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1995 《望山楚简》,中华书局。

李家浩 1982 《信阳楚简“浍”字及从“龹”之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

李家浩 1996 《信阳楚简中的“柿枳”》,《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

李守奎 1998 《楚简文字考释三种》,《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

李守奎(编著) 2003 《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彬徽 彭 浩 胡雅丽  刘祖信  1991 《包山二号楚墓简牍释文与考释》,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

刘 钊(主编)  2014 《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刘 钊(主编)  2020 《马王堆汉墓简帛字形全编》,中华书局。

裘锡圭 1980 《甲骨文字考释(八篇)》,《古文字研究》第4辑,中华书局。

裘锡圭 李家浩  1989 《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

单育辰 2008 《谈战国文字中的“凫”》,《简帛》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单育辰 2014 《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之研究》,中华书局。

石小力 2022 《说战国楚文字中用为“一”的“翼”字》,《中国语文》第1期。

孙 刚(编纂)  2010 《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滕壬生 1995 《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滕壬生 2009 《楚系简帛文字编》(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荆门市博物馆(编著)  2011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一),文物出版社。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2013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二),文物出版社。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湖北省博物馆(编著)  2019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三),文物出版社。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冈市博物馆(编著)  2019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四),文物出版社。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2021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五),文物出版社。

徐在国 2017 《谈楚文字中的“兕”》,《中原文化研究》第5期。

徐在国 顾王乐  2022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仲尼〉篇初探》,《文物》第3期。

于省吾 1979 《释勹、

》,《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

张光裕 滕壬生  黄锡全(主编)  1997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艺文印书馆。


本文据作者原稿推送,引用请据正式出版物

编辑 | 化雨

审核 | 秦丹阳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楚地简帛的新公布与新发现
张显成, 刘婕:《汉语大字典》简帛例证释读之误及相关问题
技术书法学与简牍辨伪
由拼接与书法看真伪
陈文波:最早的书籍是如何制作和阅读的?
古代的书写格式为什么从右至左?甲骨文字典说字——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