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手心得 | 楷书不这么写,就是在做无用功!

观近年来书法作品展览,大部分以行草居之。好像只有行草才能展示书法魅力。写楷书者极少,偶有几人,或小楷,或魏碑,大多取其趣味,或求墨色变化,或求夸张变形,或求颜色琳琅,此皆末技也!真具楷书功夫才能者,少之又少。楷书凋敝莫盛于今!细察历代,楷之能书者,皆不在少数,唯当今能坐下来写楷书的太少。多是心态浮躁,心不能静,想三五日便能成名,想变化,想让人眼花缭乱。忽一日想,真能坐下来静心写楷书,深入下去,定当有得也! 


作楷书,执笔要松,“松”则有奇特的效果。其实作任何字,“松”都很重要,松则活,活则圆,圆则通达。老师一日示范大字,手臂开扩。然后说:“你们看看,其实我手上是不用力的。很轻很轻,手是顺着笔走的。”我当下大有所悟。 


手腕警觉而圆活,手指放松而灵敏,能感觉到每一个细节。不可写死,须笔活而气圆,用墨清透而笔迹清晰。要能体会到毛笔的每一个面,每一根毫的存在!临帖时,力求更慢,更细,力求每一字、每一笔都尽力到位。不贪多,不求快。力求字字有心得,笔笔不纵意。深入下去自有天地!无论做什么,只要足够地深入,乃可通大道也! 
  


楷书结构难,不可有一笔一画之失。其气韵也难,无布局之能力者,则如布算子。其用笔也难,须笔笔精微,粗糙则无用。有一段时间写字,总不能做到精准,总有失误的地方,感觉有一种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把握到,好像有一种秘密的东西没有解开,我称之为“结构密码”。有时写久了也麻木了,有时候也没信心,有时候也困惑到写不下去。但知道自己有问题,不论是多大的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掉,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问题。此一想,倒也释然不少。 
  

古人从小写楷书,从几岁到几十岁写,几十年的浸淫,对楷书的结构一定有一个自然、自觉的感知,这个“密码”在他们心中,可能自然而然就不再是“密码”了。而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一开始就没有这个结构意识,也就成了“密码”。所以我写楷书时,结构常常不准,甚至十分难看。观历代的楷书,包括北魏、隋、唐到清,到近代,古人的字结构都没有问题。不论是哪种体,何种用笔方法,它们的“结构核心”是不变的。所以这里面一定存在着“某种东西”。 


昨日临摹楷书,颇有所获。先以半透明纸临一遍,然后以之覆盖于原帖之上,细察其与原帖的不同之处。则发现自己毛病的所在:或是中宫松动,则此字不紧结;或是笔画下垂,则字势不挺;或笔画位置不准,则因自身平时书写之习惯使然。然后略作改变,则所写之字全不同于前。


其实,也是在用对比的方式找出自己的问题结症之所在,因为我们的眼睛观察,一定是有偏差的,哪怕自己认为已经很准确了,而这只是眼睛所认为的“准确”。如果和原帖一重合,都会有误差。


临一个字,先临几遍,自己感觉和字帖对比已经很准确了,再把原帖放在下面一对比,问题马上出现了,自己也觉得很纳闷儿:“怎么我就没看出来呢?”纠正自己的习惯性而不自知的错误。然后再临写几遍,一则改正自己的错误,二则加深新的写法的印象。对比——纠错——再对比——巩固——拓展。 


我谨记老师一句话:“临帖的关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每遍都有所得。哪一遍无所得,哪一遍便是浪费。”想想有多少人每天在做多少遍重复的无用功! 

  

忽然发现我们要想在古人做得最好、最优秀的东西上进行继承学习的时候,许多东西是不能省略的。几千年下来,古人总结的东西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们动辙否定古人有些东西没道理,大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去体会和领会到这些道理。 


比如临摹时勾描字形:用单钩的方式,可以清楚勾勒一个字的用笔路线,也就是勾出这个字的“筋脉”。筋脉聚集中有一个“心”之所在。单钩时每一笔在字的中心流走,真有“通”的感觉,而且会感觉围绕一个中心在流走。如人体血液循环。如果是细致的双钩,可以更深程度上体会字的外形。在这种慢如绣花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妙处。 

  

所以,古人自有古人的道理!


文/卿三彬

转自:《青少年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习字歌诀
闲堂琐话之——楷书学习日记
一张图,搞懂字的“侧面”
大幅提升楷书练字效率的三种方法
书法之章法(均衡)
行书的字体结构,漂亮的行书是如何写出来的(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