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发布时间:2008-12-18 20:12:06
答: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立国安邦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土地供需矛盾凸显期。《决定》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解决保障城镇化、工业化用地和保护耕地矛盾的客观要求。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8%和58%,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我国城乡建设低效、粗放利用土地较为突出。城市人口集聚对土地消耗的代价偏大,非农产业用地增长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相称。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模偏大。不少城市重外延拓展,轻内涵提高,盲目贪大求洋。有的城市热衷于大拆大建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不少城市忽视对存量土地的整理和挖潜,频繁调整行政区划,不切实际地扩大城市边界和规模。目前,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用地人均82.2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据调查,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公顷(400万亩)。全国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0.3—0.6,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1997—2005年,农村人口减少约1.23亿人,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近11.75万公顷(170万亩)。低效、粗放利用土地,使土地资源的供给更趋紧张。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解决耕地和建设用地争地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在保证必要的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建设用地的增量。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第一,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95万公顷(2925万亩)和585万公顷(8775万亩)。必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安排的调控。
第二,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积极推行节地型城、镇、村更新改造,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
第三,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先开发缓坡丘陵地、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积极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第四,控制城镇工矿用地和各类工程用地过快扩张。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审核开发区用地,调整优化工矿用地布局,科学配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用地,提高工业用地综合效益。优化各类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能源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严格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
第五,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严格限定开发区内非生
产性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开发区用地效率和效益。合理调整城
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
第六,从严控制村镇建设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人均住宅面积等相关标准,控制农民超标准建房。农民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加强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低效地再利用:向制度创新要效益
土地讲堂:认识地票概念 学习地票制度
农村宅基地退出,最全政策梳理及解析
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有空间 应加快村庄整理
中国国土资源网-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