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层教学认识与实践

分层教学认识与实践

一、理论背景: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教学只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发展,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亦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适定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目标”。

二、现实背景:

    要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学中既要把握学生整体性特征,又要顾及学生个体化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认真反思,学生成绩不佳,除了与教师教学活动仍然偏重于单一知识传授,还与忽视对学生的差异因素有联系,如果漠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个体差异,那“因材施教”就等于空谈。一直以来,“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既受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的影响,也与教学上的“一刀切”密切相关,还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联系。因此,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层教学。尤其是在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在普通高中,面对中考后要求8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要升入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就会越来越大,教与学的需求矛盾日趋突出。

    随着国家的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时、适量、适宜地进行高中阶段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得到相应发展,实践“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目标。为此,我校提出了“以生为本,得法养习,自主自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三全三结合”的教学原则,提出了“三严三统一”的教学管理要求,我校高2004级、高2005级、高2006级”就是在依照学校扩招后的办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管理要求实施了“分层教学”。

    

三、实践操作:

    

1、大分层(即宏观层面的教学管理分层)

    我校从高2004级到高2006级,学生人数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两翻,面对普通高中扩招后学生个体差异面的日趋突出,教与学及考核评价标准也存在很大矛盾,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求,我们认为首先就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总体差异,实施不同要求和方式的教学和管理,在如何处理好分层上,我们充分注意了首先要让教和学对分层教学的正确认识,要引导学生在层次上的自我定位和选择,唯有如此,教与学的双方才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另外,既然是分层教学,还要充分认识层次多少的设定,这里,我们既要考虑学生实际,也要考虑教学安排上运转的科学性,特别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取心上多考虑,层次的多少,我们认为,根据本地区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现阶段还是以三个层次较为妥当,这三个层次划分后,一管三年,每学年“动态调整”。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中不断地有所“发展”。我们先按学生中考成绩把全体学生客观地分为A、B、C三个层次,冠名为“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这个分层,我们把它定义为“大分层”。

    实验班层次的学生可定义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勤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优异;重点班层次可定义为学生双基不均衡,学习勤奋度不够,自信心不强,缺乏一套适合自我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随意性较大,学习成绩中等;普通班层次可定义为双基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淡漠或没有,学习和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成绩低下。(这些可从中考成绩和毕业档案获取各层次信息)。

    

2、小分层(即微观层面的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实践中,仅仅有学校和年级的“大分层”,还不能全面落实面向全体的要求,因为,即使是在同一层次的班级中,同一学科和差异仍然明显。

    在对学生进行了“大分层”后,再根据不同层次班级内的“小分层”,这个层次的划分是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个学月左右),经过学科教师,班主任及学生自我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分层,在某一层次班的学生总分虽然都大体相近,在进入高中后原有的知识和诸备、学习方法与习惯、思维品质、认知水平和行为规范、接受能力等智力与非智力诸方面都体现为不同,所以我们采取了“编组分层”与“定标分层”,“编组分层”主要力求通过分组,解决学生中在如上方面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弥补,不断提高,同步跟进;“定标分层”主要是根据同一层次班级的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差异的不同,确定学生在学习、习惯、方法与行为方面的阶段目标,让学生在三年中的不同阶段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进,最终全班在教学与管理上基本趋于一致,以期达到教学与管理诸方面的基本相同,这样分层,经过实践证明,大大降低了教学中难度和缓解了教育教学中的矛盾,使教学效益大大提高。如我校04级的袁波同学,进口成绩总分排在班级(实验班学生总分都在480以上),倒数第20位,这个学生聪明,反应快,但书写极其糟,从无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语文成绩不及格,数理化属中等偏上,由于不重视书写和语言素养的学习培养,经过第一学月后,该生总分一下排到了全班倒数第6的位置,后经过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教育、引导、及进行“座位调整(即编组分层)”,并给予目标定向要求:必须做好课堂笔记和每周练好一篇字,并督促检查,一年后该生一下跃为全班前10名,三年后,该生通过班内不断的“小组分层”与“定标定向分层”,高考成绩为年级前十名,且语文高考成绩达到了131分,总分646分,成功考入中国国防科大,从而实现了该生的最初愿望。

    3、细分层(即学科课堂教学的分层)

    在进行了“大分层”和“小分层”后,如何解决教学中学科课堂教学分层问题,我们认为这是实施“分层教学”最核心,也是最实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不同层次的教学标高问题,分层辅导问题,分层考核评价问题及动态管理问题。

    ①关于标高确定

    首先,按照学校制定的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课程模块,设计出各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如下表:

学习层次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教法及学法建议

实验班

培养学科尖子,领袖人才,为国家培养卓越发展的人才

高于现行大纲,兼顾竞赛,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多强化、重综合、重自学、重创新、重扩展、促特长、求拔尖,减少基础题的讲解,适当增加能力题的梯度,提示知识内部联系与规律

以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为主,逐渐接变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重点班

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大学生

按现行大纲,达省重点中学教学要求,重基础,重思维,重能力,求综合,求扩展,求创新

可采用问题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修改特长,逐渐学会研究性学习

普通班

数学英语

省重点校合格毕业生水平

按现行大纲要求,达重重点中学教学要求。要求不降低,速度适度放慢,打基础,多鼓励,补自信,补方法,求扩展,求提高

适当采用问题模式组织教学,多示范、多讨论、掌握必备的知识,加强思维方法、学习方法、问题意识训练,初步认识、体验研究性学习,学会学习

物理化学

省重点合格高中毕业生水平

按现行大纲基本要求,重基础,慢进度,多练习,多鼓励,补自信,补方法,促兴趣,求提高

启发、模仿相结合,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理解基础知识,找出规律,初步认识、体验研究性学习,学会学习

    学校要求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教师分层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由一骨干教师把关,将原有教材逐一分析、重组加工,适当增减,以中心发言形式确定各层各单元及课次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及教法、教辅手段等,形成各层次课堂教学的共案,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不同层次中不同班级特点的个案,教师上课要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中、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精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科备课组内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用以检查分层备课的效益,以期不断改善,使“分层教学”加强了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这样,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真实落实。

    ②关于分层辅导

    尽管分层教学通过集体分层备课在课堂教师中得以体现,但无论哪一层次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原有知识储备和原有认知水平差异仍会出现,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教师只靠课堂来解决这个差异是不可能的,分层教学的课堂只能解决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的差异只有通过课外辅导来弥补和解决。我们在2004级、2005级、2006级实施开展的分层教学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趋于不同,普通班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而重点班的学生就要加强检查、督促、反馈;实验班的学生则可定期检查及时提醒。为此,我们加强了课外的分层辅导,辅导要求如下表:

 

实验班

重点班

普通班

课外辅导

教师针对学习相对弱的学生辅导,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集中辅导

教师讲评思路、解题格式,尽量逐一辅导

教师集中辅导,掌握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课后批改

教师全批全改或抽改,学生互批,针对错误较多的问题讲评,开设专题讲座

教师全批全改或面批面改,讲评全部作业

教师全批全改,详细讲评

    实践证明,通过课外分层辅导,及时解决了课堂“分层教学”的“两极”现象,进一步弥补和完善了分层教学课堂的不足,达到了“培优”、“辅弱”的效果,实现了学生课后的期望(学生一般都是自愿参与)

    ③关于分层考核与评价

    我们认为要有效地做好分层考核与评价首先就应解决分层练、考的问题。在这个方面,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导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先做题两个部分;“三层”是反映教师在处理练习或检测时要具备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重点班层次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三层主要是针对实验班学生,重点班或普通班部分同学可以选作,这样,既能使普通班层次的学生有机会得到练习,又能使重点班和实验班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些基础上才能实施分层评价,评价的方式和做法亦相似于分层练、考,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考试的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方法可使重点班和普通班的部分学生有更多成功机会,进而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重点班、实验班的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④关于动态管理

    按照学校“分层教学”、“学年动态调整”的管理要求,根据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在每学年结束后,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动态调整”,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在学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本着教师提名,学生自愿的原则,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将发展变化了的学生由不再适合其继续发展的班级实行动态,工作中,我们注意了多鼓励“动上”,而慎重“动下”,不管是“动上”还是“动下”应首先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和动员工作,绝不偏袒或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通过近几年的动态调整管理,从教学目标到学习要求,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让每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相应发展和提高。近年来我校实施的“分层教学”、“动态管理”的教学模式已普遍被学生和家长认同。在取得了教学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社会效应。

    四、分层教学的体会和成就

    近几年来,我校由普通合格高中到示范高完中的升迁,这与我校切实开展分层教学改革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完全改变了一层不变的传统班级授课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来说,从宏观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中观阶段,对相关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学要求来说,脱离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和机械化,代之以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建立了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目标的新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在变成现实;;从教学内容来说,改变了过去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学千篇一律,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因学生层次有了适当的变化;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分层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自主自立、得法养习”,体现了“能跑则跑,能走则走”的分层教学指导思想,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层教学的实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使我校在本地区切实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全员参与,目标明确,实施规范,分层教学在我校已逐步形成了区别对待差异,多元分层递进,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模式,今年四月我校将以“分层教学”为主题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周,将对分层教学进行全面总结与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习与成长

开篇 

首先,以教育部校长培训基地主任,陈玉琨教授对“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不能自主发展的学生是失败的学生; 

不能自主发展的教师是平庸的教师; 

不能自主发展的学校是落后的学校。 

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都不愿意做平庸的教师,我们学校的每一位成员从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自己的学校落后,尽管我们目前遇到了很多困难。学校的发展靠什么?靠学校每一位成员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学校进步与发展。当今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我们每一位成员不学习就会落伍,尤其是新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二年级所取得的成绩已是过去,吃老本就意味着落后,不发展就没有生存的空间。目前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源在变化,教师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面对这么多变化,我们的理念不变,教学方式不变,等待我们的只能是教师的落伍,学校的落后。教师要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否定自己、挑战自我。能够自主发展的教师,才有可能教育培养出自主发展的学生,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着想,培养他们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品质与能力,这样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能走得长远。 

于是,我把今天与大家交流的主题确定为:课堂教学应如何发展。同时,还将陈玉琨教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逐步生成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每个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真实组成部分。 

 

一.学习、反思与研讨 

前阶段,向12中“学习卷”教学模式学习,学校开展了听课、研讨活动,对我校教学和12中教学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我们学校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12中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归纳如下。 

1.我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和优势 

① 我校教师整体上看,教学基本功扎实,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现代化信息技术比较普及;课堂教学条理清晰,语言严谨、自然、流畅,讲课科学性、逻辑性强,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环节完整。 

② 教师对自己学科知识的定位要求较高(高考一本、学科竞赛辅导),对于书本知识研究深刻,对教科书中重点、难点把握到位,对知识剖析、讲解细致透彻,对知识、规律的总结归纳深入、完整,对知识网络的构建追求深、广、全,课容量大,教学标准相对偏高(某种程度讲,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 

③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普及。教师责任心强,许多教师在学生中亲和力强,绝大多数教师注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关心、鼓励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校有一套促进不同程度学生进步,成绩提高的传统办法。 

④ 我校许多组都在研究适合自己学科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成绩最为显著的是物理组的“问题研讨教学法”。 

⑤ 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综合能力较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良好,潜力较大,只要有明确的方向,改革的动力,积极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2.我校教学亟待改进的问题 

① 教师备课时关注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较多,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现状和实际效果较少,对课堂上如何开展学生活动思考和设计不够,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不够重视,教师讲得过多、过难,课容量过大,针对性不强,学生听课被动,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教师常常担当“保姆”的角色,代替学生活动。 

②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精神状态存在问题,课堂上缺乏高昂的学习激情,没有动手记笔记和主动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小组讨论、语言表达、大胆发言展示自己的意识相对更弱,教师课堂上调动学生活动的指令常常落不到实处。 

③ 集体教研不够深入,在研究进度、教学难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方面做的比较多,在研究学生实际状况,提取教学问题,预设教学情境和解决问题预案,精选教学素材,整合、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工作做的差距较大,集体智慧和力量没有很好发挥出来。 

④ 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设计的侧重点、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提高成绩的手段比较陈旧,教师付出的时间、劳动与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的“信价比”。教师化了很大力气,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做了不少无用功,教师的成就感不强。 

3.12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① 集体教研深入,有研究学情、研究教学目标、研究学生活动等具体内容,备课组合作较好,“学习卷”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②教师关注学生实际状况,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教学标高的制定适合学生基础;对教材和教学信息、素材进行精选、整合,“学习卷”中所有习题目的性强,针对性强,“预习检测、你的认识、习题感悟、练后反思”等栏目以及小组讨论的做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益处。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和设计能力(创造性)。 

③ 大胆放手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生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精神状态好,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行为,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关注课堂新生成问题,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评价、总结,教师的组织、指导、点评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 

④ 由于长时间运用学习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活动训练,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堂问题的呈现与解决,表现出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高考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⑤ “深入研究制定教学目标”、“作业二次批改”、“每周单元过关”等与“学习卷”的配套措施,强化了教学实效。 

4.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① 发挥集体教研的智慧和力量,同伴互助,各尽所长,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小组备课要加强对“教学问题的提取与设计、学生活动的组织与调动、课堂问题的呈现与解决、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等教学实际问题的研讨。总结推广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身边的榜样,如物理组的“问题研讨教学法”等。 

② 教师备课要深入研究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整合,根据不同学生适当降低教学标高,精选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减少课堂上教师“讲”的篇幅,真正体现教师的组织、指导、评价、引导、提升的作用。 

③ 教师应将“研究学生、选择教法”放在备课的重要位置,发挥问题驱动的作用,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通过学生“自助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转化为学堂,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④ 处理好“学生活动”和“课容量”的关系。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小组研讨问题、自觉记笔记和及时纠错的良好习惯。训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语言表达、自我检查与修正、反思与评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的激情、对学生的激励和调动要进一步加强,将微笑、鼓励、信心、关怀带进课堂,传给学生。 

⑤ 加强对作业的批改,问题答疑辅导,后进生的谈话等措施,强化教学效果。 

5. 学校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我们学习12中学习卷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习12中的精神,什么精神呢?积极尝试改革、有行动重落实的态度;重视课标与教学目标研究、重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学生课堂活动的新课程理念;不怕困难、不怕吃苦、集体作战、为提高教学质量拼搏奉献的整体风貌。借鉴12中的做法,不是一味照搬12中“学习卷”的形式,而是要力求解决我校教学中存在的实质问题,在总结、传承我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别人的优点,用他人的经验来丰富完善自己。“学习卷”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改变我们学校“以讲为主”的教学常态。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为此,学校提出以下要求。 

① 教研组要加强“教学问题”的专题研讨。近阶段,教研组长要组织大家研究制定本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中要突出“师生互动、精讲精练,培养学生习惯、能力,加强课堂反馈,提高课堂实效”的具体措施,力求方案的可行性,并落到实处。配合学校课堂教学达标,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营造组内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态势,使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② 备课组要加强对“课标”和“教学目标”的研究,重视“学情”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方式、问题的设置、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等,通过集体备课重点研究,精心设计形成教案,在借鉴、改良“学习卷”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案”,通过“学案”或更好的方式,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讲精练。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③ 按照教育局“继续开展深层课堂达标活动”的要求,学校决定利用一个学年时间,组织45岁以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达标,重点突出对教师备课思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四个方面的考察。教导处组织听课评课,综合一节公开课、一节推门课、说课稿、课堂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的得分,决定被听课的教在此基础上推出示范课,树立学校课堂教学的榜样,以此促进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研讨,促使更多教师尽快走入“将新课改理念化为行动”的先进行列。 

④ 教研室研究制定新的“评课标准”,明确“课堂教学要素”和“备课、上课、评课”的关键环节。教导处、教研室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作用,落实好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的各项要求,定期总结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不断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做好过程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充实教师成长档案。 

⑤ 期中、期末考试前后,组织好相关的教学检查,对于两次大考,在以往“六级质量分析”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科内的质量分析,促进学科内备课组之间的交流,研究学科教学特点,相互学习好的经验,力争教研组内各个备课组连年取得好成绩,不断构建、发展教研组的优良传统,形成教研组文化与特色。 

二.课堂教学与集体教研 

1.怎样看教师的课堂教学 

好的课堂教学,不单纯看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有多深、研究的有多透、表达的有多清晰;也不单纯看学生活动的有多热闹、活动形式有多丰富、活动时间越长越好。看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是否充分,教学目标是否落实。 

具体表现在:教师能否清晰理解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知识中的问题提取是否准确,设问是否恰当;教师能否以问题为主线驱动学生活动,对学生的激励、调动是否有效;教师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引导、点拨学生的作用发挥是否到位;课堂上生成性问题是否及时得以呈现并有效解决;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中的表现如何,课堂反馈是否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课堂上,不是教师讲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只有当教师所讲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发生共鸣,与学生活动产生共振,才能使教与学生成最大的效能。共鸣的前提是学生与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共同思考着同一问题,并有思维交流的火花,共振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谐统一,相互强化。一句话,好的教学一定是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效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2.集体教研 

好的“教学设计”一定产生于深入的小组教研,集体的智慧。教学素材的搜集、学案的编写也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教研组、备课组团结互助精神、良好的教研传统和风气,也都一览无遗地反映在集体教研中。在此重点强调备课组教研的几个环节。 

(1)集体研讨课程标准,提倡争论,发表不同意见,辨析理解课标的真谛。在此基础上,明确、细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按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提取为若干问题,围绕问题精选书内、外相关素材(生活情境、问题思考、练习等)。 

3)将以上问题进行剖析分出层次,划分为两部分:必须由教师讲的内容和可以下放给学生活动解决的内容。 

(4)将学生活动内容细分为: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的(基本层次);可以通过问题的台阶式设置,让多个学生发表意见,逐步完成的(中等层次);可以通过学生小组研讨来完成的(有一定难度)。 

(5)围绕以上三个层次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讨论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看书、思考、独立练习)、合作学习(小组研讨、同学之间活动点评、同学发言的相互补充等)、探究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实验)等多种形式。每个“活动点”的形式,教师应课前考虑成熟,并在心中有一定人选。 

(6)小组分工,将研讨内容书面化,形成共享资源,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备课 

如果把备课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教师应有意识将其一分为三,其中1/3的工作是研究教学计划所规定完成的教科书知识;第二个1/3工作则是研究教学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最后1/3工作是要研究采用什么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面对的这个特定群体。 

我们目前不少教师备课时,很重视第一个1/3工作,认真研究每一个定理、概念和例题,讲课时做到烂熟于心,娴熟于口,并认为做到这些,就做到认真备课了。但学生为什么学起来这么困难呢?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与教师相比有很大差异,成绩落后的学生与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学情”和前者同样重要,并且,对于教师的难度高于前者,他要求教师平时深入学生,不断地观察学生,体会学生学习中的感受,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困惑与障碍。缺少这个1/3, “教”与 “学”就会相互脱节,不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缺乏的正是这个1/3。 

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知速度与效果相去甚远。以恰当方式向一个特定群体传授知识,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情和存在的问题设计教法,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加强。这些都属于最后1/3备课工作的范畴,也是“作战”的“战略决策”。 

教师平时教学实效性不佳,讲过多遍的知识学生依然不会,不能全怨学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备课时后两个1/3做得怎样。 

四.“学案”的编写与运用 

1.“学案”的界定 

“学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为学生制定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换言之:“学案”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书面表达,是学生思考、书写、修正错误、补充积累知识的足迹。 

“学案”是教师教案的一部分,是将学生活动具体细化的书面形式。 

2.“学案”的编写 

指导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凡设置有学生活动的“教学点”,都应将活动的内容问题化,问题形式任务化。以问题明确活动目的,以任务驱动学生活动。如:看书填空、看书思考回答问题;做题加深理解、做题强化记忆、做题观察对比,总结规律;自学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思考探究,发表个人见解;学习反思、知识小结等。 

编写“学案”注意事项: 

(1)篇幅不能过大,活动内容力求当堂完成。B5纸一页容量为好,最多不超过两页。 

(2)“学案”只是一个活动提纲,教师仅需写清题目,明确活动任务与要求,要给学生大量“留白”,“留白”的含义有二,一是思维的空间,二是书写的空间。 

(3)教师若想让学生通过对某一精选题目的思考、演练,明白一些道理的话,就应在题后留出“做题体会”的空栏,引导学生在做题后思考感悟,将老师选此题的用意或“出题思想”总结出来,写在栏中。 

(4)填空的设置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要面面俱到;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程度。思考题设问要有梯度;有待学生总结的规律,要注意由“小规律”逐步递进为“大规律”。 

(5)每个“活动点”所设置的问题或活动形式,都应体现出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而不是教师随意的。 

(6)备课组编写“学案”如果全年级通用,要注意问题层次化,兼顾到各程度班级的使用。不同程度的班级,可以“学案”不同。 

3.“学案”的实施 

同样的学案,运用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学案”的运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的教学必须问题化,问题的思考者、关注者是学生,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调控者。调控者要统观知识与学生全局,将问题明确于胸。指挥、调动学生,一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其一人解决;一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调动两至多人合作,逐步补充完善,或研讨交流来完成。教师是引路人、扶持人,千万不可代替、包办学生的学习活动。 

(2)对于规律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人发言,多人补充,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引导辨析,得出结论。 

(3)对于练习题,不仅看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表达和做题思路。并注意及时纠错。纠错最好让同学发现错误、指出错误,教师最后点评。要求学生随手用红笔更正自己的错误,或补充不全面的观点。 

(4)组织活动注意点面结合,学生上台演板的同时,关注台下学生在做什么,教师要控制局面。对于多数同学的完成活动的情况,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5)对于每一个活动,教师都必须给出评价,明确正误。教师要善于激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尽可能减少齐答,一人说,大家带着任务听,有责任补充或指出错误、做出评价。 

当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能力自如的调动、把握学生课堂活动时,“学案”的运用,是一种帮助教师控制时间、约束自我、调动学生活动、发现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很好载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充分有效地备课是高效课堂的起点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
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反思
浅谈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尝试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