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畅·神】

·——王晓辉古典山水特展

策展人:杨建国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北京团城艺术馆

协办: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承办:北京恩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15117日下午2

展览时间:2015年1月17日——22

北京团城艺术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北海公园南门团城

电话:010-64036839

王晓辉写意新语境 孙金韬/文

在传统的语境中,写意水墨人物画重传神尚写意。所谓重传神是指画家在创作时注重表现对象物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传神,人物便活灵活现。晋代顾恺之画人像不画眼睛,人诘其故,答:“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唯其重要,故要慎重。可见传神的目的还是要“神似”——一种更深层次的“象”,而这个“象”相比于浅层次的“象”——形似,应更具“雅、典”等气质,是文人心目中高级的“象”。所以,若要重神必先轻形,轻形不意味着忘形,再怎么说神是形中传出来的,无形神将安出?形到了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以能传神为度。神是目的,形是手段,当然要重神轻形。

其实,顾恺之在这句前面还说过一句重要的语——“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但这句话常被人忽略,知者不多,什么意思呢?大意是手脚胳膊的美丑,并不能决定这幅画的成败。细细品味,原来顾恺之是个主观唯心者,他的逻辑是事物的客观美是不存在的,美不美取决于主观的观照。“我思故我在”,我认为美的才是美。为我是尊,唯我是从。既如此,那真的就要轻写形重写意了。所以说,写意和传神是如此如影随形的两兄弟也不为过。就这样,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们在此徜徉流连,乐此不疲。传自以为是的神,写一己主观之意,久之,模式化、类型化,法度等束缚也随之而来,本来是自由发抒的审美情趣反被约束起来,他们意识到了变革的必要,却无从下手,他们似乎从未想过“形”在他们轻视下,已近乎可有可无了。

上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素描造型的观念开始传入国内,加之传统意义的文人阶层渐次消失,其所传之意也逐渐成了无源之水,从而使得美术从业者们开始对写意人物画进行重新认识,并因此来开了现代水墨创作的新时代。而这些正是王晓辉写意人物画创作的文化与艺术语境。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王晓辉写意人物画创作在当代画坛可谓独树一帜并享有很高声誉,这不仅因为王晓辉学院教育背景赋予他的对艺术始终抱有虔诚严肃认真的态度,还因为对传统的独特理解和解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手心一致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绘画学养。硕士出身的王晓辉显然具备了这些才能。

说起王晓辉写意人物画创作,以下两点是不能不说的。

首先,由于他对“形”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所以其创作中“形”的大放异彩就成了可圈可点的独到处。

前文说过,古人轻形而不忘形,形若被忘,神安在哉,意安在哉。但是,做为当代职业画家的王晓辉,显然对这种玩票式的文人戏作不甚满意,也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因为做为视觉艺术而轻视“形”的作用,还能叫造型艺术吗?这其中诱发出的不职业、不专业的态度正成了当代改造的对象。古人看不起画工而重视文人,文人掌握着话语权,所以广为传世的正是那些被元人称为“戾”家的文人写意画,这其中的“形”某种意义讲已被概念化、符号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那些文人独有的也被符号化、概念化的“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若想有“新意”需表达,相当困难。所以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不仅指审美图示要有时代性,也说明笔墨承载的意趣、情感同样应具时代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达新意,必有新语言。语言怎样革新?必然要从绘画的核心——“形”上有所突破,怎样突破?重塑新的造型观,即弱化形的心理因素,强调形的客观物理因素,使造型艺术真正回归到“型”上来。于是素描造型也好,色彩造型也好,凡是能使画更象画的因素都被王晓辉调动起来。如此一来,画面生动了,风格独特了,感染力当然就更强了。此其创作价值之一。

其次,就是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去文人化倾向。

说到去文人化,还是要先说到“先意”,中国文人画的文人性主要就体现了“写意”上,写意者何?画作的终极解释为“意”之谓也。笔墨承载者文人意趣,物象被赋予了它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如梅花本无所谓高洁,荷花也无所谓出污泥而不染中,所有这些品质都是被人赋予的),于是,文人的绘画就不在对对象物的表现方面下功夫,而是热衷于堆积画面反映的意义,应该说,这体现了文人的优势,但过分了,就会使绘画沦为概念的传声筒,或是图解概念和理性。在文人画的传承中,偏偏就在这方面显得过分。且不说是否在图解概念,单就把本不属于物象本身的那些品质抢加给它这种做法就略显做作。把本不该发抒的热情夸大地渲染会有虚假之嫌。同时由于一幅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画面,文人画家们就逸笔草草地随意涂抹,任主观之意的结果就是画面效果的不受重视,造型意识的淡漠。毫无疑问,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绘画的主体性。影响到对绘画规律的本体性摸索。所以若要强调绘画的主体性,必先去其文人性。表现在王晓辉写意人物创作中,就是在强调造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努力把读者的审美注意力吸引到形的刻画手段上,围绕对形的突破来实现写意人物所应表达的大意义。而不是唤起读者对旧文人那种小情调与无病呻吟的注意。从而在特定的角度对写意人物画完成当代化改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造型说真话—王晓辉素描作品
王晓辉:写生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创作状态
王晓辉:写生,只为更好!
人类的精神图景——反观著名画家王晓辉的“微水墨”创作
写意精神:中国画的核心价值
论中国画的写意精髓,国画大师经典写意人物画赏析,优雅如仙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